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2024年工会调研报告(通用20篇)

2024-10-08 12:08:44报告范文打印
2024年工会调研报告(通用20篇) 按照厂工会开展工会工作专题调研通知精神的要求,现将公司一年来工会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年来,公司工会在开展工作时,紧密围绕改革发展主题和生产经营任务优质、安全完成这个中心,以维护职工根本利益为着力点,以开展竞赛活动为重....

  (二)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取得新成果

  我县工会女职工组织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了对建功立业活动的指导,切实采取措施,推动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级女职工组织将建功立业系列活动融入到“当好主力军、建功‘’、和谐奔小康”主题活动和“工人先锋号”活动中,以开展适合女职工特点的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为载体,充分发挥女职工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如亿达信煤焦化能源有限公司、勃农兴达机械有限公司、勃利龙湘烟叶有限公司等女职工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企业生产重点和项目广泛开展爱岗敬业、岗位立功、岗位奉献和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等竞赛活动,发挥女职工在企业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积极参加“我为企业献计献策”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女职工提合理化建议达468条,被采纳159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弘扬先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女职工组织创新发展,激励广大工会女职工工作者和女职工为实现“打造工业强县、建设宜居家园”战略目标建功立业。近几年,省、市、县总工会多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在争创活动中,中国移动通讯有限公司勃利分公司运营部营业班荣获省总工会命名表彰的先进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勃利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勃利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清扫队荣获了市总工会命名表彰的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在广大女职工中产生了较大反响,起到了很强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

  (三)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取得新成效

  全县开展的竞赛活动项目不断增加,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共举办岗位练兵、技术比武80多场(次),许多优秀女职工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岗位的先锋和模范。争创省级先进女职工1名,市级行业女状元1名,市级先进女职工2名,创业明星2名。县勃利高级中学数学教师于丽敏(女)同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丽波(女)同志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全县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引导广大女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女职工,以学历教育、女职工周末学校、流动课堂、在岗培训为依托,大力开展女职工素质主题教育和素质达标活动,促进了女职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几年来,共开办各类培训班120多期,通过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女职工学历上了一个档次,技术上了一个等级,20名女职工走上中层及以上领导岗位。

  (四)女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取得新突破

  全县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把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当作工作重点来抓。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

  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县原国有、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铺开并取得显著成效。累计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143个,签订率达85%。

  二是大力开展女职工妇科病普查工作,切实为女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各级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干部想方设法,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争取广大女职工的共识,组织动员广大女职工参加普查,有效地防预了女职工妇科大病的发生,提高了女职工身体素质。目前,全县90%的单位开展了此项工作,并形成了每年一查或两年必查的贯例,普查率达90%,普治率达85%。

  三是切实开展困难帮扶工作。

  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把帮扶困难女职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困难女职工纳入工会帮扶重点,建立健全困难女职工档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困难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先后建立困难职工档案75个,帮扶困难女职工1219人。

  四是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坚持以困难女职工单亲子女为主要资助对象的原则,努力解决困难女职工子女入学问题。

  几年来,县工会累计为37名困难学生家庭发放金秋助学资金69,000元。

  五是努力推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加大依法维护的力度。

  全县女职工“四期保护”基本得到落实,女职工休息、休假及生育待遇方面权利基本得到保障,妇科病普查工作坚持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五)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企业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的有效方法。通过扎实工作,不断增强了凝聚力;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为女职工服务意识不断强化;重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信息宣传等各项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企业,根据本行业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等活动,不断创新企业工会女职工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改进活动方式,推进群众化、民主化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勃利龙湘烟叶有限公司、移动公司等单位还针对工会女职工工作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女职工工作理论的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与学习计划,有效提高广大女职工的理论水平,努力适应新时期女工工作的需要。

  在总结女职工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女职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基层工会女职工工作发展不平衡;私营企业组织、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企业老总不够重视,女职工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女工干部文化程度较底,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几点建议

  1、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女职工工作,努力加大女职工组织维权力度,促进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帮扶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女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广大女职工为县域经济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贡献力量。各级工会干部要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在研究部署工会重点工作时,着重考虑安排女职工工作,不能忽视女职工工作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2、要建立健全女职工组织,加强女职工干部配备。要切实关心女职工干部的成长进步,帮助解决女职工干部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要支持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工作和活动,不断增加女职工工作经费,并列入工会工作经费预算,为工会女职工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女职工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扩大女职工组织的影响力。要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宣传阵地,宣传女职工工作,表达女职工的意愿,反映女职工的呼声。要通过工会刊物和信息平台,加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展示女职工工作业绩,为“打造工业强县、建设宜居家园”做贡献。

2024年工会调研报告 篇20

  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组织的新成员。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民工2.1亿人,已加入工会组织的有7000万人。这么一支庞大职工队伍,如何组织和管理?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依法维护?是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社角是农民工维权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结合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中,对我县的农民工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经统计,我县目前外出,县内,外来农民进城、进企业务工人员(含季节性)9825人,其中长年 在县外,在城内企业,服务业务工人员4300余人,工种为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销售业等行业,工资基本在800————3000元之间,且不稳定。全县8个乡镇均建立了工会组织,只是工会主席配备没有明确。根据我县农民工的情况,以乡镇、村为基本单位,建立工会组织,使农民工有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农民工的特殊性决定了应当尽快建立乡镇、村工会组织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产物。农民工就其身份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农民工是企业管理的员工。农民工从进城、进入企业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是企业员工的一分子。农民工一般是以劳动合同制形式进入企业的,也就是说,在劳动合同期内,是由企业负责管理的。但是,劳动合同到期或者因为不符合企业用工的要求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就不再对其负责。特别是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往往都具有时间短(即:季节性、工期性、临时性用工)、技术含量不高等特点,其工作单位极不稳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所以,要由一个企业来实施对农民工稳定而有效的管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工又是乡镇、村管辖的村民。乡镇、村不仅是农民工的出生地,而且是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他们的家,他们的血缘关系,他们的田地和山林,他们的根基都在乡镇、村。这是他们永远不能割舍的地方。去年年底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有多万名农民工离开了企业,在没找到新的工作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是返乡,回到自己的故乡——乡镇、村。我县也有近1200多人回乡,有的是少数民族村的,他们有土地,有的是没有土地的,他(她)们又要在当地寻找临时性工作谋生,有的可能挣到钱寻找合适的地方做些小买卖和开辟商埠,又有的可能待业等等。这都说明,乡镇、村是农民工的根基、是农民工的故土、是农民工真正稳定的家。因此,在乡镇、村建立起工会组织,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充分发挥乡镇、村工会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积极作用,是工会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