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体会(精选31篇)
最后,对校本培训的一些思考:
1、校本培训只有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以老、中、青年教师为宜。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充满活力,渴望自己的专业发展。这种实际情况要求培训既要有理论水平,又要有实践操作性。因此,我校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老年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中青年教师的能力。培训形式主要是帮助老教师和青年教师,青年帮助老人,相互学习,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培训方法灵活多样,如小组合作学习等。在教室里,教师被分成学习小组,坐在一起讨论主题。学校将提出讨论问题,每组进行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体交流。生物化学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备课小组进行日常教学讨论,包括公开课上的相互倾听和课后的相互评价。对每种形式的活动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讨论。
3.中小学反思性课堂教学
研修心得体会 篇24
有幸参加培训,真是机会难得,受益匪浅,如一缕春风吹进我的心田,对我的大脑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同时能聆听众多专家的精彩讲解,通过网络参与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学习,网上听课、网上答题、网上浏览、网上评论、网上推荐和网上交流等活动。
在这次学习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克服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在专家认真详细的视频讲解下,我受益良多,不免有些感慨,感悟如下:
一、开阔视野,学习新思路
几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培训中,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她)们对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以前我们的教学虽然有可借鉴的方法、经验,但是与他人的切磋交流较少,因而教学方法也是较传统,保守。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首先,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其次、要清晰。教学思路、目标、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第三、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的模式,但是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花哨过头。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远程研修的网线链接着我们的耕耘,也链接着彼此的理想和追求。其中没有矫情的造作,没有精深的思索。通过此次学习,我顿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增大,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自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当自己真正在本职工作以及专业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时,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会沿着新课改的道路走下去,我会一直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及时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多交流沟通。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研修心得体会 篇25
说来惭愧,从教十年来从没郑重其事地规划过自己的事业,对教育的一腔热血,多是随性而为,更多的缺少计划和总结。今年,有幸参加了市优质课的评选,结果虽不尽人意。可在比赛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其他诸位选手对课、对学生、对每一分教学案、对每一份学生的闲笔、作业都能做到有所思,有所结。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由此一来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规划。
相约七月,我愿沐浴着研修的习习凉风,开始自己思考与规划的又一征程。下面我就自己在工作中的的几点体会简要谈谈: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从做中学传统教学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重视知识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果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是是而非,似懂非懂,最后学生成绩出不来,知识技能更是无法形成。今年春天,我有事不得不请假,但我的课却没有人能带,我只能和班主任老师商量把作业留给学生,不明白的,再由课代表及几位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做讲解。回到学校发现。这一个月,语文课代表就像我在时每天根据学习进度布置作业,每天收作业、查作业,讲解作业并做好记录。做得井井有条。此后,布置作业查作业的事,就由学生承担了。学生自觉性提高了,成绩竟也提高了。或许是课改里面讲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吧!而由此我的观念也真正的改变了。
二、“随读潜入心”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快乐
我很关注学生的阅读。初一开始,就引导学生阅读。我们每个班有一个图书角,学校里没有也会给两节阅读课。而我会利用每周的阅读课,让学生读书并作并填写“课外阅读一览表”。(这是前期引导阅读阶段的必须,一般到初二学生形成阅读习惯以后就逐渐舍弃)由部分孩子,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新近读的书及心得,鼓励学生把优秀的书籍带到学校交流。课前我们会有3分钟的主题演讲。我还经常利用自习课为学生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时文佳作,引导学生思考多彩人生;让学生从多角度审视语文学习。几年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都成了爱读书的人。在共同的学习中,我让孩子们学会了点评批注,我让孩子们坚持写日记,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长此以往,阅读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因为读书他们快乐,因为读书他们幸福,因为读书他们睿智。因为阅读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研修心得体会 篇26
经过一个学期的校本教育和其他培训方式、持续教育方式,本人谈谈校本教育的三个问题。
一、校本教育的重要性
校本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深化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校本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和水平。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观定》明确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性格和目标:“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获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而进行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