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扶贫调研报告(精选32篇)
2024年扶贫调研报告 篇18
我连认真贯彻团关于扶贫帮困工作精神,按照“保 障民生,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总体要求,突出“政策保障一 户不漏,专项救助一个不少,社会帮扶一刻不松”三条主线,狠 抓“帮扶体系完善,帮扶资源整合,帮扶资金到位,帮扶标准提 升”四大关键,逐步构建了全方位、广覆盖、制度化、常态化的 扶贫帮困工作机制,使连队低保户、特困职工等所有困难对象都 得到有效的帮扶救助,使他们的困难状况得到一定改观。
1、政策保障,应保尽保,稳定人心 政策保障,应保尽保, 我们在全面调查、摸清困难职工底数的基础上,分门别类, 对新致贫的困难职工符合标准的纳入低保、专项救助,做到应保 尽保,一户不漏,今年,全连低保对象 14 人都享受到了相关福 利。同时,按照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新增的低保对象开始向 低保边缘户延伸,逐步扩大了低保受益范围,同时将全连无固定 收入的重残人员全部列入了救助范围。优抚对象按照抚恤补助自 然增长机制, 完善了保障制度, 普遍提高了优抚群体的生活水平。
2、专项救助,济贫救急,凝聚人心 专项救助,济贫救急, 我们以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以及重残人员、患重大疾病无自 救能力的困难户为主要对象,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 难关。大病困难的职工,设置医疗专项救助金,同时对全连特困 家庭危重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贫困患病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 1 了救助、帮扶、介绍家人就业、做工等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社会帮扶, 雪中送炭”暖人心 “社会帮扶, 雪中送炭” 为进一步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 在继续实施干部结对帮扶困 难职工的基础上,我们动员干部、社会能人等各方力量参与到帮 扶工作中来,对每一个困难职工落实至少一名帮扶人员,使所有 困难职工都有人帮、有人助。为使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有效,深入 开展,我连专门成立了扶贫帮困领导小组,落实了帮扶结对,建 立了结对帮扶情况台帐,对全连扶贫帮困工作进行决策部署,指 导协调和督察考核。并通过召开会议、专栏宣传等形式,营造人 人参与扶贫济困、 个个争当爱心使者、 定期深入走访的浓厚氛围, 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扶贫 帮困中,除资金、实物捐助外,还因人而异,分类施保,指导劳 动技能,发展高效农业,介绍就业岗位,为困难职工减免一事一 议筹资筹劳款、为贫困农户子女资助学习费用等,切实减轻困难 职工的负担。
今年的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我们面对的 任务、压力仍很艰巨。职工因病因残或因灾因祸致贫在所难免, 加快困难职工脱贫致富步伐,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 尤其是使困难职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让他们自立自强,生产自 救,提升全面小康的受益面和满意率,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 和帮助。扶贫帮困工作更要在构建全方位、广覆盖、制度化、常 2 态化的工作体系,拓宽社会援助渠道,广泛筹措扶贫帮困资金, 发展慈善事业,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扶贫帮困,我们还必须作更 大的努力!
2024年扶贫调研报告 篇19
年初,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制定了《关于密切联系村民以良好作风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意见》,《意见》中对全县108个扶贫村安排了挂点县领导和挂点单位,县司法局被确定为挂点乡村。接到挂点任务安排后,司法局立即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实地进行调研,走村入户,对该村当前的贫困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掌握。
一、基本情况
乡村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共有305户,人口1310人,10个村小组,耕地2400多亩,贫困户有39户,贫困人口84人,20xx年度农民纯收入2500余元,农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紧抓牢,把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副主任科员同志为组长的扶贫工作组,具体负责扶贫村的扶贫事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二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村当前的贫困状况进行了细致摸底;三是积极落实后盾扶贫工作责任,该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人员到扶贫村了解情况、开展调研、听取村委会工作汇报,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交流座谈,针对该村的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扶贫工作组成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就加强村级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环境、农业产业发展等建设,立足村情,详细询问,摸清根源,献言献策。
2、深入调研,理清思路。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缓慢。为切实做好帮扶,改变该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工作组进驻该村后,立即投入工作,广泛深入村民,认真倾听民声,全面开展扶贫工作。今年来,共召开了座谈会议5次、走村入户访问村民100多户、与村党员干部和村民深入谈心,摸清了村的村情、民情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掌握了村民的所想、所急、所盼、所需。
3、尽心服务,帮扶解困。结合该村实际,驻村工作组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实事。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赠送科技书籍300册,帮助村民解决在生猪养殖、玫瑰香柑种植等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筹集资金20xx元,大米10袋,食用油10桶,对特困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
通过近半年的帮扶,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居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逐步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前村扶贫工作特点,该村自身存在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观念陈旧、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生活条件差、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司法局扶贫工作组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四、工作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倾听贫困户的呼声,让我们看到了村扶贫工作的希望和潜在的动力。
1、深入宣传动员。深入村中每户,宣传扶贫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和村民一起携起手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印制扶贫工作手册发放到每户村民手中,做到扶贫工作入脑、入心。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争取资金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特别是农田水利、道路修整、村民娱乐场所建设等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3、扶植传统优势产业。因为村一直以来都是发展传统粮食种植等产业,少部分散户养殖牲畜,没有形成规模。再加上全村本来共有劳动力870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达425人,造成不少耕地荒芜。因此,结合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当前传统种植产业的规模,鼓励村民种植井冈蜜柚、葡萄等高产产业,提高特色养殖的补助标准,统一形成规模,做强做大,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4、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全村大部分的青壮年都是外出打工,大部分村民没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务工的工作都是靠用苦力,没有职业技能。因此,邀请县职教中心或专业技能专家到村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并鼓励村民就近就业,协助村民到井开区、县园区或镇里的企业工作,也有利于减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数量,进一步促进村里的和谐稳定。
5、提供扶贫工作保障。通过向省市县相关部门走访,寻求项目向村倾斜,为该村的扶贫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结合新农合、医保、低保相关政策,鼓励村民参与新农合、医保、低保,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保障。
2024年扶贫调研报告 篇20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创新发展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旅游扶贫就是扶贫开发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20__年8月26日至27日,x县政协第十三界委员会农经界别组赴兴隆考察调研x县乡村旅游扶贫。通过对三桥滨州移民新村、兴隆玫瑰农庄和卡麂坪传统古村落民居保护的考察调研,对我县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旨在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扶贫已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理清扶贫攻坚思路,增添扶贫攻坚措施,实施新一轮精准扶贫,已成为各级政府使命崇高的艰巨任务。
贫困地区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更是扶贫重点投入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提升了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