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心得体会(通用33篇)
我们班的家铭小朋友非常地可爱,是从拖班升上来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偏小的原因吧,每天上幼儿园都要哭上一顿,因此妈妈也非常头痛,总是跟老师说:“我家宝宝怎么总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样。”其实家铭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他知道妈妈要送他来幼儿园时,他就知道会很长时间看不见妈妈,就会以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当我和他说:“家铭别哭了,呆会我打电话给妈妈,叫妈妈早点来宝宝,妈妈就会很早来接宝宝的。”这时他又会停止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刚升入大班的宝宝自理能力稍弱,总是希望身边有大人,要是你一但离开,宝宝又会哭起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应急措施,家长们也不需为此事担心宝宝身体之类的,因为宝宝哭其实也是个锻炼的过程、宣泄的过程,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把这种溺爱,宠爱转化成理智的爱,客观的爱,爱的太狭小,不但使家长身心交瘁,也剥夺了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确的,我们一定要给予满足,但如果是无理的,就要制止。、
面对一些胆小、爱哭幼儿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 冷处理:面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同意或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2、 条件对换法: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可以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另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一定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3、 分散注意法:这点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用分散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她平时爱听故事爱做的一些事,都可以现在用上来打消她刚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 鼓励法: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最优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纳,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不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可以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相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知道行为定型为止。
相信有了以上几个方法,我们一定能改变一些孩子爱哭爱闹的问题,主要还需通过老师和家长,我们大人的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爱是关键,也让宝宝们开开心心地。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为幼教老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幼儿园教学心得体会 篇25
本次数学“三优课”赛教活动,全园教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都来自教材的内容,但大家都能根据班上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适当调整,使内容更生活化。其中大、中、小三个年级组的同课异构活动让大家豁然开朗,原来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幼儿更愿意学。
例如:马志芳老师的排序活动,就采用生活中的装饰品手链引出话题,既而提出要求需有序化妆好领带、腰带、手链才能参加朋友的舞会,由于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且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幼儿不仅乐学,还很主动积极,为了更好达成目标,马老师还采用延时满足:即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细仔地操作,将各种饰品打扮的.有序漂亮才能参加,最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参加舞会的那种高兴劲,让我们听课老师感受到孩子乐学带来的效果;蒋丽君老师的“青青草原运动会”小动物各种不同排队进场模式,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有趣的排序活动,既而引伸到活动中要有序排队遵守公共秩序;还有纪玉辉老师的好吃的水果串和许美琴老师的的蔬菜摆摊等,在生活化的数学中了解事物有序归类的重要性。
另外,大班史玲燕老师设计的认识时钟的整点,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上学、户外活动、吃早点、上课、午睡、集体舞、放学等有关时间段的整点;唐蕾老师结合套圈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和感知类与子类的关系,由于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价值老师的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及层层递进的操作练习,幼儿在愉快地学习氛围中很好地达成了预定目标,这些老师的课更让我领略了数学生活化的魅力—幼儿不仅乐学,还很好的达成预定的目标。
幼儿园教学心得体会 篇26
第7周我们进入了《宝贝真多》这一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四有一个活动是学习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本次活动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先出示武术的图片(刀、棍、剑、拳等)问,图上的在干什么?你看到过吗?在哪里?---以此来引题。幼儿积极性很高,本身孩子们就是好动的,也在电视中看过,平时也模仿过。因此活动中幼儿对中国功夫产生极大的兴趣,体验到了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魄。然后我又让小朋友观看了一段中国功夫的视频,让小朋友自由模仿自己喜欢的几个动作。接着我让小朋友们听了《中国功夫》这首歌,个别几个小朋友还能跟着音乐哼上几句,可见这首歌的传唱度很广啊。听了两遍之后,我便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边做功夫动作,小朋友的兴趣很浓,但是秩序比较乱,个别男孩子有相互踢、打架的现象。
我还让幼儿在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虽然幼儿事先有一定的经验但还不够丰富。
二、幼儿没有充分理解歌曲内容,因为是成人歌曲,歌词较难理解,我没有很好的解释和引导,幼儿是强化学唱的。
三,整个活动也没有提升幼儿的经验,活动中,没有给幼儿思考的余地,我在唱时有意无意把自己的动作流露出来,以至动作单一,只是重复自己原有的动作。而我也没有及时去引导。其实这跟我自己有关系,音乐我是个弱智。还有活动中也没有关注个别幼儿,只为了大多数,没有去理会他。这也是本次活动的缺点。
幼儿园教学心得体会 篇27
6月17日、18日,xx幼儿园有幸邀请到崔成林教授团队来我校指导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培训指导聚焦目标细化和达标评价的设计。此次活动为我校教师呈现了一场精神盛宴,打开了教师视野并帮助教师对深度学习及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有了新的理解。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校长袁世宝及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参与培训。
前期,我校遴选出骨干教师与崔教授研究团队的成员进行同课异构备课,同时崔教授团队对我校骨干教师的备课进行指导,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备课修改意见,双方教师都经历了几易其稿的辛苦备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