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好句摘抄及赏析读后感5篇
14
“断送一生惟有酒。”
赏析:以酒喻放纵之害,警示沉溺享乐将毁人生,呼应八戒因贪吃好色屡陷困境的情节。
15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
赏析:讽刺小人得志的狂妄,暗喻孙悟空战胜妖魔后的自信姿态。
16
“说金子幌眼,说银子傻白,说铜钱醒气。”
赏析:以俗语揭示金钱对人心的腐蚀,批判贪婪虚伪,呼应众僧对袈裟的觊觎。
17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
赏析:强调以柔克刚的处世智慧,对比唐僧的慈悲与孙悟空的锋芒,体现修行的平衡之道。
佛理与修心
01
“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万里天。”
赏析:以自然景象比喻禅心澄澈,强调修行的至高境界。
02
“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赏析:点明“心诚即佛”的禅宗思想,呼应取经的本质是修心。
03
“万法庄严端有意,荐亡离苦出沉沦。”
赏析:超度亡魂的情节中,彰显佛法的慈悲与救赎力量。
04
“清闲有分随潇洒,口舌无闻喜太平。”
赏析:描绘隐士生活,暗含对纷争的厌倦与对宁静的向往。
05
“教训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
赏析:强调师严徒勤的修行关系,体现传统教育观。
06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赏析:强调因果循环的天理,呼应三藏诵经超度亡魂的情节,彰显佛法的公正。
07
“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赏析:直白道出感恩的重要性,批判忘恩负义之徒,呼应孙悟空报唐僧解救之恩。
08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赏析:揭示心念与天道的关联,警示慎独修心,呼应玄奘取经的初心。
09
“既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
赏析:强调佛门广纳众生,体现《西游记》对“缘法”的重视,暗含普度众生的慈悲。
诙谐与讽刺
01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赏析: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狂言,讽刺权力更迭的荒谬,暗含反抗权威的叛逆精神。
02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
赏析:以俚语比喻徒劳无功,幽默讽刺八戒莽撞行事的后果。
03
“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
赏析:形容人懵怔呆滞,生动刻画八戒遇妖时的慌乱,增添喜剧效果。
《西游记》读后感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一个个奇妙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
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本领高强,他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各种妖魔鬼怪。每当遇到危险,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保护师傅和师弟们。猪八戒虽然有些贪吃、懒惰,但他性格憨直,给取经之路增添了不少乐趣。沙僧则忠厚老实,任劳任怨,默默挑着行李。而唐僧慈悲善良,一心向佛,即便面对重重困难和诱惑,也从未动摇过取经的决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变化,试图骗过唐僧师徒,可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但唐僧却误以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将他赶走。孙悟空即便遭受误解,依然心系师傅,得知师傅有难又毫不犹豫回来救援。
读了这本书,我被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在取经途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没有放弃。这让我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挑战,只要像他们一样坚定信念,努力克服,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2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当翻开《西游记》,我一下子就被带入那个奇幻无比的神话世界。
书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鲜活生动。孙悟空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生性活泼、神通广大。在“大闹天宫”中,他把天庭搅得鸡犬不宁,面对各路神仙毫无惧色,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猪八戒也特别有意思,他好吃懒做,还爱耍小聪明。“四圣试禅心”那回,他因为贪恋美色,想入赘,结果被菩萨们好好教训了一番,最后被吊在树上的模样,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沙僧总是挑着沉重的担子,默默跟在大家身后,他的踏实稳重让人感动。而唐僧虽肉眼凡胎,有时还会冤枉孙悟空,但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
他们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三借芭蕉扇”时,为了过火焰山,孙悟空多次与铁扇公主斗智斗勇;“车迟国斗法”,又和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展开激烈较量。
在这一次次的磨难中,我看到了师徒四人的团结与坚持。他们的故事就像明亮的灯塔,在我面对困难想要退缩时,为我照亮前行的路,激励我勇敢向前,去迎接挑战 。
《西游记》读后感3
假期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西游记》。这本书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大作,书中的奇幻情节让我深深着迷。
书中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我最喜欢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有七十二变的本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妖怪的伪装。在“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中,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成村姑、老妇和老翁来迷惑唐僧,都被孙悟空一眼识破,并用金箍棒打死。可唐僧却不辨是非,责怪孙悟空滥杀无辜,还念紧箍咒惩罚他,甚至要赶走他。但孙悟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保护唐僧,最终成功护送唐僧继续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