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工作汇报(精选22篇)
4、道路交通日臻完善。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通过多方争资,切实加快生产路的维修拓宽,今秋维修改造生产道路和水泥路共计110公里,新修生产道路XX条、40公里,大大改善了农民生产条件。中心高度重视道路养护工作,中心与所在村及道路养护员签订了养护责任书,对辖区的28.7公里道路定期清理边沟,铲除路肩杂草,清扫路面,对各村内生产道路进行维修,真正做到道路民用、民养、民护,保证道路安全整洁畅通。
5、畜牧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新增人工种草面积1720亩,,羊子饲养量达1XX02只,猪饲养量达到10050头,牛存栏455头,鸡2.93万只,畜牧产值将达到1482万元。刘盘沟村投资600多万新建一处年出栏达3000头的大型养猪场,另寺村投资400多万元新建养猪场1处年出栏达头的大型养猪场,两个村分别成立了权伟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永昌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成立了动物防疫小组,由中心畜牧站牵头,各村设专职防疫员,定期对牲畜检查防疫,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防疫密度率达100%,动物防疫率、挂标率均达100%。
6、新农村示范村与土地流转规范运行。2个县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圪凹店村、姬岔村),按规划健康发展,正在向市级新农村标准努力。这两个村已列入县扶贫办年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为了积极推广“孟岔模式”,加快土地的整合和合理流转,我们发展了3个试点村(申杨崖村集体枣园承包给个户、李家沟村将果园承包给大户统一管理,黑圪塔村土地集约化治理),合理流转土地750亩,解放了剩余劳动力,为发展特色农业打好基础。同时加大劳务输出和培训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注重由体力型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7、“五新村”建设情况。对去年的“五新”村申杨崖村进行“规范、巩固、完善、提高”。今年在“一类支部”中选抓了刘盘沟村和圪凹店村为“五新”村重点推进村,制定出了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规划,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圪凹店村帮畔造田,植树造林;刘盘沟村新修生产道路,规模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产业;不断强化班子队伍建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村子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综治工作汇报 篇10
XX乡地处岳阳县南端,辖31个村,402个村民小组,有9060户人家,38400人口,全乡耕地面积38000亩,山林面积85000亩,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平行穿境而过,是一个交通便捷、土地肥沃的农业大乡,辖区总面积119平方公里。
过来,我们抓综治工作在如下三个方面作了探索和努力:
一是创新了维稳机制
二是拓宽了维稳思路
三是强化了维稳责任
第一、因势利导,创新了维稳机制
客观地讲,是个事故多发、治安难安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社会层面的问题增多、矛盾突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站在维稳机制的角度,充分依靠和发挥了三支队伍的力量:
1、 聘请一名律师
随着群众法制水平的提高,乡镇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聘请律师,依法办事,我们工作中确实收获不少。如我乡胡山村曾经一年零七个月处于停摆状态。究其根源,“拦路虎”是该村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的财务清理问题。当时“民选”财务清理小组得理不饶人,连续三任村干部缓兵之计一直拖,群众反响又十分强烈,动不动就集体到乡里上访。这个时候,也就是20xx年3月份,乡里聘请的律师出马了,他会同经管站、财政所的同志三天两晚,召集当事双方,181个财务问题都一刀两断,并理直气壮地说:“谁有意见,谁就找我打官司告状”。结果,无人应战,事情也就很快理顺了。村里班子重新选举,工作上手很快,该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这件事中,我们悟出的道理是:律师既是法律的代言人,更是党委政府工作的摇旗手。因此,一有重大事情,我们都会咨询和征求律师的法律意见。如白羊村村级财务问题、京珠路三合生活区污染问题等都通过法律咨询得以解决。
2、成立一个组织
20xx年3月底,我们成立了有11名成员参加的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年多时间以来,调解委员会作了不少工作,在我们维稳工作中,树起了自己的“品牌”。
记得去年10月底的一个星期六晚上,魏庆村一陈姓村民自杀身亡。死者亲属疑神疑鬼,矛头指向两户邻居,想再闹点事出来。当时,乡调解委员会委员、水利站长陈建生同志闻讯后,只身连夜赶到现场,一直做工作到第二天下午,当整个事情安排妥当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来乡里负责同志清楚这件事时,这起风波已过去一个多星期。
今年春节长假期间,乡里调解委员会的同志同样没有闲着。腊月二十九下午,XX村一周姓村民与京广村梁姓村民因债务纠纷,双方各召集二、三十人,准备对仗。派出所两名值班干警赶到现场时,双方的火气还直冒,干警情急之中打通了企办主任屈德保、畜牧站长周湘波的电话,两名调解委员会委员迅速赶到了现场。农村工作“一熟当三狠”,两位同志人熟地熟情况熟,劝解工作立竿见影,事态很快平息。开年之后,俩人又积极参与了债务纠纷的调处,使当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今年的村级换届选举,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小插曲在所难免。许多时候,调解委员会的同志多次出面,做了许多“话明气散”的工作。
3、健全“三会”网络
全乡31个村“三会”组织健全,即都相应成立了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和计划生育协会,明确各村支部书记兼治保主任,“老大难”由“老大”负责,效果明显。网络的健全,筑牢了维稳基础。“三会”网络的完善,全乡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大部分村组干部能将问题真正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二、因地制宜,拓宽了维稳思路
古人讲,天下之势,常系民心。民心顺了,就一顺百顺,民心安了,就一安百安。还有人说:天下顺治在民乐,天下和静在民富,天下可畏在民穷,天下可怕在民怨。因此,我们的维稳思路从外延和内涵上都有考虑:
一是把群众关心的事办好
去年到今年,乡党委政府就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建设,既新上了工程,又聚拢了人心。
现在,利用“砂改油”项目已经修好了步白线XX段6.2公里的油路;利用通乡油路项目已经硬化了集镇范围内的2公里街道;争取危改资金投入启动了八一校简易开学;争取国债项目资金,新建了卫生院住院部。四项工程,国家投入了400万元,乡自筹资金150万元。每一项工程,都是一件好事。如何把好事办好,我们向全乡人民承诺了三个制度:即在工程建设前的公开招投标制,工程建设中的人大代表监理制,工程建设竣工后的集中审核验收制。三个制度的实施,做到了科学决策、民主理财,是阳光下的行动和作业。实践证明,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
二是把群众担心的事办成
干部作风、村级财务一直是敏感话题,也是群众担心的问题。
抓干部作风,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标要求,我们从小事管起,从自己做起,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对机关公务消费实行货币化管理,让干部下村骑摩托、出外搭班车、来客进食堂、事事不铺张,群众的埋怨歌变成了赞美声。
抓村级财务,推行村帐站代管,规范理财,理顺的不仅是财务,更理顺了群众情绪,许多矛盾和问题都迎刃而解。
三是把群众开心的事办实
群众开心的事莫过于增产增收。为了使一方山水富一方人,我们围绕五个方面来促进农民增收,即贯彻一号文件政策增收,抓好粮食生产大头增收,壮大养殖发展规模增收,做优西瓜品牌增收,做强林地林业效益增收。
维稳思路的因地制宜,我们通俗地理解就是群众有饭呷、有事做、有钱用,社会自然安宁和静。
第三、因事而异,强化了维稳责任
维稳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我们的作法是目标管理,制度约束。具体来说,是两方面的强化:
一方面,强化三个工作制度。即热点问题排查制度、难点问题责任制度、焦点问题应急制度。热点问题一月一排查,每个月28号由支部书记送交排查表。难点问题是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焦点问题(指一些突发事件)主职领导靠前指挥,机关干部、调解会成员等同志做到召之即来,来之即战。
另一方面,强化三个考核制度。
即①分工负责制度。党政班子和机关干部分别包片、包村、包事,封闭式包干负责维稳工作。同时,党政干部实行轮流值周制,每周一为信访值班接待日,并负责一周内信访件的承办、督办或导办,件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