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通用22篇)
一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社会关于自我的问题:
1、听从安排,安排的事情不要问为什么。
2、认真做自我该做的事,不管什么时候,不要泄气。
3、不管自我的工作能力如何,必须要进取,向上,努力。做不了最 优秀的员工,但必须做到是最 努力的。
4、人的可变性是很强的,改变一种说话方式,客户或许就会做出与原先相反的的决定,所以不要急于放弃客户。
5、客户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不要急于求成,可能会适得其反。
6、了解客户的需要是最 重要的。
7、坚持微笑,准备好问题,认真聆听,然后分析问题,引入产品,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于自我最 重要的:热情,热情过后是进取的工作态度。
最 终领的工资虽然只是一点点的钱,可是我明白,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 重要的是学习东西,增长见识,锻炼本事,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我们毕业了会有很多赚钱的机会,只要有知识和本事,智慧,我们就能够找到好的工作。实习是为将来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珍惜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机会,不论什么人,什么学历,从事什么工作,好好的表现、展示自我的本事,不要错过好的机遇。没有一件事情是轻简便松的,但每一件事都是让人成长的,经历一段过程,喜悦或是艰辛,尽管经历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它的结果是相同的,我们都会因涉事而成长。其实工作中不必须有太多地方用到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我们要耐心、细心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际的去工作,仅有基本工作做的够好,才能赢得上级和同事的信赖,才有机会展示更多的才华。单凭专业知识不可能在工作上高枕无忧,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很小的事情,而确定一个人的工作本事怎样恰恰是从些事情上看出来的,正可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实,就是这样。以上就是我这些日子来的体会,我的不足之处期望教师给予纠正和指导,多谢!
2024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 篇5
面对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的担忧多过于期待。漫长的一个多月,无所事事的生活,会让人倦怠,也会让人慵懒。一直号称着的,有意义的假期对大多数人来讲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甚至于有人会在假期刚刚开始就叫嚣着,让我开学。我是很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的,即使是会让我感觉疲惫的忙碌,所以我选择了,为自己找点事做。不求有多大收获,只求自己可以是忙碌的,并且在忙碌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我自身的存在意义。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找寻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又有谁可以真切了解自己的存在呢?
我认为这所谓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感受着工作的氛围,体验着工作的辛苦与快乐。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这里,没有人会告诉你要做什么,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
这次我选择的地方,是工厂。我认为这是一个对于目前状态下的我很适合的地方,无论是从能力的角度看,还是适应和目的的角度。这种嘈杂的环境中,每个人做着自己的事,每处一道不同的程序。一天下来,很累。蓬头垢面的回家,倒在床上,似乎我已不是我,我已属于另一个世界。这种累是这二十年以来,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几乎在责骂自己的自找苦吃,可工作还是要干,该坚持的必须坚持。工厂,也是一个独立社会,在这里也有众多人事纷争。他们辛苦之余,还要为了自己的生计,生存,生活而这样那样的明争暗斗,让我感到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存在时是多么的不易。
人的一生中,校园并不是永远的学校,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45天过去,让我感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也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情感,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为将来打下坚实基础。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
谁说我们意气风发,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处世的能力。让我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不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成功,对我们都是一种收获,明确了优势的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让我们面对社会更加自信。希望以后学校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从各方面锻炼我们!
2024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 篇6
“3个小女孩,第一次下乡,你们吃得消啊?”开车的白师傅一边说,一边忙着去药店买晕车药, 60多公里,3个多小时的山路,途中要盘旋无数个弯道,最近几年,白师傅都没这样跑过了。
8月7日,原生态土家女儿会在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上演。石灰窑是土家女儿会的发源地之一,但由于地处偏远,山路崎岖蜿蜒,交通闭塞,很少有人能亲临现场去体会这份原始。
经过反复讨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微博]大二学生孙石和她的两名队友最终决定:到女儿会的发源地去感受一番、探个究竟。现代文明对原始的少数民族文化到底进行了怎样的冲击?当地的村民是不是已经把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忘记?这个选题,先后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团北京市委立项,经过层层筛选,入选“xx年的石灰窑土家女儿会除了赶场相亲、民间文艺汇演、傩戏展演等传统项目外,还增加了原生态婚俗、背媳妇比赛、最美女儿、模范女儿评选等新内容,应该会更接地气、更有意思吧!”队员毛明子说。
激烈地讨论,就此展开。下乡调研,还是留在新造的景区体验,成了让队员们头疼的问题。
石灰窑,远离尘嚣,民风原始古朴,受现代文明冲击少,至今非常完美地保存着傩戏、山民歌、女儿会、婚丧习俗等原生态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七月十二这一天,年轻漂亮的土家幺哥阿妹打扮一新,相互邀约,从四面八方的山寨走出,踏着幽径,唱着山歌,来到石灰窑,寻找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在恩施博物馆,队员们看到了这样的介绍。
“那些东西不能只是放在博物馆里啊,得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如果我们能用文字、影像等方式将其尽可能地保留和宣传出去,岂不更好?”孙石说,这时,她想到了当初促使他们申报课题的一个发问:“老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是怎么博大精深了?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我们是来做课题的,我们不能只当游客去体验,第一手的资料,对我们更有意义。”最终,3人达成了共识:下乡。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谁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那份苦啊?!下乡可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大热天的,条件艰苦,还可能遇上雨。”白师傅说,不过,从他内心,还是很支持现在一些“养尊处优”的大学生下乡的,也因此,她对今天车里这3个女孩,点了好几个赞。“鼓励大学生下乡是对的,特别是那些城里长大的孩子,真正地去村里看一看、走一走,对他们是很有意义的。我接触的很多大学生,连田地是什么样的、农民是怎么生活的、现在的农村有哪些变化都不知道,这以后怎么做群众工作啊?”白师傅说。
下乡,寻找文化的源头
不到3000人的常住人口,来了 .5万人,“通街都满了”,听到这个介绍,孙石和小伙伴着实惊呆了,她们没有想到,一个农村的女儿会,办得比市里的还热闹,这不符合她们对“竞争效果”的预判。“我们与恩施市女儿城的女儿会不存在竞争,我们纯属自娱自乐,你可能觉得我们演的节目不好看,没关系,村民们玩儿得开心就好。但是,确实没有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人。” 从红土乡党委宣传委员谭玉珑这里,孙石找到了答案。
根据一些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反馈,他们更愿意来参加石灰窑的女儿会,因为有更多原生态的东西。“我们知道,我们的舞台即使搭得再华丽,也比不过央视的舞台,所以宁愿办得‘土’一点,越‘土’越好,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要让农民来参与,贴近我们自己的生活,连节目的内容反映的都是老百姓之间的琐事,很多都是父子、母女同台演出,有些村民一年也不背一次自己的媳妇,在我们的舞台上,背着就跑。” 谭玉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