产业调研报告(精选26篇)
8、营销体系建设。建立茶叶产地和批发市场,精心培育内乡茶叶品牌,举办各类茶叶评比,茶文化研究等大型节会,扩大市场宣传。
9、茶文化体系建设。普及茶文化,进行茶旅游综合开发。
10、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县质量监测中心,建立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初级产品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塑等制度。
11、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内乡建立一个良种母种场。
12、生产基地建设。抓好示范性标准茶园建设,创建优质、安全、高效茶叶生产基地。
五、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不足。在政策、经费、科技等方面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够。
2、品牌知名度不高。全县没有共用品牌,品牌宣传力度小,影响力不大,茶叶优质不优价。
3、茶园低产低效。地方群体占比30%,老化严重,无性茶园面积少,部分茶园单产不足20公斤。
4、组织化程度低。茶叶龙头企业少、小弱、企业、茶农参与合作组织不足20%。
产业调研报告 篇22
望关镇是康县核桃产业主产区之一。历届镇党委、政府在探索农业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经历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望关核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农民实现脱贫致富中起到了中坚作用。然而,因自然条件制约,核桃丰收时雨水较多,烘干设备欠缺,在群众增收上有一定的影响。
一、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
望关镇核桃种植历史悠久11个行政村内均有分布,全镇核桃种植面积已达22.5亩,其中核桃挂果面积达9.8万亩,20xx年产量达768吨。现阶段,我镇核桃产业发展具备以下特点: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十三五时期,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针对我镇尚无主导产业的现状,经过充分调研后,作出了大力发展核桃的决定,把核桃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来抓,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的重要内容来实施。全镇村社和广大退耕农户发展核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产业板块初具规模。截止今年,全镇核桃总面积达 万亩,主要有清香、香玲及本土老树等三个品种,全镇核桃发
展面积近万亩以上的村有2 个,其中沈湾、李坝、中庄、跃湾等村基本实现了千亩核桃连片种植。
种植大户影响深远。通过部门专业技术指导,资金重点扶持,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靠发展核桃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沈湾村李仲义、李坝村马尚政等群众成为了全镇核桃产业发展的能人大户,家庭核桃产值在20xx年达到3万元以上。这些人为全镇核桃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二、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一,自然条件适宜。一是气候适合核桃的生长条件。我镇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适宜核桃生长。二是山地资源丰富。全镇耕地面积3.8万亩,宜林荒山荒地2.2余万亩,发展核桃产业空间大。三是基础设施完备。近年来,全镇各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日趋完善,夯实核桃产业发展基础。
第二,经济效益可观。从近几年核桃产业种植情况看,全镇平均亩产50公斤,收入3000元左右。在受气候影响较大的20xx年,每亩核桃均产量也达到了42公斤左右,核桃产业较为稳定。
第三,发展前景看好。一是市场需求大。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扁桃、榛子、腰果、核桃)之一,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和用材树种。目前,市场需求正以10%的'年速度递增,拥有稳固的需求市场。二是利用效用高。核桃仁可直接食用,
核桃油耐贮藏,易保鲜。枝、叶、外果皮能入药,青皮、树叶可作家畜饲料,总体利用效用较高。三是可以进行深加工。核桃仁可以做成罐头、高级饮料、粉剂和蜜饯等食品。
三、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镇核桃产业发展的分析,核桃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农村劳动力匮乏、市场意识不强。近年来,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儿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另外,农户农业生产存在盲目性和从众性,别人种什么跟着种什么;缺乏前瞻性和大局观,眼前看到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农村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市场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的规模发展。
第二,管理水平粗放,经济效益不高。现阶段,核桃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不利于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阻碍了核桃产业的产量和质量发展。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我县农户普遍存在“重栽植、轻管理”的思想意识,大部分农户在核桃生长的过程中,缺乏管理技术,生产投入较少,造成产量不高,果实小,收入低。
第三,加工设备欠缺,影响产业质量。望关镇地处甘肃南部,核桃收成季节雨水较多。目前,全镇无核桃烘干设备,群众主要采取自然晾干的方式。因受雨水影响,在晾干过程中会出现霉变、腐烂等现象,对核桃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按照调研结果看,一台烘干设备对核桃的产业的影响有直观
重要的作用,每吨核桃,采用自然晾干方式,霉变和腐烂的核桃保守估计在57公斤作用,有了烘干设备后,霉变和腐烂现象将不再存在,核桃产量的影响会降到最小。
四、想法及请求
第一,加强科技培训。目前,群众在科学种植方面水平依然不高,管理粗放,增量不增收现象依然存在。希望联村单位在帮扶过程中,能强化对群众的科技培训,多为群众发放一些科技书籍,提升群众科学种植水平。
第二,解决烘干设备。烘干是核桃收成后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市场来看,大型烘干设备价位大概在30万元以内。有了烘干设备后,全镇核桃产量在烘干上的损耗将提升2.8%-3.5%左右,腐烂和霉变现象会得到彻底根治。
第三,合作社组建工作。全镇现有核桃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但均未实现核桃干果产品化生产,市场交易主要还是以干果散装交易为主。希望帮扶单位能在产业品加工、包装上给予帮扶。
产业调研报告 篇23
根据市妇联安排,__区妇联对全区妇女手工编织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手工编织行业现状。近几年来,通过妇联系统、劳务技能培训、妇女自学等形式,全区15个乡镇、20个社区的约20xx多名妇女掌握了不同类型的手工编织技能。手工编织种类主要有:十字绣、丝网花、水晶贴画、串珠饰品、掐丝画、拖鞋、刺绣、剪纸等,真正通过手工编织增加收入的仅仅不到一百名,销售渠道单一且不固定。丝网花、拖鞋、串珠饰品主要销售渠道为周边亲朋好友、农村集市或城市夜市上销售,个别为私人定做销售;水晶贴画、十字绣主要是自给自足装饰家居,尤其是十字绣既费工价格又贵,有一定数量的作品,基本没有销路;会剪纸艺术的妇女也有3、4个,其中市级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人1名,因经济原因,纸质质量不高,没有装裱,作品档次上不去,也没有销路;市级手工刺绣传承人1名,会苏绣、陇绣技术,作品比较精致价格高,主要做订单。全区大大小小销售手工编织原材料的商家有十几家,主要以销售十字绣、水晶贴画、丝带绣、丝网花、掐丝、手工拖鞋等原材料为主,购买者绝大多数为手工爱好者,自娱自乐。
2、妇联推动手工编织采取的措施。结合省妇联“__妹走出去、__巧手干起来”精准扶贫行动,把大力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产业作为妇联组织参与、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一是建基地。为了把我区的手工编织产业做起来,成立了__区巧姐手工编织协会,联合__区__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立了“__巧手”手工编织示范基地,设立了手工技能培训室、巧手手工坊,手工作品展示厅等,组建专业师资队伍,依托基地开展培训,培育能手,拓宽销售渠道。__乡、汉唐街北、南苑社区等也分别建立了“巧姐”手工坊。二是抓培训。围绕全区实施“十百千万”精准扶贫工程,依托“__巧手”手工编织示范基地,先后在__、__、__、__、__等乡镇和部分城市社区举办了拖鞋、丝网花、刺绣、串珠等培训班23期,有20xx多名妇女参加了培训,手工编织受到了妇女群众的欢迎,参与积极性很高。组织“__巧手”基地负责人、乡镇妇联干部、手工编织巧手等赴张掖手工作品展销会、义乌中国妇女手工制品博览会、敦煌女人社等参观考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寻找销路。__乡把手工编织作为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点工作,每个月都举办手工编织培训,逢集就举办手工技艺提高班,已有500余名妇女学会了拖鞋编织、串珠或丝网花制作技术,形成了手工编织的氛围,培养了一批手工编织巧手。三是抓宣传。为了进一步扩大妇女手工编织的影响力,激发妇女对手工编织的兴趣,区妇联共征集了200多件手工作品,在__区__巧手手工编织基地举办了妇女手工作品展,分一、二、三等奖评出了25件获奖作品,发掘、命名__区“__巧手”24名,2名市级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人。同时,我们还积极与____、____刺绣专业合作社联系,开展刺绣订单培训,通过小小的手工绣片增加收入。区妇联围绕精准扶贫开展手工编织的典型经验做法在__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