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有感(精选34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有感 篇3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国家培养出色的接班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有些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样我们教师就需要重新学习一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理解其中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执行。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实很简单,就三十二个字:“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几个字体现了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和为人师表。通过这次的学习,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我认为自己基本上能按照其中的要求去做,其中的内容让我反思很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是指教师一方面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充满热爱之情,另一方面是要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做到:
第一、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安心从教,不见异思迁。
第二、要加强主人翁责任感,关心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关心、支持可以说:“校荣师荣、校衰师耻”。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岗位,当你热爱它的时候,你才会加倍的努力去做。
总的来说,我会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为做一个好教师而努力。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有感 篇4
作为一名贫困山区小学教师观看学习完了由北京大学詹万生名师主讲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我感到任重道远。通过学习再对照我的工作,我觉得我能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能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第6节终身学习感受最深。《规范》第6条是这样说的: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从备课、上课到布置作业、批阅作业都一丝不苟。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关心学生成长,对优秀同学能促进其更进一步发展;对后进同学能循循善诱,激发学习的兴趣。作风正派,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之一,教育工作者需要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