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学习心得(精选31篇)
一、做一个有阳光味道的班主任。
怎么当班主任才是有"阳光味道"?听完高老师的报告,我豁然明白,教师人格的魅力就是“阳光的味道”。这种人格的魅力就是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有了责任心只能把事做对;有了爱心才能把事做好。
生活中,高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每次接到新的班级,高老师为了与学生初次见面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在假期便对着照片记住名字,当孩子们步入陌生的校园,迎接他们的是亲切地召唤他们名字的和蔼可亲的老师;为了张红梅姐妹能顺利参加高考四处求情为他们办理了北京户口;中秋节请宏志班住校的同学在家里一起过中秋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学校里,高老师也用心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当孩子们疲劳时,给他们讲一个小笑话或者变个小魔术;当孩子腿骨折时,在他旁边放个小凳子;当孩子参加活动时,告诉他们“有一必争,有旗必夺”。
正像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提出的,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重要的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很多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因为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需要我们教师更新已有知识储备,这无疑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巨大转变,景色在指导学生适应社会,形成积极健康观念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教育和引导未成年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特别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品德修养,丰富的知识技能,以及更细致、耐心的品质。
听高金英老师的讲座,留给我的是颇多的反思与促进。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我所最需要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自身理想的实现。
二、教师职业压力管理。
宗春山教授就“教师的职业压力管理”从生理上、认知上、自我评价上、人际关系上、行为上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我国已进入职业枯竭高发期,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价值观、成就观、幸福观等受到冲击,而新的为人们广泛认可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很多人对职业缺乏信心和快乐。如何减轻自我职业压力,做到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做人做事要全心投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会使你拥有丰富多彩、更有价值的人生。解压之道:改变认知,接受压力。划清自我界限,增强角色弹性;建立支持系统;沟通、倾诉等等。没有压力生命就是一潭死水,我们要学会调节心理,学会减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三、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
丁荣教授从更新观念——以人为本;改进方法——按需施教;拓宽途径——变“不许”为“许”三个方面讲解了如何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
首先要做到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用心才能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
1、从人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要做到探究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
2、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自助,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变“要他做”为“他要做”。
3、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变“劣势”为“优势”。
4、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给予满足;过分的需要要给予引导;错误的需要要给予纠正。
四、扬起自信的风帆。
张景浩教授是北京大兴分校的校长,他以自己工作实际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的讲座从自设障碍谈起。使我们知道自设障碍是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自设障碍可以减少个体的失败感。
成功教育A、B、C给我的印象很深,人们历来认为兴趣带来成功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获得成功内心体验是班主任的“天职”一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将差异转化为资源;二是要赏识学生,暗示成功、三是教育学生正视挫折,化劣势为优势;四是让学生在探究中扬起自信的风帆。最后给班主任的几句话使我印象很深,班主任大概是最小的“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正规军”。教育,是为“育”而教,而不是为“教”而育。班主任在学生一生成长中影响甚大,“揽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乐事,”但真正能“培英育才,”却又是一大苦事。苦苦乐乐构成了班主任精彩的人生。
学习有收获,学习有感悟,学习了专家的教育理念,成功的经验实施和落实是关键,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所学对号入座,逐渐内化,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做到学与用相结合,创新与发展相结合,把专家的理念,成功的做法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实际中,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研修班学习心得 篇27
非常感谢广州市师培中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在20xx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为期1个月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培训中使我一次次在感悟中豁然开朗,我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讲座以及到学校考察,这对于我来说可是一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全方位大充电。我有幸聆听到北师大肖飞、王雁、邓猛、许家成、彭霞光、钱志亮、胡晓毅、华国栋、姚计海等30多位特教专家、教授的不同视角的专业讲座以及到宣武培智学校、西城培智学校、北京市盲校、北京市启音学校参观考察,校长的精彩报告,使我在特殊教育教学方面拓宽了视野,也促进了特教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特教教师素质的提升,更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专家们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专业的教育研究视角。
这让我想起了培训临行前我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特教应该具备一个什么样的特质?”我想就应该是那些专家身上那种“专”的视野、“专”的情怀;同时还要具备“站讲台的腰杆子和搞教研的笔杆子”的素质。通过培训这个平台,我感受到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受到大家为特殊教育事业付出的艰苦努力,也感受到课程改革中的累累硕果和巨大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我们的特殊教育理念和国外的巨大差距。这也让我觉得身为中国特殊教育中的一份子应该有所担当。
不论是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亦或是在会后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与心境的再次升华。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怎样才能当好一名特教教师,明白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式,以及要具备的各种专业素养,研究方向。在学习中系统地了解学习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各种特殊教育思潮的发展,以及特殊教育的实践;了解了“十二五”规划的发展趋势,以及特殊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特点与启示;三类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以及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和变化,职业教育、随班就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习了新课程背景下特教学校的教育科研,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方法┄┄这些为今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使用适合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既清醒地看到了他们先天不足的一面,同时又要看到绝大多数孩子优势的一面,在教学中注意选择有利于学生克服不利因素发展其优势的一面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培训,我看到了特教的大方向是融合,课程改革是关键。随着全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渐渐接轨并并轨,以融合为导向,为每一位残疾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我们特教人面前,如何进行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也加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来,盛永进教授课题中提到的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看起来培智校课程试图融合,但是还是分离的,在课程设计上,仍然按盲校,聋校,培智学校分设不同的课程方案,随班就读方面,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根本没涉及到这部分孩子,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还缺乏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方式。值得我们特教人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