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汇报(精选34篇)
三是抓实保障促脱贫成果。实施衔接资金项目。20xx年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共4个,已全部开工建设。下达衔接资金636万元,已经预拨199万,资金拨付率31.29%。实施教育资助。全乡在校贫困学生共715人,截止目前通过政策保障、社会捐赠等措施目前共受到资助共计155人次17.51万元;贫困家庭子女享受春季“雨露计划”扶贫资助56人次,共计8.4万元。实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为更好的支持脱贫户产业发展,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20xx年全乡共实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0户442万元。20__年贷款今年到期99户252万元正在清收中,目前无逾期情况。实施医疗救助。全乡脱贫人口患病人数630人,患病人数占脱贫人口33.85%。每人都有健康档案、健康卡、每个脱贫户都享有家庭签约医生,脱贫户就诊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政策保障。实施兜底保障。对我乡贫困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补助救助。20xx年底我乡上报县民政局享受农村低保审核花名册为491户827人。城乡低保金及电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认真做好五保户供养工作,全乡供养五保户224人,其中分散供养181人,集中供养43人。
四是“三治”突出乡村治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深化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振风超市积分发放,第一季度发放振风超市积分50990分;“红黑榜”评比,全乡评选出“红榜”140人,“黑榜”14人,对“黑榜”人及时进行教育转化;第一季度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31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通过讲大道理、讲小事理,算道义账、算经济账,引导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下步打算和建议
(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进一步巩固脱贫质量。
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确保现有扶贫力量不减,工作节奏不变,继续做好“领导联系、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包保帮扶工作,继续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消除返贫风险,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加强防范返贫机制,进一步保障脱贫成果。
认真落实防范返贫致贫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对脱贫户政策不变、帮扶不断、措施不少、力度不减的原则,实行“三级管理、三段防控、三级包帮”,继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排查。发挥网格员作用,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强化边缘人口监测管理和救助帮扶,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突出产业发展效益,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脱贫攻坚的物质基础,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在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上重点发力。将“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注重培育“造血”功能,注重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结合本乡实际,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以特色产业为发展重点,细化政策措施,制定长短结合的产业增收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保证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推进全乡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四)防范危机树立新风,社会治理更上层水平。
我乡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整合全乡资源和力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法治化建设,完善基层自治组织,提高服务群众意识,不断提升xx乡村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坚决按照省委的要求,市县的决策部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好乡村振兴事业,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厚爱和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有关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汇报 篇4
xx村位于xx县xx镇集镇中心,距县城x公里,距国道x公里,辖x个村民小组,x户,x人,现有耕地x亩、山林x亩。x县x镇x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x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实施的意见》《x县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和《关于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点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高标准打造工作规划,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奋力描绘美丽乡村新蓝图。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卫生村”、“绿色村庄”,市级“五好村级党组织”、“生态示范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清洁示范村”、“平安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规划起步。
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试点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同时聘请x有限公司,制定了《xx村乡村振兴三年规划(20xx-20xx年)》,结合村情实际,建立了项目清单,分年度规划实施项目x个,目前已完成x个项目。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村域环境干净整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面提升。
二、推进项目实施,提升基础设施。
20xx-20xx年重点规划项目共计x个,计划总投资x万元,目前已投资x万元,完成河道景观打造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主题公园建设、农家乐民宿、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污水处理站、旅游厕所、停车场、信息标
牌导视系统、职业农民培训等x个主要项目,涵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人才振兴等重要方面,村域基础设施大幅提升。
三、坚持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
坚持高标准抓规划,围绕主题抓配套,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四养一林一旅游”,采取党建引领、扶贫社运营、农户参与的模式,建成x万食用菌基地1个,发展食用菌x余万筒,改造高产板栗林x亩,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打造建成融观光、娱乐、休闲与体验为一体的稻草人主题公园x处、板栗采摘园x个、草莓采摘项目x个,推出客栈、客栈、小院、等一批特色民宿及农家乐,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度,累计接待游客x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万余元。
四、优化村庄环境,促进生态宜居。
结合“主题党日+”“三有三亮两评议”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全村卫生厕所使用率达100%,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先行,以实际行动带动农户向“脏、乱、差”宣战。同时,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了花开万家·庭院美化工程,扎实开展无职党员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联系岗、“清洁卫生家庭”、“美在农家”、“最美养花人”等评比创建活动。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美丽乡村》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组建了环境维护督促队,落实了保洁人员。打造示范点x个,新建花草门—环境整治带x公里,安装路灯x余盏,硬化通户道路x公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五、提升群众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坚持以德治为根本,注重先进道德文化引导,用先进的文化润泽和引领村民道德建设。
坚持每个月举办道德讲坛,让身边好人、先进典型、道德模范走进“道德讲坛”,讲述一件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凡人故事,春风化雨般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深入开展“争做旅游形象大使”“寻找最美家庭”“晒被子亮孝心”“卫生清洁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家风家训挂牌”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奖励,激发广大群众恪守孝行道义,弘扬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引领乡风文明。依托扶贫社,扎实开展“德美屋”道德积分评议,在《xx村红九条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孝、善、诚、勤、俭、美”六大项评比标准,采取物质奖励的形式,为全村农户建立了道德诚信评价体系,以评立德、以规促德,不仅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而且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六、打牢基层基础,促进治理有效。
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使其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公共事务的推动者、集体利益的共享者。针对农村基层矛盾多、群众利益诉求多、教育手段方式单一等问题,创新推出“院坝说事会”群众工作法,搭建了群众问事、评事、党员干部理事办事的协商对话平台,形成了“有事敞开说,有事大家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的制度体系。结合村情实际,通过广泛走访征求意见建议,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修改完善形成了《xx村“红九条”村规民约》,规定了九条不可触碰的“红线”,细化了约束机制,并强化村规民约执行,形成了“我制定、我遵守、我执行、我监督”的浓厚氛围。同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有效废除了陈规陋习,推进了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行“阳光村务”,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对群众关心的惠民政策落实、村集体土地租用、水费和垃圾费收缴支出等事项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和各村民小组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同时对涉及农民利益、群众关注的村级重大事项,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实行公开透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