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2篇)
我试着从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的交往需要人手,为她作进一步分析。我说:“不用等到小学,瑞瑞现在就有交往的意愿,而只要他交往,问题自然会摆在他面前,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失败了就放弃,以后他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到了大班,这样的自由分组活动会越来越多,每次都被拒绝可能会使他失去交往热情。其实你已经发现了他的不足之处,如,他的表达方式很外露,多用行为代替语言,这样容易让别人不舒服,从而被排斥。要避免孩子因为失败而受伤,一味逃避是没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提供机会引导他学习。我们让孩子自由分组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看看孩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他怎么解决,需要我们怎样的帮助,他能积累哪些交往经验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一次次碰壁中能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调整。最近我们发现瑞瑞已经注意控制那些让同伴感到不舒服的动作了。”听到此,瑞瑞妈妈笑了,说:“是吗?那太好了!”“如果我们将这些经历看作是孩子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孩子从中获得的是对今后有益的交往经验、交往方法,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太焦虑了呢?”为了进一步缓解瑞瑞妈妈的焦虑,让她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我这样说道。
经历了这次事件,我体会到及时了解家长的观念和态度对于家园合作来说非常重要。最初我们在发现瑞瑞的问题时,曾尝试和家长合作,但是一直没什么效果。现在想来,当时更多的是我们告诉家长有关孩子的问题,并没有好好去了解家长的想法。而我们把问题说得越多,越让家长对孩子的进步失去信心,放弃努力。而这次事件给了双方一个深度交谈的机会,我们诚恳倾听的态度让家长能放开胸怀坦陈自己的想法,使我们了解了她之前消极配合的真正原因。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这更让我认识到,平时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要给予家长充分表达的机会并耐心倾听,敏感地捕捉其中有用的信息。相信这样做会让我们在家园合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实、更远。
幼儿教师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1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敬业、精业、乐业”,认真践行师德师风建设承诺,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
“敬业”,首先,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素养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人民教师担负着培养亿万未来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要不仅把它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把它作为一种事业,一个值得把自己的智慧、情感、精力融入其中的生命过程。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就没有哪个人会轻易对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那么,具体说来,怎样才算是敬业呢?通俗的说,把工作看重就是敬业,它是珍惜自己工作岗位的一种执着精神。当个人事务与工作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向哪边倾斜?在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工作。有的老师父亲病危的时候,他连夜赶回家照顾,第二天再骑车回来,为的是能赶得上早读;有的老师家中老人患有重病,甚至是瘫痪在床,她们却把为老人身体担忧的泪水擦干,照例面带微笑地登上讲台;有的老师体弱多病,他们打完吊瓶即刻回校,不耽误一节课;还有的女教师产假未休完,就撇开年幼的孩子,毅然回到学校上课,而且特别叮嘱校长不要表扬,尤其是我校的杨巧妮老师,管理者学校的政教、少先队等工作,还担任着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的数学、五年级的科学。管理工作布置得井井有条,落实的一丝不苟,教学工作堂堂要达高校。去年上期期末考试后,我校五年级的数学在全镇考级倒数第一,这位教师是位新教师,学生管理、教学方法、引导艺术有待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杨巧妮老师找到校长说“我来带吧!明年这一届就升六年级了”,就这样依然挑起了重担。这就是敬业。
其次教师敬业是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是弱势群体,身体、知识、思想都处于飞速发展变化阶段。他们身心很脆弱,极易受到伤害。同时他们又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存在着极大的个性差异。“教育本质上是人道主义事业”,作为教师,既要从生活上给与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之健康成长。这一教育目标也决定了教师必须爱学生。爱学生是毫无私心、不求回报的,是发自内心的最自然的感情流露。学生生病时,能嘘寒问暖,给以母亲般的关怀;学生学习受阻时,能耐心与之分析失误,制订调整方案;学生情绪低落时,能与他倾心长谈,鼓舞士气;学生遭遇彷徨时,能跟他悉心交流,为他拨云见日……当然,学生获得进步、取得胜利、幸福成长时,我们为之自豪,与之同乐!这样在关心学生的同时,自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当我们以自己的生命之光启迪孩子心灵的时候,这是,我们是幸福的.。
二、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精业意识
精业是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如果一名教师做到了爱岗敬业,只是表明他有了一个良好的职业态度,有了一个好的从教基础,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执教能力,也就是教育本领。一个教师如果缺乏精深的知识,没有让学生听得懂的教学能力,那么他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为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的工作可以是平凡的,但不能是平庸无能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精业呢?
首先,开拓学习渠道,提高自身理论素质。
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内在需求,也才能驾驭得了生成性的课堂。所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一)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大纲、教材、学习心理学知识。我们大家很值得庆幸,每年教体局为我们提共了这样的机会,专门组织我们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当然,除此之外,工作之余,我们也要主动阅读各种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这样,以便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
(二)要向优秀教师和周围同事学习修身做人和实践本领。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向实践学习,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成功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败了,“吃一堑,长一智”。
其次,勤于思考,在反思中调整创新。
一味学习别人、模仿别人,充其量做一辈子“模仿秀”。教学中,多问别人、问自己,形成零星思考。在自己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写下教后记或教后反思,把教学生成败写下来,再次完善教案,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同时注意定期梳理,形成理性思考。然后再反过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不断改进、推进我们的教学。这方面,我做过自己的尝试。在我们学校每课时学案教学后附有教学反思环节,经过三年的实践,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尤其,教体局组织的“高校课堂”教学标兵和教学骨干活动中,两人为标兵,三人为骨干。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乐业品质
“乐业”,就要有扎根教园、培育学子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家都知道,教育工作是一项良心事业。教师只有把它当成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乐趣、一种追求,它才会具有感染力、号召力,才会充满执着、洒满汗水,才会催人奋进、点燃希望。因此,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赤诚的爱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方乐园,为学生的成才搭建一块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创造一片蓝天,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桃李的满园芬芳而自豪、而快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知识渊博、学术思想先进、具有创新精神,业务能力高超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紧学习“充电”、“换血”,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研究教育规律和艺术,思考学生的接受心理,开展课堂创新教育,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完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幼儿教师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20
经过一天的培训,使我深深感到了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