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5篇)
以往我认为坐在孩子旁边看孩子写作业,陪伴孩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实际上,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写作业,是在精神上给予孩子的一种鼓励和支持。就比如练电子琴,在最初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边,鼓励她,帮助她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随着孩子弹琴技能的增长,现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就放手让她自己练习。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老师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受,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被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了,大人们事无巨细的替孩子们打算,抹煞了孩子办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的机会,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事情的热情。就比如说,这个假期我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军事拓展夏令营,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很担心她能不能适应这个夏令营生活,但孩子快乐自信、顽强的笑容告诉我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同了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寻找机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学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会有效,或者说老师家长的管教才会有效。
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一些沟通的技巧,其中有几个我非常的赞同,比如说探询,要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连接并改善沟通。和孩子一起探询问题,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还有一点就是尊重,当你尊重孩子时,你会认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沟通。在尊重这点上,我还需要改善,有的时候在与孩子或者学生沟通时语气过于强硬。
我相信,读了这本书,我会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孩子,改变他人。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篇22
这段时间看《正面管教》这本书,收获颇多。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管理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就谈谈正面管教中的一个原则———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的共事。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师教五年级的第一年非常难,他对待那些挑战老师的学生的方式,就是简单的对他们强硬,并要求他们好好表现。结果老师强硬了,学生变得更强硬;老师变得更强硬,学生甚至比老师更强硬。于是这位老师意识到变强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的几年,这位老师在过渡和善与随后的彻底粗暴之间挣扎。当他问其他的老师如何做到“让孩子们听话”。一位老师告诉她,在黑板上画一个圈,让不听话的学生把鼻子贴在圈里,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
后来这位老师参加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讲习班,在讲习班中,他意识到要完全的尊重学生,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让他们承担责任,让他们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接着这位老师的教学越来越好,他们每天开班会,包括致谢,感激,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老师学会了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控制他们的上司。学生也知道了,除了读写算之外,他们还擅长沟通解决问题和一起做事,这都是人生重要的技能。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班级,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正如这位老师刚开始所做的,当孩子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我会大声的斥责他;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会罚站或叫家长。
记得一个孩子下课在楼道里跑,我看到了,不分青红皂白,也没听孩子解释,劈头盖脸就斥责一顿。结果孩子和我吵起来,其实,人哪有不犯错的时候,何况孩子。我们老师对于孩子的犯错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心态。老师不要再直接插手孩子的犯错,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在班级班会上,指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孩子觉得犯错是常有的事,只有改正就还是好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被尊重。
我们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尊重孩子对孩子犯的错,找原因,找方法。同时,坚持有错必改的原则,不能娇纵孩子。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篇23
《正面管教》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对照这句话,我想到了班里一些行为不当的孩子。还真是这样啊,比如我班的小A同学,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上课从来不听课,不翻书,不写字。不仅如此,他还总做出各种怪动作来扰乱其他同学。任课老师也视他为“空气”,对他的行为熟视无睹。我也曾经试探着对他劝诫:孩子,看会儿书吧,或者写几个字也行。但是小A同学听了我的话好像没听见一样,照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我也对小A同学丧失了信心。
现在看了《正面管教》中的这句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A的行为是因为他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啊!作为老师,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对这个孩子失去了信心,真是惭愧呀!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试着让小A同学找到归属感,找到自我价值。比如,我会在课堂上多给他一些微小,而不是让他感觉我无视他的存在,一节课我可以给他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哪怕是练习写一个字,而不是要求他做多少道题,对他在课堂上的哪怕是一个细微的改变都给予鼓励与赞美,而不是只盯着他的缺点。我相信坚持一段时间,这位同学肯定会有变化。
《正面管教》告诉我们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当大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孩子也会随之改变。希望每一位老师在遇到行为不当的孩子时,都能把它作为学习的机会,试着改变自己的行为,相信我们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篇24
这个假期学校让读一本书——《正面管教》,说实在的,看了这本书的目录,让我感觉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临近开学了,为了完成任务,强制自己静下心来看这本书,我却发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七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有两个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经担任过十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弃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长,既有骄纵的和善,亦有惩罚的坚定,而剔除了骄纵的无规矩和惩罚的过分严厉。
整体来说,正面管教就是一种鼓励模式。以往教师在针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往往采取严厉的训斥,孩子表面上服从了,但实际上不服气,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而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读完这本书,让我对鼓励和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长期的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能让孩子自信。举个例子,我的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写作业都磨磨蹭蹭的,我采取了各种的方式,比如说按照我要求的时间写完作业的,给予金钱上的奖励,或语言上的表扬,但是效果甚微。以往我认为坐在孩子旁边看孩子写作业,陪伴孩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实际上,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写作业,是在精神上给予孩子的一种鼓励和支持。就比如练电子琴,在最初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边,鼓励她,帮助她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随着孩子弹琴技能的增长,现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就放手让她自己练习。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老师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受,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被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了,大人们事无巨细的替孩子们打算,抹煞了孩子办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的机会,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事情的热情。就比如说,这个假期我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军事拓展夏令营,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很担心她能不能适应这个夏令营生活,但孩子快乐自信、顽强的笑容告诉我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同了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寻找机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学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会有效,或者说老师家长的管教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