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支教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回来的时候,天仍然有点冷,但我的新却像火一般的温暖。这火正是我支教的热情。
我觉得这次城南小学支教点燃了我,我希望着火永不灭,我更希望我们骄阳义青团能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把更多的爱心点燃,让这火生生不灭。
小学支教的心得体会 篇6
当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有点紧张,还有点害羞,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作为一个老师的的身份去面对一群懵懂无知可爱的小孩。不过心里乐滋滋的,因为义务支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不仅可以分享小孩子们的童真,也可以分享我的快乐;不仅可以传播知识,而且更是播种希望。
在支教前,我认认真真的准备了一份在我看来是很适合小孩子们知识的教案时,还有点得意洋洋,觉得这次支教肯定会很成功,信心十足。但当自己站在教室亲身面对一群天真幼稚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时,看到他们脸上还是处于一种懵懂无知的状态时,才知道我那么精挑细选的知识点还是有很多是小朋友们以他们现在的理解能力不能接受消化的。当时站在讲台上我有些傻眼了,心里着急啊!如果照这样上,孩子们肯定听不懂,上课效果肯定不好,不那样上呢,又怕冷场。怎么办?没有选择逃避的余地,无论怎么样,课还得继续上啊,人家学校可派遣了一名教师在听课哦!沉思片刻之余,我决定按教案准备的思路上课,但内容就只能一边上课一边准备咯!结果我之前准备的教案只用到了30%的知识,其余的全是现场“表白”。
开始讲课时由于调整了一下上课内容,有点小紧张,但是随着上课的深入,紧张的心里打消了,表现的很自然,很泰然的进行着,时不时,我还向小学生们提一个小小的问题,小朋友们都很积极的举手踊跃的争着回答问题,气氛浓,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上课激情。给小孩子上课,还有一个不好处理的问题就是纪律问题,就是小孩子们一会儿给同桌说话,一会儿又做小动作,有的小朋友甚至一会儿又叫老师说:“老师我要交作业,我的作业没交”呵呵,真是哭笑不得!作为一个支教老师是很难堪的,骂不行,打不行,只能像哄小孩一样的哄,哄得我都快变成一个小孩了。半堂课过后,还好我居然把他们哄乖了,他们都很认真的听我讲课了,看着他们一个个乖乖的坐在位置上渴望求知的欲望,我心里好高兴,也好欣慰。
满意的上完了这一堂课,我发自内心的对自己评价只有两个字“还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支教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支教我们虽然付出了许多时间汗水,但同样也收获了一份快乐,一份荣耀,一份知识。支教我们传播了知识的种子,文明的火花,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小学支教的心得体会 篇7
回想这次支教经历,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我们班的那些孩子的样子——有留守在家的梁云红、梁云海兄弟,懂事的文敏和乖巧的杨芳芳等等。她们都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让我牵挂,让我想念······
在山里生活的孩子们从小就比我们承载的多许多,她们上学也不容易,很小的孩子就要上山割草,在家做饭洗衣服还要带弟弟妹妹。她们上学的路很远而且山路一遇上下雨,石面上都很滑,路也很泥泞,而且每天都要上山下山,真的很远。家访的路上,孩子们告诉我,很多次都从石阶上摔倒过,可摔倒了甚至都没人会看到,只能自己忍着疼站起身来穿着脏了的衣服继续去上学。
孩子们真的是太缺少爱了,我们班的孩子的父母有一大部分都要去外地找活路,有的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有的就只留孩子们自己在家。梁云红、梁云海兄弟俩就独自在家,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两个男孩都在我们班,五年级的孩子只有十几岁,他们吃的菜都要靠步行到几公里外的集市上买。父亲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会回家一次,母亲因为家境贫寒和不忍孩子父亲的暴躁脾气而离家出走了,每个月兄弟俩就靠国家发放的补助过日子。通过一次值日的接触,弟弟梁云海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在班级管理上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于是我选拔他为体委,负责统计运动会运动员的名单统计工作,孩子工作完成的很出色,让我很欣喜。再说哥哥梁云红,是一个塌鼻子小男孩,因为普通话说不好,所以很少跟我沟通,但我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内心很有想法的孩子。他要比弟弟大两三岁,在家也会多照顾弟弟,显然他小小的脊梁上扛着一个哥哥的责任。但是我经常接到班级同学告他的状,比如抢她们的羽毛球,踩扁她们的乒乓球等而且在老师眼中也显然把他定性为无可救药分子。但就在我跟他的一次谈话中,让我看到其实他只是一个想引起别人注意的淘气的孩子,有些时候他甚至让我觉得他是在故意犯错误来引起我对他的“重视”。当我和他面对面时,他从来不敢看我的眼睛,永远都是处于抗拒状态,但当我用关心取代责骂跟他聊天时我真切的感觉到他双腿都在颤抖,他抗拒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渴望极了被别人关注和理解的心。
自从那次谈话后,他整个人都变了,从那双眼睛里,从他听课的状态中,从他像爱护弟弟一样爱护自己班的同学时我看到了原来给予一个孩子的信任到底有多么大的力量!
还记得第一次给我们班孩子上课时,她们没有人愿意举手回答问题,通过上交的作业,我看出了有很多孩子都极其的自卑。有很多孩子都很爱干活,因为她们最擅长的就是在家干活,有多大的灰,都阻止不了她们上下挥舞的笤帚,她们最愿意听老师夸他们呢扫地扫的干净,因为只是除了学习她们唯一能赢得老师喜爱的方式。
在村里能看到很多几岁的孩子背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孩子的脖子上满是汗珠。还有那些背着竹筐去割草的孩子们,她们背上的草罗的很高很高,早已超出了她们小小的脊梁所能承受的范围。很多孩子们手上都有割草留下的疤痕,我们班的一个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漂亮的脸蛋,就在一次割草时割伤了左手的中指,使得中指只能弯曲留下了残疾。当我看见那一双双满是口子的小手时,我知道那本该稚嫩的年纪早已学会懂事。那么美丽的一双手,如果当初伤口得到了科学卫生的处理,我想那就仅仅是一个小疤痕而已。让我想起了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哪怕是一次轻微的感冒都会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即使是吃药都要千方百计的用零食哄骗才能不情愿的吃下去,同样是几岁的孩子,得到的关爱简直相差千里。
通过这次支教让我感到从大山里走出的大学生要比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要付出的多得多,也更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山里的这些天,每天面对着孩子信任的目光,让我感到我的人生是那么的有意义,也体会到了能够帮助别人的幸福。我只希望孩子们的路能走的很远很远,能走向外面的世界,来为她们自己的青春喝彩!
小学支教的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7月10日,我们历经波折,终于来到了我们将要支教的小学——都良田小学,位于凤凰县一个偏远的山沟里。迎接我们的是一大群孩子,他们确实知道我们要来,在我们下车的地方,一字排开,鼓掌欢迎。有的帮我们提东西,有的向我们问好,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们都忘记了旅途疲惫。
学校就一栋教学楼,分两层,我们住就住在上层的教室里。我们打扫完教室以后,用纸壳垫在底下,上面再铺下我们自备的席子,刚好的两间教室就成了我们的男女生宿舍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吃的问题,校长给了我们一个电磁炉和一口锅。我来之前是从未正儿八经的做过什么菜,只见过我爸爸做菜的样子,好像知道一点做菜的程序:先放油,然后把食物到进去,不停地翻炒,放盐放鸡精,放一些葱蒜。所以当他们要我做饭的时候,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应允了下来。炒菜之前的准备工作是个体力活,我们一群人拿着冬瓜南瓜苦瓜在敞亮的草坪上的一个水泥乒乓球台上开始切,孩子们也围了过来。一个小女孩看着我们笑嘻嘻的说:“老师,你们到底会不会切菜啊?”来者不善,看样子这家伙是切菜的高手,我说:“这有什么不会的,你看不就是切成一片片的么。”
“老师,她在家里切得菜比你们切得好看多了。”旁边的一个女生指着刚刚说话女孩子说。我好像觉得很认同,因为早知道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双亲都不在身边,从小就做惯了一些家务活,我们虽说是大学生,这切菜的功夫,确实比不过他们。但也不认同,女孩子最多10岁,想我十岁的时候,父母们什么时候要我们去做过什么家务活,更何况是这样危险的动刀子活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只要切菜,煮饭做菜也是他们的事情,还有,姐姐要负责照看弟弟,妹妹也跟着哥哥后面跑。孩子们就是这样独立,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孩子也没有因此失去活力,依旧在草坪上追追打打,嬉戏打闹。做菜的时候也引来许多孩子的质疑,但我也差不多习惯了,硬着头皮炒了一个又一个。或许我还真有些做菜的天赋,菜炒得并不像孩子们说的那样难吃,空空的碗便是最好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