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精选33篇)
二、反诈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全球打击治理难题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犯罪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当前的主流犯罪,并且在世界各国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特别是新冠疫情背景下,公众生产生活加速向网上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案件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全球性打击治理难题。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以来,美国、英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诈骗团伙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涉诈款项支付增长趋势明显。国内一线发达城市,电诈案件占总刑事案件的比例已高达70%以上,全国普遍存在损失金额大、破案率低、挽损率低等特点。
一是从事新型犯罪的人员增多。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犯罪的打击侦破力度已经逐年增大,促使很多涉嫌传统盗抢骗犯罪群体被不断挤压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从事电信网络诈骗门槛低、投入少、风险小、收益高等原因,致使不少人员弃赌从诈、弃毒从诈、弃盗从诈,犯罪窝点也同时转移到境外。
二是跨国有组织犯罪打击更加困难。境外诈骗集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且呈现出多行业支撑、产业化分布、集团化运作、精细化分工等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大大增加了打击难度。
三是诈骗手法更新迭代变化快。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利用区块链、元宇宙、虚拟货币、AI智能、GOIP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犯罪工具和诈骗手法,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
四是出境打击受全球疫情制约。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境外作案占比达80%,受全球疫情影响,公安机关出境打击遇到诸多困难。
五是国际合作和调查取证阻力大。各国警方合作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框架性协议有待完善,难以及时启动侦查程序,跨境打击和调查取证难度大。
(二)我市反诈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近年来,我市反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市在侦查打击、“两卡”治理、涉诈重点人员管控等方面的短板仍然突出,打击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一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还在高位运行。今年上半年,全市涉诈警情1595起,日均8.8起;损失1.37亿元,日均76.1万元。全社会反诈氛围还不浓厚,宣传上存在盲点和漏点,“系统内部零发案、关联人员全覆盖、服务对象不遗漏”的防诈目标还未实现。教育、卫健、金融、通讯等部门行业的主体责任,以及社区(村居)的网格化责任,还有待压紧压实。同时,法院、检察院、公安三家在涉诈案件的户籍地管辖等方面,还有不同认识,需要进一步解决打击不力、不深、不透等问题。
二是“两卡”问题和治理形势依然突出。全市“两卡”开户地线索共计1263条,同比下降47%,但总量仍位居全省前列。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移动公司等行业部门的涉诈“两卡”线索仍然较多,在本行业占比较高。问题突出的户籍地党委政府和乡镇(街道)在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上,没有找到有效的管控治理措施,铲除违法犯罪土壤有待深入,治标治本的措施仍未形成。
三是涉诈境外重点人员劝返难度和风险隐患较大。今年年初,市公安局组建研判专班开展第一轮攻坚,取得了较好的劝返效果,我市涉诈境外人员数量一度退居到全省第6名。今年6月份以后,随着滞留金三角和阿联酋人员不断增加,我市涉诈境外人员总数已跃居全省第二,被省联席办通报。剩余的滞留人员劝返难度大,还有部分是失联人员、在逃人员,受到疫情影响,边境开放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市要摆脱被通报挂牌风险,还需加强重点人员动态管控,确保本地重点人员控在当地、境内重点人员不能出境、境外作案人员尽快回国、列管列控人员无法作案。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不断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引向深入,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大美上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做好“四专两合力”,重点围绕“四降一提升一确保”这个目标,找准薄弱点,强化打击力度,深推治理手段,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我市被通报或挂牌的'风险降至最低。
二是坚持以打开路。全面开展好当前正在推进的夏季治安百日行动暨赣鄱霹雳夏季风暴行动,以“长风4号”行动为抓手,推动“断卡”“断流”“拔钉”工作,坚决打出成效,打出声威。不间断组织开展集群战役,深挖彻查境内外犯罪团伙,全力挤压犯罪空间。
三是持续劝返人员。继续推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强化主责意识,全面推进对涉诈境外人员的第二轮劝返攻坚。组织属地乡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协同配合,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组织精干力量前往云南边境开展劝返,做到劝返成效最大化,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不被通报挂牌。
四是控制外流犯罪。部署加强与我市在外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金华、杭州、温州、宁波等地的工作对接,开展异地敲门行动和警务协作,切实加强“两卡”管控。
五是深化防骗宣传。继续加快推进“无诈社区”“无诈校园”创建,加强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实名安装,强化技术反制、立体覆盖、靶向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防骗意识。
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5
一、20xx年贫困户住房保障完成情况
今年全县共计列入改造计划x户(年度任务xx户),目前已全面竣工,已打卡发放xx户补助资金,剩余xx户补助资金正在办理,本周完成。同时,我县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的动态清零,做到发现一户、改造一户。
二、推进危房改造“三承诺一确认”工作
通过大排查鉴定工作,全县有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租住、借住等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由各乡镇提供“三承诺一确认”材料,目前已全面完成。
三、认真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工作
根据工作安排,从x月份开始,我县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坚持立行立改的原则。目前全县各乡镇共计排查出x条问题,完成整改x条。同时,我县成立了质量回头看专家组和督导组,对各乡镇排查、整改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
四、迅速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
根据上级部署,我县迅速开展了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通过住建部、国务院扶贫办搭建的核验手机APP,按照“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x种分类,实地查看贫困户住房情况,并将核验情况和住房照片在核验手机APP中进行登记,核验一户、登记一户,目前已全面完成x户核验任务。通过核验发现x户需要改造,已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并纳入今年改造计划,年底前完成改造。
五、加快问题整改
一是巡视整改和各级考核检查暗访发现的问题。我县主要存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常态化检测完善问题,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动态清零的原则,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二是新房建成,旧房屋未拆除问题。经排查上报全县有xx户老房未拆除,目前已拆除。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排查力度,针对“危房户新建房屋,旧房未拆除”发现一户拆除一户。
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6
一、加强森林防火机构建设,健全运行机制
为做好全镇森林防火指挥和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组建了1支36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层层落实责任,狠抓火源管理,严格用火审批制度。切实保证整个组织的管理流程保持畅通。
二、狠抓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为提高全民防火意识,我镇大力开展森林防火教育工作,一是抓学校宣传。对学校存在的森林防火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和处理,严防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二是抓林区宣传。我镇森林防火期累计召开不同形式的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和座谈20余次,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册2880份;累计巡山护林40余次悬挂宣传横幅20条,永久性森林防火宣传标牌10个。三是抓社会宣传。特别是在“清明节”前夕,大力倡导文明祭祀,开展文明祭祀防火知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