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督导园长汇报范文(精选35篇)
1办园场所。地处中心城区的幼儿园大多受场地所限,存在生均活动室面积和户外活动场地面积不足。民办幼儿园场地多为租赁,场地租赁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幼儿园的长远规划和发展。
2人员配备。规模较小的幼儿园,安保人员数量不足,在当今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配备只能做到一教一保,在幼儿生活服务方面显得较薄弱。
3经费投入。当今民办幼儿园受市场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竞争,对于一部分幼儿园资金支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幼儿园办园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二)本年度参评的未注册幼儿园中,办园水平整体不足,办园条件简陋,安全卫生工作存在隐患,保育教育科学不规范,教职工队伍配备不足,内部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
1办园场所。地处中心城区的未注册幼儿园大多受场地所限,存在生均活动室面积和户外活动场地面积不满足最低的要求。
2、安全卫生。本年度参评的未注册幼儿园,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消防和食品卫生方面,存在巨大风险。甚至部分园所,管理松懈,不管不问,任其发展的现象存在。
3人员配备。本年度参评的未幼儿园,安保人员数量均不足,甚至无任何安保人员,在当今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配备不能达到一教一保,在幼儿生活服务方面显得较薄弱。
五、督导意见
1、加大幼儿园基础建设力度,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场所的利用率和使用率,激发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立体化、多元化的思路,拓宽民办幼儿园的经营模式,构建学前教育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当地幼儿教育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2、高标准配备教职工队伍,加大人才投入,民办幼儿园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用人、留人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促进办园水平的快速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3、大力加快增建公办幼儿园建设速度,使群众入园难、入园贵情况得到缓解。正确引导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和投入,进一步完善民办幼儿园的准入机制,严格监管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投入及使用,确保幼儿园的健康有序运转。
4、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求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并要求属地网格管理的中心校,加大日常监督和检查频次。针对存在巨大安全风险的幼儿园,立即下达停办意见书,要求理解停止办学,安全稳妥的分流在校幼儿园和教职工,并理解进行整改,取得相关证明后,方可继续办学。
幼儿园督导园长汇报范文 篇33
依据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泰安市人民政府的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市级复评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泰政教督函〔20xx〕3号)要求,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在网上督评的基础上,于20xx年3月23日-3月30日组织专家督导组通过实地核查、访谈等方式,从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五个方面对泰山区外国语漫园幼儿园等45处城乡公办园、民办园和偏远地区幼儿园进行了幼儿园办园行为市级复评,同时开展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专项督导,形成督导报告如下。
一、主要情况
泰安市现有幼儿园1419处,其中省级示范园216处,省一类园430处。在园幼儿202307人,全市幼儿园教职工总数20493人,专任幼儿教师(包括园长)16795人。全市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778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53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53 %,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29.6%。全面完成了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指标任务。20xx年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0处,76所幼儿园通过了省示范园验收,64所幼儿园被评为省一类幼儿园,全市办园水平不断提升。
二、主要成效
(一)普及普惠水平进一步提升
以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自20xx年起,我市先后实施了第一、二、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农村,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抓手,以“扩大规模效益、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为重点,调整农村幼儿园布局,实现了定点幼儿园覆盖人口3000人,规模达到3个班以上。在城区,以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整治为抓手,以“科学规划布局、规范建设使用、促进提质扩容”为重点,对不规范和无证办园,分类施治,不断扩大普惠幼儿园规模。近三年,累计投入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4.7亿元,新改扩建幼儿园299所,新增学位4.5万个,有效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广覆盖、保基本、促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办园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实地抽查的幼儿园均有固定的办园场所,园舍独立完整,选址合理,科学实用,通风及采光良好。办园资质均符合要求,都有办园许可证。各园活动室、功能室的设置和设施的配备也有一定的改善。幼儿园教室内配备了电脑、电钢琴、投影仪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网络实现了幼儿园全覆盖。设置了户外硬化、软质场地和多个室内活动区角。室内外设施设备和保教、卫生、生活设备基本达到办园条件。园内场地安全、舒适、卫生,社会认同率较高。
(三)安全卫生保健扎实有效
各幼儿园都实行封闭式管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比较到位,严格落实了外来人员入园引领登记制度。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定期开设安全教育课。突出安全教育重点,加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校园伤害等方面教育,按计划开展符合幼儿特点的应急演练。各园均有水质检测合格证,并定期清洗供水设备,更换滤芯。各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均有效,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食堂炊事设备、安全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正常使用。各园近5年内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家长满意度较高。
(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幼儿园均和教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积极落实社保和相关待遇,做到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幼儿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在活动中提升了教师的道德素养。制定了年度教师、保育员、保安、食堂操作工等培训计划,教职工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五)幼儿园保教质量显著提升
各幼儿园能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证幼儿游戏活动时间,幼儿一日生活安排比较合理,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能保证两小时。能为幼儿提供挑战、丰富、生态、开放的游戏环境,充实丰富、生态、低结构、安全、卫生的游戏材料,室内室外活动兼顾,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形式多样,动静交替,教育活动注重引导幼儿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注重幼儿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和保育员对幼儿态度较亲切、温和,师生关系和谐。未发现教职工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现象。各园还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每位教师把自己融入环境之中,理解、尊重幼儿,使幼儿处于被尊重、被关爱、受鼓励的环境中,将优质的教育环境展示于社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区优质公办园所数量不足,村办园办园品质不高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向城镇流动人口加快,农村幼儿园闲置学位较多,但城镇幼儿园学位供给紧张,特别是群众对城区优质公办幼儿园学位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区优质园所数量不足。村办幼儿园分布零散、规模小,管理和保教水平低于城镇幼儿园,学前第一范文网乡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办园条件需进一步完善
部分幼儿园存在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活动室使用面积、生均室外活动场地面积、生均绿化面积等不达标情况。有的小规模幼儿园玩具种类不足、数量少,不能满足需求。各类园舍档案需进一步归档保存。
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配备不足,所查公办幼儿园大多数无在编公办幼儿教师。部分幼儿园聘用的教师工资较低且未签订合法合规的聘用合同,未给教职工缴纳交齐五险一金,工资待遇落实不到位。有的幼儿园教师持证率偏低,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较少,生师比例偏低,教师学前专业比例有待提高。个别园卫生保健人员配备不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