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2篇)
三、要给予表现“三敢”的机会
只要教师鼓励学生或推测、或设计、或怀疑、或想象、或发问、或辩论,进而引导他们去探究、去发现,他们一定能在探究、研讨中恍然大悟,从而实现或表达、或举例、或示众的愿望。
四、要突出落实“三敢”的环节
例如教(磁铁的性质),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探究磁铁的 性质,鼓励学生利用器材(小磁铁、小汽车等)大胆地设计实验,动手玩磁铁,比一比谁玩得最开心、玩法最新颖、探究的知识(性质)最准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无拘无束地玩磁铁。活动中的现象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反复做、仔细看、认真想,最后学生从探究中归纳出“磁铁能指南北方向;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性质,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自行探究”是个性发挥、思维发散、创新表现的重要环节。开放教学、让学生大胆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游戏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时间飞快,为期两天的新课程培训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在接受培训学习专家和其他老师理念的过程中,也引导着自己不断思考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下面,简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这是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到组织方式的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也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各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在当前既是落实学校教育改革方针的关键,也是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却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起历史,人们的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造成这样误解的原因在于历史教学本身出了问题。它涉及国家政策导向、史学工作者、教材编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师等诸多方面。就史学研究和史学工作者来看,许多史学研究“太细”,远离国计民生;不少史学文章和专著文句深奥难懂,只能在圈内流传,圈外无人理会,形同废纸。就教材的编写来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材编写越来越简单,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详细资料、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等等。就教师来说,为了完成高考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只会强调死记硬背。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等问题,这也是现实问题。
二、历史教学的内容
作为历史老师,如果连什么是历史、教历史到底要教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会是个天大的笑话。因此我们首先来了解历史学科涉及的是什么?
这似乎是一个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过去人们常说,历史是指过去,即人类发展的过往历程;历史学科记载了过去发生的事实,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学习历史,就是学习过去的事实、过程和规律。这样的理解,并不能说是错了,但并不完全。所谓历史学,并不完全是对人类发展历程的简单的、客观的、直接的记录,因为任何记录都会带有主观的成分,而过去发生的事情只有被人们了解和认识才有意义。因此,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过去已发生的客观存在在人们意识上的反映。历史学科就其性质上讲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了解和认识,是对过去的阐释。正是这种历史的认识,才使得历史原本就具有借鉴的作用和教化的功能,历史学科也才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历史是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门学科,而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的.生存问题。如果我们把历史仅仅看作是过去的事情,把历史学科仅仅视为对过去的记载,那么就可能会降低历史教育的意义,使历史的教学不是贴近而是脱离社会与人生。这样一来,就极容易使历史教学滑入“应试”式的教学模式中,使学生逐渐陷入学历史有什么用的困惑之中。
三、历史教学的理念
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主要是在说教师教的方法,甚至是教师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引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被试,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之,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
但是,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基本理念,应该强调以下几点1.历史教学活动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因此教学的整体目标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类型。
2.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解释。
3.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主要是围绕使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透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4.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不应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新颖,而应是注重于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尤其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5.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
当然,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真正要解决,那还需要广大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扬长避短,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游戏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今天全乡教师集中在我校举行卓越教学二传手培训,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深。特别听了朱凡老师的讲座更使我感动不已。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左相平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