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继续教育心得(通用31篇)
语文继续教育心得 篇28
为期一周的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活动中主要安排有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论坛及校长论坛、教育技术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教师的成长历程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习,这是教师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在前三天的培训中,先后有幸听到三位优秀骨干教师上的三节精彩的示范课和三位优秀班主任论坛深受启发, 更有幸聆听了庆阳市团结小学优秀班主任张秀英以“用心做教育、做真教育”为题的讲座。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及小学数学教学生涯,深入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事例,让我如临其境。讲座中提出的一些指导策略和管理班级方法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而成的。而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然后变成一名名师,就是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从这次的培训中,我学到了一些前辈们的先进经验,明白了一些道理,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又很大的意义。
张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到自己还停留在经验型教师的层面上,让我看到自己虽然有执着的工作信念,但教学的反思是及其不够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这样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充分说明了总结自己的教育,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之重要。
董校长的讲话更让我获益颇多,他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以问题为导引,注重现场互动,风趣幽默而不失主题庄重,热情洋溢而又能丝丝入扣,让广大老师如沐春风、如临胜境。他倡导老师要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他指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安身立命,安贫乐道,享受教书育人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终身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有了新的理解。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我还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热爱学生的行动、进取的意识并且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语文继续教育心得 篇29
通过这次研修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线教学,专家点评以及网上的相互交流,我感受到了远程研修的作用。在这里,我有幸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评;在这里,我与同行畅所欲言,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在这里,通过听评课,我意识到教学中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这里,我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终于联系起来,能够将所学理论实践与教学之中。
经过了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无论是小组的构建还是合作时交流问题的选择,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引与抉择。所以,无论何种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合作交流学习模式,教师要有预测讨论问题所出现何种形式的先知性,还要有统计讨论问题所花费时间的先觉性。总而言之,合作学习的成败与否就看教师如何灵活掌控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力求把握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严格审视合作交流的问题。思维形成的过程是数学的本质体现,而学生思维的形成则始于问题的呈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不同于启发式教学,是不以问题串为导线,引领学生的思维顺着教师预想的方向前进。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更具发散性、创造性、批判性、推理性等,所以,教师在确立合作学习交流问题前,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问题的展示空间是否具有多样性,是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体验思考的快乐;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否攻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否能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收获分享带来的快乐。
其次,教师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在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后,此刻教师是裁判员,把握时间,随时吹响合作的号令;在学生合作交流,畅所欲言时,此刻教师是观众,用心聆听、观察,适当的参与;在学生小组展示时,此刻教师是法官,让学生能以所学的理论依据为指引,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并且能认真倾听他人的不同的想法,勇于质疑。当然,在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要给予鼓励。
最后,教师要乐于、勤于反思。
二,课堂教学模式要赢教材内容灵活改变
如七年级上《人的生殖》,本节内容是适合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我觉得选择合作交流学习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合作交流问题的选择应具备整个学习内容中所有习题的共性,应该是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升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补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合作学习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三、重知识联系实际。
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生活中的生物问题或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事例来阐明生物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素材。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学的本质。
教育教学课堂是一种长期实践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会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得与失,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反思:合作的问题有效解决了吗?学生学习主动性高吗?小组合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了吗?学生还有疑问吗?等等。只有反思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历,才能收获教学过程中宝贵的经验,才会留意过程中迷茫的错失,才能让自己在教师的生涯中不断的成长。
语文继续教育心得 篇30
月的雨,使夏更惬意,也使你的文字更有温度!文字的留存,让教学之路更宽;分享你的点滴,让教学更智慧!
为期五天的教师培训,我时常被有厚度的文字感动,激励。让我从新认识自我,我相信:”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懂得人生,真正的不是目标,而是状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了解他人的和自己的情绪。张娟老师“拥有你,我更精彩,”使我明白了反思的习惯:是笔墨化的坚持。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人无完人,完美的老师固然不多,但是学会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反馈联系在一起,形成“灵动的精彩,遗憾的美丽。”那一定是不完美中最完美的了。反思是一种精神,一种行为,一种“不成文的”约定。拥有它,从不自然到而然,这是多么不容易又不可速成的习惯和精神。“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坚持下去,它会逐渐进入所有人的行为活动,会在不知不觉中引领我们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资源,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自己,让自己从教生涯更精彩。更还有,大诗人霞姐“唤醒智慧的课堂”深受启迪,让我明白:智慧课堂就是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智慧管理学生,做水一样的老师。还聆听了张远林老师的《谈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