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校长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32篇)
(二)校长与教师
不容置否,我所见到的5名上海市宝山区的校长都是学习型、专家型校长。正是因为有一批功底扎实、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积极向上的校长队伍,才成就了很多支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尽心尽力的教师队伍。
第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校长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教师也会跟着行动起来。这5长曾说,班子成员是学校中最忙的人,而校长则是班子成员中最忙的人。事实如此,面对5名来自甘肃乡镇中心小学的老师,校长能亲自接待,亲力亲为,利用一个早上带领我们参观校园,利用3个小时给我们讲解学校发展历程、办学思路、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活动开展、队伍管理等各方面情况。如果不是自己的思想,校长们不会在几个小时内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她们不拿架子,低调谦虚;不讲困难,积极进取;不怨天尤人,沉稳内敛。
第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路途很短,不走就不会达到目的;事情即使很小,不做就不会成功。罗店中心校校长金志刚是5所小学中的一名男校长,今年刚好50岁。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罗店中心校工作,1994年进入学校班子,20__年开始担任学校校长。担任校长之初,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基本瘫痪。在他的引领下,五年时间内,教师从不会做、不愿意做课题到现在每人一项市级课题、每个教研组一项课题,课题研究解决了学校内部很多实际问题,也成就了一大批骨干教师,他从小处着眼,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助推了学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了一大批学校中坚力量。罗店中心校是典型的花园式学校,校园文化是金志刚校长自己设计的,他们学校有优美的环境、优秀的队伍、优质的管理、优良的成绩。
第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校管理工作必须从小事做起,有积小为大的自强不息精神。有人说,“校长只负责掌舵,出思路,不能事必躬亲”。当学校百废待兴时,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校长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做教师的引路人。宝山区实验学校徐敏校长,54岁,平时管理极为注重细节。办公室门口有一面黑板,写着学校当天的工作。每天,她都要和分管的班子成员接头,查看工作落实情况。不管事情大小,她都要查看结果,重点工作反复过问,甚至亲自来抓。不是掣肘,更不是不放心班子成员,正如她所说“这是她的责任,也是她的习惯”,她将“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长,让学校成功,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
第四,“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5所学校的校长都很低调,都很热情。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谭莉莉校长面对繁杂的事务,仍然亲自陪同我们介绍学校发展的情况,班子成员对我们学习提出的所有要求一一满足,不厌其烦,教师不论听课评课还是研讨,处处流露着寻找问题,发展自我的态度。我有幸聆听了宝山区实验学校陆洋老师的一节一年级英语课,整节课纯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组织实效,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是很成功的一节课。但交流时才知道,陆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刚参加工作一年,说课时教学反思向自己这节课提出8个问题,让我很吃惊。但是,她们同样会生活。校内成立了烘焙社团、茶艺社团,用徐校长的话说“教师不仅要会工作,更要会生活”。校长和教师无不体现了她们精细的管理、精确的态度、精准的语言、精致的生活,这是一种教育精神,更是一种教育文化。
第五,“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始终坚信,“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学校发展中尤为重要,金志刚校长、谭莉莉校长,都是学者型校长,都有几本教育著作,平时管理中秉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教师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中自觉成长。宝山实验学校的徐敏校长属专家型校长,从学校的各项活动开展到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活动探索课程,先搞活动,后有课程,实现了从活动走向课程的过渡,把学校办成了宝山区的。校长的人格魅力决定了队伍的凝心聚力、学生的精神活力与学校的发展实力。
(三)问题与差距
我深知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无法解决,因此谈谈主观方面的问题。
一是校长的思路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前景。很多农村小学校长都承担主课教学任务,而且校内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有时连基本课程的开设都无法保证,只能轮流上课,因为缺少教师。面对这种现状,有些校长有时会心灰意冷,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来维持,更谈不上学习,谈不上学校的发展。加之一些杂事干扰,部分校长顾此失彼,无暇将自己的办学思想融入到学校管理之中,长此以往,学校发展无从谈起。
二是部分校长、教师的自身素质弱化了小学教育的本质。“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我们时常挂在嘴边,可真正把学生德育工作摆在教育首要位置的又有几人?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品德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学校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才是教授知识。
三是部分校长、教师缺乏学习的意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不学习将会被社会淘汰。部分校长、教师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校长在繁杂的事务中疲于奔命,教师在作业堆中惶惶终日。
四是流于形式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小学阶段开设了很多门类的作业,加之练习册、试卷、导学案都需要批阅、讲解,教师感觉又忙又累,不愿意主动参与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教师没有认识,参与度不高,论文发表,优课录制等工作,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参与,都觉得费时间,都觉得自己太忙。
五是我们缺少一种教育精神。上海市宝山区五所学校的教师队伍现状及精神面貌,我自惭形*,我们多数农村小学校长缺少办学思路,制约学校发展;部分教师缺少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缺少爱岗敬业,力争上游的教育情怀。
(四)实践与方向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将说与做有机结合起来。各项工作开学初做好谋划部署、统筹安排,学期末逐项兑现,做好奖惩。
“九层之台,起于磊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学校内的每一件小事入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继承传统,借鉴经验,结合实际,开拓创新。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加强自身学习,引领教师自觉学习,让教师尽快得到成长,梯次补充校内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改变青黄不接的现状。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王国维概括了人生的三种境界,其实等同于教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农村小学外围环境复杂,事务较多,但教育是良心活,端正自己的世界观,坚持自己的教育观,排除万难,逐步实施。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以一颗平常心,做好平凡的事,让学校的每一名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
职业院校校长培训班心得体会 篇19
6月18日----24日,我们蓬莱一行5人参加了烟台市第二十九期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听了13位专家的讲座,参观了招远泉山学校和栖霞实验中学。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一、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
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给学校一个恰当的办学定位,并统筹全校工作。有一个好校长,才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也才能建好一所好学校。因此,校长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导航者,要为学校的发展指引方向,为学校办学准确定位。教育以育人为本,发展以创新为本,校长以引领为本。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作为校长,应该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统帅和灵魂,理念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基础。它具有凝聚力、引导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校长要有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1、重视文化建设是现代校长实现办学理念的关键: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把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成为具体的、大家都认同的观念,并形成可操作的目标。它包括三个方面:特色建设、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