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用权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2篇)
为此,一要进一步强化廉政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的原则,重点针对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巩固成果。三要进一步强化正风肃纪,对于腐败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做到有腐必反、有案必查、有贪必肃,引导领导干部时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对条规戒尺心存敬畏。
四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对干部在廉洁、作风和效能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情节轻微的违纪问题予以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要及时提醒和监督,通过提前介入,主动干预,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五要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逐级签订廉政责任书,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六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最广大群众的监督。要尽快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公开,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旦滥用权力,不管任上任下都将被严厉追责。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追责制度,管住权力触角,倒逼领导干部勤于干事、勇于担责。
正如习所说:“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
三、坚持用权为民,做到心中有责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干部要甘当人民公仆,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好干部焦裕禄、杨善洲几十年里不知帮多少百姓解过忧困,但从没有让子女占公家一点便宜,从没有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有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焦裕禄、杨善洲能做到“三个从没有”,就因为他们把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当成了终生信仰,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像焦裕禄、杨善洲那样牢固确立正确权力观,秉公用权。
用好手中权力,真正做到为人民尽职尽责,最根本的是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上过关。作为领导干部,要弄清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要弄清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党和人民的考验面前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同志那样,心里想着人民群众,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最高行为准则。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把群众的呼声、疾苦当作大事,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之中;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兢兢业业、奋不顾身地工作,运用手中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如果做官不做事、做官当老爷,如果空话套话连篇,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弄虚作假、浮夸虚报,甚至民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台上讲勤政廉政,台下搞不正之风,那就会丧失领导资格,就会使手中的权力变味、变质,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十分危险的。
权力意味着责任,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力。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在其位,谋其政。用好权力,首先就要明确职责所在、要求为何,对该干的事做到胸中有数,不能当“糊涂官”,行其权,尽其责。职责范围的事,就当尽心尽力,决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满足于当“太平官”。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若只得意于手中的权力,淡漠或忽略自己应尽的责任,就会导致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一旦权力不作为,乱作为,责任主体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为政之要,贵在廉洁;为官之要,贵在官德。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必须加强修养和陶冶情操,关键是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制,真正做到严以用权,内省于思、外行于行。
严以用权心得体会范文 篇30
谨慎,是一种对外界事物和自己言行密切关注的为人处世理念,也是一种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求得新发展的精神状态。保持谨慎,决不是因循守旧,明哲保身,谨小慎微,不思进取,而是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谨言细行,慎终如始,与时俱进。古人云,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谨慎是一种责任心,是一种作风,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格。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谨慎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自觉追求,作为一种优良的领导方法自觉发扬,作为一条重要的为政之道自学践行。
谨慎是一种责任心,就是用权时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党利国利人民;用不好,误党误国误自己。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是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力的,实现也、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把权力当作个人、家庭和小集团牟取利益的手段,就必然导致私欲膨胀,那是很危险的。这样的教训昨天有,今天有,明天还会有。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党的宗旨,认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既要摆正公仆位置,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又要摆正权责关系,牢记责任,慎重用权,切实做到职务面前勤思义务,权力面前多想责任,把行使权力的过程,看作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过程,看作是对党委、对干部负责的过程,慎重使用权力,过好权力关,经受住权力的考验,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
谨慎是一种作风,就是多做少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是扎实的,心态是好的,能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注重练“内功”、干实事,心思用在工作上、情感贴在民心上、作风聚在求实上、成绩记在集体上。但也有部分人心浮气躁,有的随意提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口号,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有的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看到别人提拔了,自己还没有动静,就感到心里不平衡,心情不舒畅,整天设计自己的“升官图”,到处拉关系,跑门子,追逐名利;有的刚走上一个新的领导岗位,工作没干多久,就坐不住了,就开始考虑自己下一步发展,自我包装,自我推销。必须认识到,群众心里有一杆秤。一个不论官职大小、位置高低,只要为老百姓做了好事,老百姓就会感激你,就会记住你;而那些不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人们也会记他一辈子,戳他的脊梁骨。做人、做事、做官,不用自吹自擂,不用自我作秀,只要讲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什么时候都能站得住、吃得开。弄虚作假,玩花架子,有可能得逞一时,但最终不会有好结果,因为这样做,党组织不允许,人民不答应。善于摸实情,戒浮戒懒;敢于讲实话,戒私戒虚;勤于办实事,戒推戒拖,这样下去,终究不会吃亏的。
谨慎是一种能力,就是能见微知著、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将要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和国外、境外的,来自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中以及自然界的风险和挑战。学会用辩证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矛盾,妥善解决问题,对领导干部来讲,是一种必备的领导能力。要在百忙中留下一些思想的空间,学会从庞杂的事务中超脱出来,从繁忙的工作中静下心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既要明于事,更要明于理;要不断总结实践,把握事物规律,预见未来发展,由事及理,创造性地推进工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真正做到忧党、忧国、忧民,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对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思想和思潮,要善于识别,敢于斗争;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谨慎,是一种品格,就是要慎权慎独,自警自励。领导干部能力再强,政绩再好,如果在廉政上出了问题,对于组织来说,是一种损失;对于个人来说,则前途尽失;对家庭来说,是名誉扫地。新水如泉水,虽然不多,但可终身受用;肥水如洪水,虽然不少,但非常危险。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时时刻刻不忘记自己的身分和所处的位置,既要用党的政治要求和国家的法律规范来要求、约束自己,不能有任何越轨行为,又要经常以别人的教训来告诫自己,别人“亡羊”我来“补牢”,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其覆辙,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千万不能心存侥幸,以为法纪之剑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目无党纪国法,视党纪国法为儿戏。要始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欲慎独慎权,不向组织要官要权,不向人民要名要利,真正做到有骨气而无傲气、要正气而不要霸气、靠志气而不靠运气,始终坚持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廉树威,以公生明,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稳住心神、管住手脚、挡住诱惑,经得起金钱、美色、权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