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35篇)
时间如流水般在我们的指间划过,为期将近10天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已经快要结束了,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充实而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此次培训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诠释了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经过这些天的学习不仅收获颇多,更是让我感慨万千!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更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却是不易的!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
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人说:一个人经常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对孩子的作用就像国王一样伟大。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幼儿天生就好奇、好动、敏感,同时幼儿还热情、天真、自我中心、还有情绪主导。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思维灵活,学习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人际交往过程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过程,幼儿的学习和物质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幼儿的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还有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一个好的活动应该能看见幼儿真实的一面,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教师的职业是相通的,热爱事业,热爱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儿不同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美丽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积极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幼儿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应该是最美好,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通过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无论是在班级管理、组织教学,还是在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等方面,我获益颇多。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也许不经意间一次小小的鼓励,一声轻轻地问候,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可以影响他们一生。我们愿做孩子的导航员!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的委派,我参加了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五天里,我们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五天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的领导和同志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紧凑的课程安排,授课老师广博丰富的学识和严谨敬业的精神,令人感佩,更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通过这五天的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新理念、新思想,在思想上受到了极大鼓舞,在业务知识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下面,将几天来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几天的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现在幼儿教育事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更加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的时代。我感到,作为幼儿老师,要更好地从事好幼儿教育事业,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树立新的师幼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型师幼观,构建教与学、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合作的关系。老师应熟悉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孩子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孩子的身心更健康地发展。
其次是教师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对孩子说话的音量要适中,不要大嗓门;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你这样做比较好”,并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益处,这时孩子会自觉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如果说,尊重、理解幼儿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素养,宽容幼儿则需要勇气和更大的投入。宽容,是理解的继续,也是理解最真实、体的体现。宽容应该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的确定必须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同时,要因势利导,用爱心感染幼儿。在与幼儿一起相处的日子,要多一份爱心、耐心,少一点指责、批评,这样会让教师的职业道路更加美好。
二、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深深感到,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这样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能更地担负起肩负的重任。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内涵,从古至今但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何种职业,道德观念都有其共通的地方。
幼儿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身份的特殊性,对师德如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必然产生极大影响。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作为幼儿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为人师表,为孩子们作出榜样和示范。
其次是要学会终身学习。要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前儿童的需要。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20xx年9月,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XX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在学习中,既聆听了专家与名师的报告,又观摩了骨干教师教学实践课,也参观了先进园所的环境。每一次参与互动的培训活动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开阔了眼界。在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和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教学中的疑惑。我感觉作为我们这些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更应该把专家、名师的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指引我们走向教学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