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的心得体会(精选32篇)
此刻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智能、体能发展方面比较占优势,但在个性品德方面却是个弱势。海弛也不例外,家长们都明白,三四岁大的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无私”,什么叫“慷慨”。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教会孩子去替别人想关心他人,家教对孩子影响是相当大的,例如:
1、每次我带他去楼下玩都会带很多的小零食和玩具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分享,把他小时候用的玩具拿出来让他自愿的送给弟弟妹妹,在小朋友和弟弟妹妹多谢他的时候他的心里也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2、带他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每次去都让他选给买点什么好的,选好了带去,大家都夸他真乖,等下次在去别人家他就会很主动的给买礼物或者水果。
3、家人生病了,让他按时监督吃药和量体温,他会很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
幼儿园家长的心得体会 篇27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每日阅读和每日打卡,发现很多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也深深体会到阅读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能丰富人生,而陪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更能体会到书的乐趣。
孩子的世界,充满着纯真,洋溢着快乐,当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真正的做到零距离接触,发现亲子阅读是一次次快乐的体验。也深深体会到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作为家长,我们阅读的过程中也回味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并且,在一起阅读时,这样的氛围不仅有助于缩短亲子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宝宝会爱上阅读,也和父母亲密无间,我们每天和宝宝进行亲子阅读和每日打卡,也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初的导师,也是孩子最喜欢模仿的人,那么我们的一言一行就会给孩子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每日阅读和每日打卡则是一种良好习惯的表现,父母做到了,孩子也会一起做到,这也是提高孩子素质的一种方式。
如果我们将每日阅读和每日打卡看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就有理由坚持下去,哪怕每天只有十分钟左右,只要我们做到了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很感谢学校组织了这样的活动,使我与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儿童文学的魅力,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孩子也将在知识的海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这一段时间看到了淅淅点点滴滴的变化,我们家长心里满满的欣慰,孩子的变化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由衷的感谢几位老师,老师们辛苦了。
幼儿园家长的心得体会 篇28
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是如何教育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睡得够不够、身体好不好等生活细节问题,其实在育儿方面还有很多知识。我感觉到孩子的教育是事无巨细,从点滴开始的,小到排队洗手、晨检,跟老师问好,大到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跟别人交流,学会倾听等,都是需要家长在平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去引导、去示范、去教育的,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孩子的一种行为习惯。在送儿子去幼儿园碰到值班的老师,我都会要求儿子主动向老师问好。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收效甚微,每次都要提醒儿子向老师问好。后来,我转变了观念,碰到老师时,我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儿子根本不用我提醒,也主动向老师问好。这使我意识到要求孩子一百次还不如向儿子示范一次,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大啊!
另外,通过参加家长会,让我了解了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不足。正所谓人无完人,任何孩子都会有这样或那样不足,我们在面对孩子的不足时,应多一点宽容,不能动辄呵斥,甚至暴跳如雷,应耐心劝说、身体力行、鼓励模仿、适时夸奖。我们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每次碰到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我就会火冒三丈,大声呵斥,这样不但起不到任何纠正作用,相反,孩子逆反心理加重,对父母的至若罔闻,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希望幼儿园能与家长共同努力,让宝宝们能够快乐、茁壮成长!
幼儿园家长的心得体会 篇29
睿睿今年已上大班,在幼儿园的两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从一入园时经常生病、尿裤子到此刻基本能够自理、富有爱心,而且学到许多知识,这些变化无不凝聚了班里三位老师的心血和汗水。这个时代的孩子是幸运的,无论社会、幼儿园、还是家庭都给予了最大的关爱,带给了理解各种教育的机会;但是作为家长,应对孩子这张白纸,如何书写孩子完美的未来与前程,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如何为孩子做一些取舍,我们却投师无门,常常觉得迷茫与困惑,因此,十分感谢幼儿园创造这次机会,为家长带给交流育儿经验的平台。下方谈一谈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摸索与体会:
只有一点经验:鼓励的作用大于批评。
从孩子做作业这件事情上我们得到这点经验。这学期开始学习拼音与算术,老师经常象征性地留一点家庭作业。开始的几天,孩子做作业又慢又磨蹭,还很不情愿,我是哄也不管用骂也不管用,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没有一个好的开端好的习惯将来会怎样?之后我想到了在幼儿园教室里看到的'“红花栏”,于是在家里也给孩子建了一个“红花栏”,结合幼儿园的教学进度和孩子需要提高的一些方面,在红花栏上设了写作业、讲礼貌、吃饭、认字、做事五个栏目,每一天根据孩子的表现,在好的方面贴一朵小红花。透过这个方式,我们发现孩子有了较大的变化,尤其在写作业方面,老师也发此刻课堂作练习也比以前快多了。于是我体会到,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是喜欢鼓励,喜欢表扬,同样的目的采取不一样的方法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我的一些做法: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和各位家长探讨!
1、随时随地,随着孩子的发问来给他讲解各种知识,或者也能够称为“情景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时候给他讲,效果应是最好的。
2、在发现孩子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时,要在第一时光纠正,纠正的时光越迟,付出的代价越大。
3、表扬或批评孩子,第一要及时,第二要具体。要在他做出这件事的当时,就告诉他“这样做很好”或是“这样做不好,就应……。”
4、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要树立父母的威严。有些拿不准的事情能够提前商量,得出双方认为最好的方法再跟孩子讲。
5、为孩子收藏成长的记录,照片、录像都能够,但我认为最好的是孩子说的一些话!
幼儿园家长的心得体会 篇3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古代到现代,都是永恒存在的课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要爱自己的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有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爱孩子是有很多种方式,关键是爱得“真”,爱得“准”。哪怕再忙,我都要给调皮的儿子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件小小的玩具,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尊重孩子,静心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前提条件是倾听,哪怕此时你再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幼儿园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坐好了吗?老师有没有给你“星星贴”?今天你的笑脸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地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善于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当今社会上有种普遍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像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去学,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中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点燃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