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学习数学的心得(通用30篇)

2024-07-31 22:53:42心得体会打印
学习数学的心得(通用30篇)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研修培训。在学习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了解教育的前瞻思想,并在与老师们交流中收获了启迪,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留给我的东西却是深刻的。....

  六、我也从班级成员的提问、评论、作业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培训中,各位老师都能积极提出自己遇见的问题,也能毫不保留地讲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认识。对班里成员提出的问题能认真讨论,各抒己见,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步,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地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大力改进我的工作。

学习数学的心得 篇5

  学好数学四步曲:方法,思路,准确率及速度。

  第一步,方法。解任何一道数学题,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只不过是繁与简,通法与特法之分。这些解法都是解题者灵活而成功地运用数学基本解题方法的结果。接下来介绍几种基本解题方法:

  1、探索法:例如本次月考中22题b=—a/(2a^2+1)=—1/(2a+1/a)的转化,集合问题优先讨论空集,存在性问题转化作最值问题等都用了探索法。注意从熟悉、特殊、改变问题表述等方面思考,把陌生化为熟悉。

  2、数形结合法:包括三个方面:以形助数、以数助形、数形互助。

  3、设想法:比如逆推,或者根据问题的特殊性、存在性作出某种设想,再尝试去推导。

  4、其它:反证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待定常数法等。

  这些方法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只不过我们可能仅局限于在某种题型中使用。当题型改变,思维受干扰,就可能漏掉某些方法,也就是说,仅凭记忆做题。

  第二步,思路。解决较难的数学问题,思路要开阔,灵敏。如果思路狭窄,只想到用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用某种方法解决,视野仅限于一隅、无形中给自己画地为牢。这样,在求解过程中要么举步维艰,要么步骤繁琐如入山水重复之境。而更多的思路,来自平时的听课与做题的日积月累。应当记忆一些题目的思路,记忆帮助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另外,做题时,不要仅局限于一个思路,尝试思考:是否有其他解法,如果题目稍作改变应该怎么做。思路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扩宽了。

  第三步,准确率。个人保证准确率的方法:做一题检验一题,计算题算两到三次,尤其是第一次计算要稳,如遇方程,解出后再代回去检验,还有可以根据多种思路去验算一个结果。

  第四步,速度。做题速度一般要依赖于记忆,而记忆要靠理解。有了先前思路的铺垫,再加上对题型的熟悉,速度自然而然就提升了。切忌精神紧张,放松才能保证准确率和速度。

  自从我初二开始自学一些奥数,数学就经常能考好。尽管竞赛题型和常规考试题型方向不同,但是知识总是相通的。所以,了解一些课外的数学知识并非无用。不仅能在艰难探索中发现新的思路,还能在艰苦钻研中感受数学之美。

学习数学的心得 篇6

  一、检查试卷,稳定心情

  拿到试卷以后不要着急做题,花一两分钟时间把卷子通篇看一下,检查一下考研数学试卷是不是23道题目,大致都是什么题型的题目。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有效防止因粗心大意而漏掉一些题目,漏题就太可惜了;二是可以加强自己的信心,稳定心情,通过长达一年时间的复习,看了这么多参考书,听了那么多考研课程,相信试卷中肯定有不少题型你是非常熟悉的,看了这些题目以后,你会感到非常高兴,自信心倍增,原本紧张的心情也会放轻松,这样才能正常发挥。

  二、按序做题,先易后难

  考研数学题量都是23道题目,其中选择题8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9道。题目类型也是固定的,数学一和数学三1~4题是高数选择题,5~6题是线代选择题,7~8题是概率选择题;9~12题是高数填空题,13题是线代填空题,14题是概率填空题,15~19题是高数解答题,20~21题是线代解答题,22~23题是概率解答题。数学二1~6题是高数选择题,7~8题是线代选择题;9~13是高数填空题,14题是线代填空题,15~21题是高数解答题,22~23题线代解答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基本运算,解答题包括计算题和证明题考察内容比较综合,往往一个题目考查多个知识点,从近些年的试卷特点,题型都比较常见,难度不算大,我们最好按题目顺序做,这样能稳定心情,很快进入状态,也不容易漏做题目,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题目也不要发慌,可以暂时放下接着做下一个题目。等容易的题目有把握的题目都做完之后,再静心研究有疑问的题目,但如果实在没有思路也要学会放弃,留出时间检查自己会做的题目,争取会做的题目不丢分,因为数学的分数最依赖的还是能否将会做的题都做对。

  此外,有些同学喜欢先做高数,再做线代,这样的做题顺序也可以,关键是看你平时训练时是如何训练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在此提醒一下大家一定不要漏做题。

  三、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一道客观题控制在3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5分钟,解答题一般10分钟左右,根据难易程度适当调整。最后至少留出30分钟时间检查,确保会做的题目计算正确。

  考研线性代数考点预测:向量的数学定义

  首先回顾一下,在中学我们是如何表示向量的。中学数学中主要讨论平面上的向量。平面上的向量是可以平行移动的。两个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向量我们认为是相等的。好,假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上的任何一个向量,我们总是可以将其平移至起点坐标原点重合。这时向量终点的坐标同时也是向量的坐标。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实数对表示一个平面向量了。

  一个实数对实际是我们线性代数中的一个二维行向量。而线代中讨论的向量是任意n维的。所以线性代数中的向量可视为中学向量的推广。

  下面是向量的数学定义:

  由n个实数a1,a2,…,an构成的有序实数组(a1,a2,…,an)称为一个n维行向量。类似可定义列向量。

  问个问题:向量和矩阵是什么关系?向量可视为特殊的矩阵(行数或列数为1的矩阵)。这是理解向量的一个很好的角度。因为学习向量时,我们已把矩阵讨论得很清楚了,所以通过矩阵理解向量就能省不少事。

  知道了什么是向量,那什么是向量组呢?向量一般来说不是单独出现,而是成组出现的。我们把多个向量放在一起考虑,就构成了向量组。

  当然向量组的严格数学定义也不难理解:由若干个同型向量构成的集合称为一个向量组。这里的“同型”可以理解成矩阵同型,也可以用向量的语言描述成:同为行向量或列向量且维数相同。

学习数学的心得 篇7

  开学后,我重新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我有着以下几点看法:

  一、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特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明确教学目标,透彻地去分析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教学思想,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突破重点、破解难点,通过高效合理地利用教材来丰富课堂,让学生学有所得,增进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