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保工作汇报(通用31篇)
三、加快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提升环保能力。监测站现有编制15个,在编人员3人,为县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近几年来,通过地方财政投入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支持,监测站添置了一些常规监测仪器设备,现有监测仪器设备总值20多万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20xx年将原社保大楼整栋大楼置换给了县环保局,并安排资金对大楼进行了重新装修、对实验室台柜等重新购置和更换。目前监测站实验室装修工作已全部完工,实验室台柜等设备也已基本安装到位。由于实验室原有仪器设备存在设备老化、配备档次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需重新购置一批监测仪器、设备,目前采购清单已列出,下一步将着手招标工作。
四、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治理重金属污染。为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我县在加强对涉重企业排污监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力度。
五、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保障全县环境安全。为有效排除环境安全隐患,保障全县环境安全和群众环境权益,我局组织开展了县20xx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汛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危化品企业环境安全专项检查、畜禽养殖污染整治、20xx年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管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及整治行动。今年1-10月,共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73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件,处罚到位金额6.5万元;捣毁一非法铜冶炼厂;依法征收排污费266.3万元(占年度计划任务数的`76.08%)。
六、加强环境污染纠纷调处,维护治安稳定。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信访件坚持现场调处和平时监管相结合,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及时回复,确保群众举报渠道信息畅通,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今年1-10月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149件,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交代”,办结率为100%。
七、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有创新发展。
一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局“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实现了“三公”经费负增长,有效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二是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目标考核主要内容,严格落实重大行政许可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制度,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三是严格执行“全国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十不准”和“市环保局廉政守则五项规定”,有效杜绝了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四是开展了以畅政令、实作风、强效率、惠民生、讲廉政、守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整顿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活动,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推动了环保各项工作快速高效落实;五是开展了“红包”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乡镇环保工作汇报 篇14
各位领导:
七汲镇位于无极县东部,以农业为主,正港线、大赵线穿境而过。9月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控煤、抑尘、禁烧、减排,采取有力手段,狠抓空气质量,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境内全面禁烧。以老磁河河堤、正港线、大赵线为区域划分,成立3支机械化清运队伍,配合144名农村保洁人员,对生活垃圾、秸秆、玉米皮等易燃物,集中收集、统一清运,每日不留积存,杜绝点火焚烧。二是强化散煤治理。对5个已取缔的`散煤销售点进行回头看,杜绝反弹。认真做好散煤清理,逐户排查,共计收缴户下散煤184吨。配备人力、财力,保障13个运煤检查点有效运行,严防散煤流入。三是大力推进气代煤工程。全镇购买壁挂炉8177台,占比77%,外围管道已全部接通,20个行政村全部具备通气条件,工程扫尾正在加快进行,保障村民洁净过冬。四是严格落实抑尘减排。购买4台喷雾降尘设备,安置于车流集中区域,国省干线定期洒水,有效抑制了行车扬尘。强化企业减排督导,9家锅炉排放企业已全部完成天然气改造,按照上级要求及预警机制执行限产停产。
二、存在问题
由于正港线、大赵线2条国省干线贯穿我镇,每日车流较大,且多为大型运输车辆,扬尘较为严重。而我镇环保监测点位于镇政府院内,南距正港线不足30米,西面紧邻大赵线(大赵线完成施工后部分大车已开始通行),虽然我们利用4台雾炮和环保车辆定期洒水极力降尘,但国省干线大型车辆的密集通行及夜间不断运输仍影响着辖区空气质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改善空气质量,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出重拳、下狠劲,确保空气质量有效提升。一是认真做好气代煤工程收尾,强化技术指导,严把用气“安全关”,确保村民洁净、安全过冬。二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污染天气预警机制。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落实涉气企业限产减排任务。全面禁烧散煤,对没有实施天然气工程的村民,推广型煤、优质煤等洁净能源,减少燃煤污染。三是强化扬尘治理,进一步提高雾炮使用效率,增加村与村之间道路洒水降尘频次,倡导村民绿色出行,减少道路扬尘。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乡镇环保工作汇报 篇15
我县环保工作的开展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目前大致经历了“工业三废治理”、“环境综合整治”、“自然生态保护”三个阶段。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县环保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环保工作也越加上升到较为突出的位置,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县环保工作取得骄人的成绩,横向占位在全市始终处于前列。同时,我们也亲历了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困扰,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们以刻骨铭心的惨痛教训。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更加感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环保工作,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近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人民的安生与进步。
一、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1、生态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针上重开发、轻保护,急功近利的行为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县的毁林开荒加剧,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山光了、草没了、水利变成水害,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因水土流失、水患、风沙等灾害造成粮食单产平均下降了50%以上,超坡耕地平均亩产还不足100公斤。一次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就形成灾害,1994年的水灾,全县90%的水利设施毁于一旦,两万多亩粮田被冲毁,其它损失更为惨重。面对我县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的现实,做为县政府环境保护的职能部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成了我们首要的工作任务。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全县自然生态破坏的情况,制定恢复治理措施,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局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深入全县各乡镇,利用半年多时间,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调查后,我们形成了综合调查报告,专题向县委常委会议做了汇报。严酷的历史和现实 ,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清醒的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明显地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下决心整治,将无法向全县人民和子孙后代交代。因此,常委会决定,把加强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治县方针。从此我们开始了生态县的建设工作。
为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全县的生态环境,环保局牵头,汇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县生态环境的建设意见和建议。据此,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县生态建设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省环保科研所专家的指导,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1997年2月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于20xx年3月份经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专家评审组评审验收后,正式命名为国家第二批生态示范区的县份,我县也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按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要求,每两年国家要对生态示范区进行复检验收,我县20xx年7月通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区专家的验收,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得到了专家和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我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后,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级干部群众十分珍惜所取得的荣誉和成果,继续努力建设不停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我县生态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抓生态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