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精选33篇)

2024-09-09 16:44:58心得体会打印
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精选33篇) 今年以来,牢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嘱托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工作目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红树林保护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20xx年对我市进行环保督察时提出,我市“在城市建设规划编制中考虑生态保护不够,甚至存在违反程序调整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和调减保护区面积为项目建设开发让路现象”问题。我委高度重视,与市林业局、环保局、海洋局等单位讨论和研究解决办法,并根据钦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钦州市关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的任务安排,开展了相关工作。

  1.取消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项目。我委收到整改反馈意见后,立即与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市海洋局等单位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即刻停止了滨海新城范围内所有涉及红树林项目的施工,取消了安州大道西段等涉及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项目。

  2.开展城市规划调整。为解决城市规划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矛盾等问题,同时规范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我委于20xx年正式启动《钦州市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编制工作,参考红树林保护区规划和海洋生态红线划定,以坚决不占用红树林保护区为原则开展城市规划调整工作。该规划成果于20xx年3月正式取得市人民政府批复,调整后城市开发用地不再占用红树林保护区,实际调减与红树林保护区矛盾的建设用地约4.4平方公里。

  3.整治违规占用红树林项目。20xx年底,我委收到林业部门反馈,广西北部湾(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填海施工时占用了约2.3亩红树林。为严格执行红树林保护的相关规定,我委多次派遣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要求并监督建设业主尽快采取整改措施,并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与相关部门和建设业主研究整改方案。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建设业主于20xx年4月完成了海域恢复和红树林补种等整改工作。

  (二)城市污水截流

  根据《中共钦州市委员会办公室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钦办通〔20xx〕50号)的任务安排,我委主要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钦江污水直排口的截流工作。

  我委根据滨海新城开发建设实际情况,按远近结合的'方式逐步解决污水直排钦江问题。

  1.建成滨海新城白石湖片区过渡阶段污水管网工程,解决近期项目排污问题

  因滨海新城市政污水管网未成系统,部分已建、在建项目的污水无法通过市政管网排出。为解决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钦州国际学校、钦州京华国际双语艺术学校和安州大道沿线项目的排污问题,我委与市城管执法局、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等部门沟通协调,经上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xx年中启动了白石湖片区过渡阶段污水管网工程,其中包含了中央民大附中钦州学校及京华双语学校临时排污管、安州大道(嘉禾街至嘉兴街)临时排污管和临时污水泵站2个项目,共建设一体化排污泵站3座,临时排污管约4千米,可将污水通过泵站收集后输送至敏昌大街(原沙埠大街)污水管。现两个临时排污项目均已建成,于今年5月9日起正式运行,奥林华府、碧桂园·安州府、滨海·江语湖等白石湖片区安州大道沿线项目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钦州国际学校、钦州京华国际双语艺术学校的排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封堵良屋垌排水口,截断污水入江通道

  目前由我委负责整治的钦江排污口为良屋垌排水口,该排水口出水主要为村庄生活污水和滨江东路沿线地块和路面雨水。经我委协调,市滨海新城投资集团公司已于今年3月初封堵了该排水口,防止污水直接排入钦江,并开挖了集水池,安装临时排污泵,将村民的生活污水抽排至滨江东路已建排污管,同时在集水池处设置围堰,用以溢流暴雨天气的大量雨水。现我委和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坚持每周进行巡查,发现排水口围堰被破坏或排污泵故障等情况,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晴好天气无污水直接流入钦江。

  3.加快推进滨海新城排水管网建设,系统解决片区排污问题

  为加密滨海新城路网,同时完善片区排水管网,我委继续加快推进了滨海新城的道路建设。一是加快白石湖片区珊瑚街、银杏街、海棠街等支路的建设进度,二是重点推进安州大道中段、嘉兴街、菩提路等排污关键性道路和主干路。

  截至6月底,安州大道中段已完成嘉兴街至敏昌大街段雨污水管道和机动车道的建设;嘉兴街已完成安州大道至祥安路、滨江东路至钦州京华国际双语艺术学校段雨污水管道、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菩提路(嘉禾街至嘉兴街段)已基本建成,银杏街已通过竣工验收。

  (三)大气污染防治

  我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及环保、住建等主管部门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谋划,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滨海新城范围内建筑施工扬尘治理达标。一是多次到建设项目现场宣传,持续推进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组织各在建工程施工、建设、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等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政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二是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各项措施。不定期对白石湖片区光大·悦湖云邸、恒大学府、绿地交投白石湖、菩提路、碧桂园·十里金滩等在建项目进行抽查,派出监督人员对各建筑工地和进行不间断地巡查督导,在重要节假日和特殊时期也不放松,加大巡查频次,发现存在问题的坚决责令整改,对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工程项目责令停工整改,确保了扬尘治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31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持“打防治并举、以防为主、以打为要、以治为基”理念,坚决打好组织推动、预警劝阻、宣传防范、综合治理组合拳,着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全力遏制电诈犯罪高发态势,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全县电诈发案自20xx年6月出现由升转降的历史拐点,今年1-5月,发案200起、案损157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7.98%、45.18%,根据省联席办一季度全省“反诈指数”通报,桐庐“反诈指数”位列全省第8位,全市第1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整体向好态势基本确立。

  一是坚持高位统筹,打好组织机制主动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高位统筹,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协同、全面参与”的“全社会反诈”格局。将原打击治理电诈犯罪联席会议机制升格为常设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实体化运作反诈专班,“日、周、月、次”研究部署、落实推动。全县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行业单位按照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和责任分工方案,建立健全“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责任落实体系,拧紧责任链条,清单化落实、项目化推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健全完善电诈平安考核、红黄蓝三色发案动态评价体系、领导带班“双线”督导等工作机制,波次实施打击攻坚、宣传攻坚行动,相继出台《十二条刚性举措》《宣防工作“九个必须”》等制度文件,有力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二是坚持精准制导,打好预警反制攻坚仗。充分发挥省市公安机关反诈大数据预警机制作用,与移动、电信等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推出96110预警专线,构建反诈中心、派出所、网格员三级劝阻员队伍,建立健全“指令研判、前端劝阻、后台止损”的线上线下预警工作体系,实现对预警指令的秒级响应、精准研判、快速落地、紧急止损的高效反制。去年以来,共预警落地指令信息10.7万余条,上门劝阻2.4万余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与此同时,我们坚持打击不放松,在常态化疫情影响下,去年以来打掉电诈犯罪、帮信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新型犯罪团伙26个,破案8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5名,冻结涉案资金1300余万元。

  三是坚持全民参与,打好反诈宣防阵地仗。坚持发动人民、依靠人民,线上线下相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全警反诈”“全民反诈”的良好浓厚氛围。以“一个易受害群体就是一个阵地”的要求,组建80余支反诈宣传队,深入行业系统开展宣讲,宣讲动态得到了中国新闻网、平安时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在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工商贸企业、商店、场所,新建反诈微信、钉钉工作群1000余个,摆放真人秀站牌3000余块,发放各类反诈资料40余万份。大力推动国家反诈APP安装,累计下载注册安装12万余人次,排名全市第六。把反诈元素融入餐盒、纸巾盒、购物袋等群众日常生活物品,核酸采样点排队“一米线”等候标识等载体,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反诈宣传无处不在。县公安局推出“警花说反诈”系列宣传短视频,广受群众喜爱和好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