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汇报范文(精选31篇)
(三)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四、下部打算
经过我局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努力,今年以来,我县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但供气安全管理工作仍面临种种困难,距上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xx年,我局将以贯彻落实《江西省燃气管理办法》为出发点,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定和《九江市燃气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企业资质行政许可为契机,做好我县燃气管理工作,做到依法管理,建立长期有效的检查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规范我县供水供气市场,落实供水供气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供气安全无事故。
乡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汇报范文 篇26
宝石镇(原宝石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安监局的指导下,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彻查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强化源头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目标,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确保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开江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迎接国务院安委会巡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开江安办〔20xx〕52号)文件要求,宝石镇认真组织对20xx年以来落实安全生产情况的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镇基本概况
宝石乡位于开江县城东22公里,辖9个村,60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22000多人,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属山区传统农业乡镇。全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境内共有2所学校,无煤矿、非煤矿山等重点矿区,无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有3个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有烟花爆竹销售企业4家、道路运输企业1家、水上运输企业1家,建筑施工企业2家,学校2家、商场(超市)、食品店、药品店等其它企业6家,共计16家企业进行了全覆盖大检查。
二、安全生产主要做法
(一)落实中央领导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以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针对中央、省、市、县主要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村(社区)干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了传达学习,并就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提出相应的贯彻落实要求,确保了上级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我镇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规划、职业病防治规划情况
1.及时制定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规划。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镇党、政府高度重视,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并结我镇实际,及时制定和组织落实了了安全生产规划和职业病防治规划。
2.强化基础安全投入。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网络,配齐配强安全监管人员,强化了业务培训,并加强了与业务部门的执法配合。二是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强力保障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经费,认真组织开展“打非治违”、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03年以来全镇共投入各类安全生产资金60多万元,重点用于抢险救灾、河堤修复、安全标识标牌完善、消防器材购置、危险路段整治、安全生产宣传等,全镇开展安全大排查工作15次,通过安全生产大排查,共发现安全隐患63处,全面整改63处,并坚持“回头看”原则,强化再整改与再督查。三是结合“五个一达标建设”,进行了认真完善,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强化安全宣传培训。为了将我镇的安全工作深入人心,抓出成效,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民的安全意识教育。一是通过组织召开“三干会”,全面培训落实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防护知识。二是充分借助“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书写标语26份,墙报专栏16块,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5000余份,大力宣传贯彻了新《安全生产法》和上级领导的决策部署要求,让全镇上下时刻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三是强化培训教育。为了提高全镇上下干部群众安全防护意识,镇党委政府先后进行了6次安全知识培训,并邀请县级部门做宣讲,基本做到了“人人学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知安全”,将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到了家喻户晓,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识。
4.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申报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制度,督促企业增设了职业安全健康监督员,指导企业改善作业环境,防范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三)“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情况
1.加强安全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全镇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相应分管领导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具体到人,真正实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镇党委、政府领导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与相应分管领导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镇政府与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企业业主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3.加强安全目标考核。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坚持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第一位,同全镇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将安全生产纳入对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坚持“一票否决”。
4.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各村(社区)向镇党委、政府和安委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镇安委会定期向镇纪委汇报安全生产情况。始终坚持逢会必安排安全生产工作,每月召开一次班子会议,专题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及时出台配套文件,下发到全镇各村并加以落实。
(四)开展“打非治违”、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情况
按照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结合我镇实际,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着力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治理工作,突出抓好了以下重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加大了水上交通安全检查力度,切实抓好了生产自用船主的监管和教育,严肃查处了水上交通违章违法行为51起。二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大对道路交通“五整顿”、“三加强”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了客运车辆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从严整治各类车辆超载、超速、酒后驾车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了对镇境内危险路段的'安全监管,严肃查处了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120余起。三是抓好了消防安全。对集中区域进行多次排查清剿火灾隐患3处,为单位和业主敲响了警钟,确保了无火灾事故的发生。四是抓好了森林防火、防汛安全。五是抓好了食品安全。一方面重点抓好了农村举办宴席的安全监管;另方面抓好了学校和商店的食品卫生,并会同工商、食品药检等部门对镇辖区学校、商店和幼儿园进行了清理,查出1起过期食品和1起学校食堂没按要求进行食品留样。六是抓好了建筑安全的排查和整改。在排查中对6处隐患进行了整改。七是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烟花爆竹行为。加大了烟花爆竹非法生产打击力度,使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得到了有效控制,一方面通过采取疏阻结合,集中与分散排查;另一方面借用了县安监局的先进探测仪,做到了“三不漏”,即不漏户、不漏房、不漏窑,使我镇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基本得到了遏制,从20xx以来,多次检查都未发现有非法生产迹象。八是切实其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对排查出的20处安全隐患进行了限期整改落实。目前,无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死亡指标控制为零,确保了我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乡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汇报范文 篇27
一、致力创新引领,提升监管效能
注重将监管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突出四个坚持,全面提升监管活力,促进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一是坚持创新监管。实施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按照危险程度将企业分为一、二、三级,规定一级企业每年检查不少于7次、二级企业每年检查不少于5次、三级企业每年检查不少于3次。组建由35位专家组成、涵盖11个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安全生产检查、企业安全标准化等工作中的作用。全面开展工商年检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在企业工商年检前组织力量对全市所有企业全面检查一次,共对155家企业暂缓工商年检。在化工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等重点单位推广视频监控系统,提升安全监管技防能力。开展安全监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乡镇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较大以上事故隐患集体会办制度,对较大以上事故隐患组织监管人员和专家集体研究处置办法,全年共责令27家企业停产整改。二是坚持创新服务。牢固树立“监管就是服务”意识,在对企业开展“三同时”验收、行政许可审核、项目设计审查等工作时,实行提前告知、主动对接、上门服务,企业满意率100%。积极妥善处理各类信访事件,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处置,全年共查处答复各类信访143件,按时办结率、信访反馈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建立调处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调查处理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按期结案率100%。三是坚持创新宣传。在开展日常安全宣传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宣传载体,创新采用专线、专栏、专刊的“三专”方式深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市广播电视台开通每月一期的《安监之窗》专线,在乡镇主要街道、村口设立固定安全宣传专栏,市安监局每月编印《安监》专刊,不断丰富和创新安全生产宣传内容和形式。四是坚持创新执法。明确执法目标,按照全国、省和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部署,认真制定我市大检查工作方案,确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企业数量和办案数量的'目标,每月按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全年共执法检查企业541家,行政办案47起,事前处罚突破100万元。加快两个转变,即由独立执法向多部门联合执法转变,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燃气市场安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烟花爆竹、造(拆)船、职业危害等专项执法检查,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从事故执法为主向日常监察执法为主转变,强化事前预防性执法,有效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力保两个效果,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程序,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行政执法取得了零复议、零诉讼的法律效果和零举报、零上访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