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得体会(通用31篇)
我们思想中常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总认为孩子就应该服从大人,他们的一些想法都是不成熟的,是不可取的。一旦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预设不相符合时,总是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找借口,“苦口婆心”地劝说,然后“心满意足’’地看着孩子走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没有创新意识,只会按部就班,因循守旧,过早地成为素质教育下的“板鸭子”!
只有“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才能真正了解孩子们的意愿,走进他们的心中。学会在随机教育中关注孩子的想法,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真正体会到孩子成长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自己劳动的甜蜜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19
近期,是不少新生陆续开学报道的日子。对于刚上小学的许多学生家长来说都会对此高度重视,全家总动员,护送孩子上学,甚至手机、相机一起出动,记录孩子成长的“第一次”。对此,校方的观点是,新生入学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要放松心态,“该放手就放手”。
新生入学家长不放心
8月24日,在西安高新区某小学门前,都是护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何女士告诉记者,早上7时多,她就和老公、公婆一起出 门,送儿子上学。“今天是孩子正式以小学生的身份进入学校,一家人都很想去见证这个历史时刻,于是一个娃娃后面跟了四个大人。”像何女士这样全家出动的新 生家庭不在少数,记者看到,家长们也都没闲着,有拿相机的、摄像机的,校门口乱成一团。由于不能送进校内,爷爷奶奶们只能在校门口帮孙子孙女整理衣服,然 后把一直背在肩膀上的书包给孙子孙女背上。张女士担心地说:“不知道孩子今天上课究竟怎么样,能不能适应,总有些不放心。”
培养独立性家长要放手“进入小学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一个重要方面,对其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小雁塔小学赵校长表示,培养独立性其实可 以从一些细节处着手,“比如不要替孩子背书包,要让孩子自己来。今年的新生这方面做得好很多,但一些老人还会不自觉地帮孩子代劳。”
雁塔路小学董老师也建议,新生家长心态适当放松,多让孩子自己干。要教会孩子每天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
生活自理家长不可越俎代庖。孩子原来都是依靠我们的,现在让他自己做能做好吗?孩子笨手笨脚做家务耽误时间,影响了学习怎么办?这往往是大部分家长的担忧。西安心理学会会 长尚华对此表示,一个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较缺乏训练的孩子,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会不知道如何解决。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孩子过起集体生活来会很容易适 应,不仅有利于成长,也为父母减少了烦恼。
西安高新区逸翠园学校孙爱娟老师建议,家长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对孩子逐步提出做事的具体要求,总的原则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3岁的孩子可 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自己需要的东西自己去取;4岁孩子可学习折叠被子、整理床铺以及自己照料生活,不要嫌孩子东西慢,家长常常 “越俎代庖”,这样会妨碍孩子能力的提高;五六岁的孩子要求穿脱衣服迅速、整齐,洗脸洗手要洗得很干净等,还要逐步教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拖地、 浇花等。在自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用自己的方法,撒娇、耍赖、做出家长所期望的承诺等,以此来打动家长的心,这时候家长要狠狠心,要学会对孩子说 “不”,否则孩子是难以进步的。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20
刚刚进入幼儿园时,我发现每天早上小朋友与老师之间的相互问好,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于是,今日我在我们班实行了”迎宾小礼仪“活动。来加强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及礼貌教育。同样,在进行此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有的小朋友很大方的和老师打完招呼后还会跟两个执勤的小朋友打招呼,有的需要老师提醒后再打招呼,有的小朋友直接不说,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针对这一现象可能会发生在胆怯的孩子身上。
胆怯的原因:
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要求严格,家规很严,家庭氛围等原因。
2、家长们对孩子的保护措施或者灌输安全意识的缘故。
3、家长们看不到的闪光点。也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认可态度,不善于鼓励孩子。
我觉得关于胆怯这一话题可以在班会活动上适当的点到。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举例子。
针对刚刚我们班文明小礼仪例子中胆怯孩子教育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1、自我示范(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可能有些慢,等老师或者同学示范过后会明白)
2、渲染法(请执勤的小朋友在一次友好的表达,请周围小朋友给予鼓励)
3、在日常活动中多留意胆怯的小朋友并且安排活泼开朗的小朋友带动。
前几天,我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发现有部分小朋友对于蔬菜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后来我跟几位家长了解了一下情况。由于孩子挑食问题严重,所以,平时吃饭时能喂进孩子饭去就很费劲,没空闲对孩子对蔬菜进行认知教育。有的家长那个能让孩子安稳坐下用餐,不过是包办似的,有的对着一桌子菜问小朋友”你想吃绿绿的那个还是黄黄的那个呀你想吃酸酸的还是辣辣的呀“根本不会教育孩子蔬菜的名称。所以,每次,进餐前,我们会给孩子介绍今天吃什么蔬菜。会给孩子尽量展示图片或者事物,然后会小朋友们讲解吃这个蔬菜的好处。及其他的蔬菜的用途。
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么多小故事,谢谢大家。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21
“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也许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孩子出生以后,逐撕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和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幼儿教育存在着几大误区:1、过分宠爱。2、过多管制。3、幼儿教育小学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是接受社会化教育的最佳时期,父母只要能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努力学习一些教育子女的心理学知识,那么他们教育子女就能达到最佳水平,倘若家长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期,那么教育子女的效果就要差很多。所以家长应该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
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上的问题
1、理论研究队伍薄弱。
2、理论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
3、认识“高度一致”。
4、理论研究基础不牢固。
二、指导思想不明确
《规程》是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但是细想起来,似乎对幼儿教育的任务和属性的提法,还不够明确。
三、教育实践中的误区
误区之一:重视幼儿技能技巧的培养,忽视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
误区之二:关于智力和知识的关系处理。
误区之三:关于幼儿园教师的聘用、考核的标准。
误区之四:德育工作概念化、形式化。
四、幼儿教师的素质
1、学历偏低。
2、职业道德问题。
3、理论水平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认清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正确树立课程价值观,积极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课程。
二、家园合作。
三、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了解“特色”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