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最新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精选32篇)

2024-06-08 18:08:16心得体会打印
最新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精选32篇) 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

  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高,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最新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3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在"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孩子们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那今天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为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师有极好的人品。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益出于此。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进入新世纪,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御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不要只看腰缠万贯,风流潇洒,也要看到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甚至丢了小命的。他有他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教师就要志存高远,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洁身守志,独立于世。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学。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迎接挑战。我们己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经济。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方面转变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迎接"课改"。过去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知得广"。

  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而我们,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在21世纪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在本世纪,传统的师生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将更多的在思维方式与知识的导向性上给学生以指点。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合格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才能去迎接一个新的挑战。

最新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4

  一直在呼吁、倡导素质教育,那教育者的素质谁来教育?发出这一强烈的质疑是有缘由的。 20__年6月,我校六年级的期末考试,两个乡的兄弟学校互换批阅试卷。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为《再见了,老师》,30分的作文,考试分数下来了,我最欣赏的学生,文笔清新流畅、收放自如,在这次考试中,作文满分30分,她的分数——2分!还有一位学生写了过"六一"时和老师同台唱一首歌,写了老师对她的影响,写了她对老师的感谢和留恋。她的分数是——5分!

  上述两位学生同类作文曾于我校校刊发表,这次考试作文应该说是囊中之物,却如此低的得分,真不可思议,今后我将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辅导?

  还记得自己上小学才接触作文时,好多同学从书上抄下来交差,我花一夜时间写成自以为还不错的文字很有成就感地交上去,老师阅后发下来时都已打了分数,我是“中下”。我为自己鸣不平,自以为是地揭发同学们的作弊行为,哪知老师轻轻来了一句:“你想得高分你也抄啊!下次我给你打100行不?”记得当时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死活就是不抄作文。那一次的对话我至今记得。

  上高中时,语文老师的作文批语也只有一句话:"是你自己写的吗?"一副酸凉的姿态高高在上。后来我的作文在全国性的杂志上发表,以后我不再在乎语文老师的点评。

  自己的灰暗晦涩的学习经历太不尽如人意,自己为人师后,尽力把知识和耐心给予学生们,不让他们重蹈我覆辙。看到她们的优点并使之发扬光大,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发自内心的高兴!一直以来的语文教学中,最喜欢作文教学,教他们写最真实的文字,写最真实的心情,写最真实的自我——我以此要求自己也以此要求他们,无论是初中、幼儿班还是六年级。在这个小村子里教学多年来,不知为了什么会一直坚持着这个看起来有些执拗的想法。而现在,我的一个坚持被一个简单的分数轻率否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给我一个说法。

  关于作文教学,似乎有很多条条框框的大道理在那里等着学生们,老师们高高在上的姿态大笔一挥,就能决定学生的分数、前途甚至命运。其实老师,你该做些什么呢?孩子有天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才能。我们没有告诉孩子,写作是每个人的人权,每个人都能写作。作文不需要教,好作文也教不出来。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够教出鲁迅、巴金。作为老师来说,不要以为满地黄澄澄的玉米是你管理的功劳,那是因为它作为一颗籽粒时天生会长玉米,只是由于你的管理,玉米长得更加饱满。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写不好作文呢?那是因为他还在沉睡,我们要去唤醒他。所以老师们,摆正我们的位置吧,我们不是仲裁者,只不过是一个谦卑的引导者。

  我们强调了一种作文标准,使孩子们望而生畏,在许多老师的眼里,作文永远有错,永远得不了一百分。但我们没有告诉孩子作文就是创造,就是自我,他的完美之处就在于本身的不完美,只要他拿起笔,写下自己真实的心声,写下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即使还稚嫩,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不可否认,——他就是绝妙的天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