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培训的心得体会(通用35篇)
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会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更新我的英语教学理念,提高我驾驭英语课堂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中学英语教学工作。
英语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7
一、初上高中学英语的感觉
有的学生谈到英语学习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高中英语难度相对增大,成绩下降。”“考题灵活,很难找到规律。”“初三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不很适应高中,初中时念念书就会有长进,而在高中多做题也未必带来明显效果。”总之,同学们在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适应。
二、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之间普遍存在一个落差
初三升学考试的后遗症初三复习阶段的学习表现出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与考试相关的就学,不相关的就不学,而哪些考,哪些不考老师们心中都有一本账,初中三年所学的内容完全可以浓缩为一张纸,这点东西不断地反复,直到老师和学生对中考都胸中有数,即使有的学生两年没努力学,在最后一年只要拼点命,听老师的话,成绩也不致太差。老师在考试前都讲一些应付考试的“拐棍”,有的学生英语能力不高,掌握的词汇也有限,但只要懂得怎样使用“拐棍”,拿70%到80%的基础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使学生在初中考试容易得高分。然而高分并不等于高能力,分数与能力这对被高分数掩盖的假象在高中就被揭开了。
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移学生会注意到高中的试题结构较之初中试题而言变化很大。稳稳得分的题少了,题多了,而丢的分又非轻易可得回。这是因为高中的英语学习与测试重点从初中的基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移,更重视综合的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如;基础语法题量相对减少,阅读量及其分数比重增加,笔头表达能力的测试力度加大。而这些绝不是单纯靠“拐棍”所能应付得了的,高分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语言知识与能力的日积月累上。盲目学习的想法或初中时平日里懈怠的态度,考试前临阵磨枪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说初中像盆中摸鹅卵石的话,那么高中阶段的学习则更像海里摸贝壳,需要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以及更巧妙的方法。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体会初、高中英语学习的变化,也就自然懂得了为什么初中的学习方法不能完全适应高中的原因,由于高中学习环境的重新组合及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的工作更富于指导性,学生的学习更趋于个体化,学习方法也就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调整。空怀一份抱负而无切实可行的计划,只能使初、高中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
三、高中英语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说明: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第一级目标和第二级目标。高中两年要求达到第一级目标,高中三年(文、理科选修)要求达到第二级目标。
高中英语教学的第一级目标应完成下列教学要求:
(一)听
1、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教师用学生所学过的简单英语对新词语意义的解释。
2、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过的英语简要叙述已学课文内容,以及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3、能听懂对方在学生所学过的语言范围内,用略慢的语速谈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时需要对方重复。
4、能基本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内容简单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个词。听三遍能了解其中主要的内容,理解正确率达到70%。
(二)说
1、能就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2、能够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谈话。
英语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8
10月21,28日两天,我有幸到教培中心参加XX区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虽然期间都觉得非常累,但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不得不承认:我在聆听中得到了反思,在学习中得到了收获。下面是我此次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需要学习
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呆久了,总会有一种自我满足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有了这种所谓的知足常乐的心态。可是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它又一次让我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感觉。不论是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张健的发言:“千棵花栽一盆土”,还是川师大那个年轻的语音专家“for you take with you all of the sunshine that has brightened our pathway a while.”的震撼,他们无不催我反思:我的教学是怎么样的?我的发音是怎么样的?我在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二、从语言到文化———我需要学习
总是在不断抱怨教材怎么怎么样,考核制度怎么怎么样,却从来是就教材教教材,就语言教语言,很少涉及文化方面的知识。固然,我们本身对文化了解就有一点的局限性,但是,通过此次培训,通过冯教授的讲授,其实语言到文化的过渡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关键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
三、外教丰富的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我需要学习
此次培训,我特别敬佩那个和蔼可亲的外国老太太mk,她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让我受益匪浅。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在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老太太那么大年龄了还能蹦蹦跳跳,而我年纪轻轻,为什么不能试着尝试呢?
四、标准的语音语调——我最需要学习
此次感触最深的一点,作为最基础的教师,我们的语音语调真的很重要,所以培训非常有必要,学习也非常有必要。只是时间太短了一点,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学得更细一些,掌握可能更到位一些。其实不是不会,就是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我们被慢慢汉化了,适当的语音培训,可以及时提醒我们,及时纠正我们。
五、本土骨干教师的敬业——我需要学习
连续两个下午半天听的讲座,看似在看热闹,其实透过这个讲座,我觉得讲课的老师们真的很不容易,首先不说他们踏上那个陌生的国度之前需要做的努力,我们看他们的ppt,就能想到他们在异国他乡学习的努力程度,他们肩负的责任,所以,不学远了,我们区内的老师们,他们的敬业精神就值得我好好学习。
总之,毫不夸张的说,此次培训活动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让我有机会正视自己的语音语调误区,并得到较好的纠正。所以,在此感谢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最后,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这种活动以后能经常开展,thank you very much!
英语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9
在过去一年的英语教学中,作出如下几点总结:可利用上半学期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系统复习。要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开始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要多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 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 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
2.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般上课堂表演。
3.多鼓励,少批评。为了使学生更爱开口,在练习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强化学生参加交际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新学期开始就要要求学生人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学生勤查字典。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还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如举办英语角、讲故事、各类竞赛等。老师课后应当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体育运动。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听英语广播、看英语新闻,然后再到学校进行交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批改作业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被忽视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