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研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这次生动的讲座让我充分认识到:“老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课程改革所涉及的课程是全新的,涉及到的知识是很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学习,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从张老师的讲座中,我详细地知道了我们教育研究的方向,以及该如何从知识型教师变成能力型教师。
下面是我听了老师们讲座的自我反思:
(一)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专家与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这次培训让我觉得自身知识的贫乏。知之而改之,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
(二)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刻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但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教学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张老师的讲座,让我深深感受到,有效的数学课堂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其实平时教学我也会萌发许多的想法,闪现许多的灵感,但是事后总是没有把这种思维的火花及时地记录下来,成为自己的一种教育资源。这几天集中学习让我静下心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了很多误区,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所以不断总结、及时反思这种优秀行为应成为一种坚持的习惯。
幼儿园教师教研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3
20xx年11月6日,我有幸来到东山县实验幼儿园参加半日观摩活动,园所环境创设、晨间户外活动、晨间早操、集中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我都在不断的总结、比对、反思。这次活动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便是幼儿的安静、有序和听话,可以说是"令行禁止",我想这么好的常规肯定离不开老师平时点点滴滴的培养,离不开老师对班上每个幼儿的解读和分析。
这次观摩活动,幼儿园把我安排在了中(2)班,而这次参加半日活动的朱老师经过精心准备,为我们展示了非常精彩的半日活动,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一日带班过程中的保教细则。首先,朱老师娴熟地组织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幼儿"跳脚印-爬山洞-走平衡木-套圈", 在这一系列的户外活动中,幼儿都安静有序地进行。每个环节孩子们参与的热情高涨。
此环节可以看出朱老师事先已经让幼儿了解了各种器械的玩法,在这样有计划、有准备的组织下,活动方能起到锻炼身体,提高走、跑、跳、钻、爬、平衡等技能。接下来是做早操环节,在早操之前朱老师先向幼儿讲明早操规则,在早操时各班老师都充满激情地带领着幼儿,力求做好每一个动作。接下来朱老师组织幼儿有序地吸收和安安静静地吃点心。接下来则是本次观摩活动最主要的部分--集中教学活动:中班绘画活动《秋叶》。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体现,是幼儿发挥想象、探索创造的空间。
活动中,朱老师教态自然,教学设计非常有创意,形式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可以看得出朱老师的这节绘画课是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都经过认真的思考,明白什么地方要引导,什么地方该适当地提些问题。比如,在"让幼儿欣赏叶子的不同装饰"环节中,朱老师事先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图形和线条,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树叶宝宝。总的来说,这节课让我在欣赏到朱老师精彩的同时,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以前我只知道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来装饰叶子,从没想过一片树叶还可以划分区域来装饰,可以同时用上波浪线,锯齿线,长城线,螺旋线,左斜线,右斜线,横线和竖线,甚至还可以用大的圆,小的圆,黑的圆,白的圆来装饰。用朱老师的话说,就是"装饰树叶要有对比,可以是大小对比,也可以是黑白对比。
"这节课真让我大开眼界,也受益匪浅,原来绘画课是可以这样上的。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只有色彩斑斓的水彩画才会美,没想到由简单地图形和线条组成的线描画也同样可以这么美。最后的两个环节是午餐和午睡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观摩完整个流程,但这并不影响这次半日观摩活动的完整性。
半日观摩活动结束了,虽然这次观摩的机会是短暂的,可带给我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我决定在这次观摩活动结束后,回到自己的幼儿园,对照半日活动相关要求,开展相对规范的幼儿园半日活动,通过在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去引导每一位孩子,并和他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