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阅读心得体会感悟(通用35篇)
小学课程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4
每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这个寒假,我开始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这部小说是围绕着孙玉厚一家展开的。这个家里,年龄最小的是兰香,她从小就十分懂事。上小学时,别人家的孩子穿的是一件件新衣服,而兰香穿的是破破的旧衣服。虽然如此,她却从不向家人要新衣服。因为她知道,这个家实在是太穷了。每当家里有一些好吃的,她也总是找借口躲得远远地,她要把好吃的留给年迈的奶奶。
兰香不仅懂事,而且十分勤劳。当她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时,每天放学回到家,她就会提起她的小篮子,到山坡上拾柴火。她年龄小,拾的少,但每天拾得柴火也够妈妈烧两锅哩。兰香还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小时候,她的爸爸和哥哥们围在一起算账,她在旁边看,一口就说出了答案。课堂上,兰香的数学老师写了一黑板的数学题,刚写完,兰香就站起来说:“这道题等于零。”
兰香只是书中的一个人物,还有许许多多的让我十分感动的人物。有吃着黑馍配雨水菜汤却仍然坚持学习的孙少平,有十三岁就扛起家庭重任的任劳任怨的孙少安,还有润叶、金波、田晓霞……他们青春的勇气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我们拥有如此美好的生活环境,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好好学习呢?
我是一个平凡的小学生,我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断知难而进,努力执着。
小学课程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示了一位少年艰难的成长经历,唱响了一首英雄的颂歌。
穷苦少年保尔,在十月战争爆发后,意外邂逅了一位布尔什维克——朱赫来,他不但教会了保尔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对革命的热情。保尔加入了红军,为革命事业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健康。当他双腿瘫痪,双目失明,仍不愿放弃自己,用惊人的毅力创作了《暴风雨所诞生的》,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保尔曾这样问过自己:“为了挣脱生命的枷锁,为了能够重新战斗,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你是否尽了的努力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尽了的努力。”是的,他真的尽的努力在工作,上级派下的每一个任务,他都认真出色地完成。为此,死神的黑翅曾先后三次碰过他,在三个月内铁路如期的修好修通,在法庭上的辩论胜利,与各种“歪风邪气”斗争成功,这些都是他奋斗的写照。正如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也这样问过自己,然而有多少岁月我在消遣娱乐中逝去,又有几许时光我在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呢?我不禁陷入沉思,虽然当今社会不用再为革命出生入死,但是我们可以尽的努力让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为世界做出一份贡献。
保尔奋斗的人生警醒了我。从现在开始,我要珍惜点滴时光,不再让它白白流逝:我要跑出来,不再在追梦之路上止步不前;我要炼成钢铁,不再让梦想变成迷茫。人生虽然短暂,但只有努力丰富自己的人生,才不枉活这一生。
小学课程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6
《查理九世》是一本天马行空的书,我被书中墨多多知难而进、勇于尝试的精神所感动了。
《查理九世》是一套大型原创小说,也是一套儿童故事书。这本书讲述了墨多多、尧婷婷、虎鲨、扶幽四个少年知难而进、无所畏惧的冒险故事。他们__了一个又一个迷境和案件。而等待他们的是危险和困难。想象之外的麻烦接踵而至,一个个巨大而善恶未知的秘密随之展开。__密码,追踪足迹,分析推理……而他们,总能够脱离险境,想出完美的解決方法,他们,也总能以知难而进的态度面对因难,这点很值得人学习。
看到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出去玩儿的经历……
“哇!吊桥!”弟弟冲到最前面说道。
“这爬个山出来玩儿还有吊桥?”
因为我恐高,虽然山有安全设施,可我还是靠着山走,不敢往下望。
他们走到前面了,我小心翼翼地走到桥边,往下望了望,大约有二十米高。我的腿马上软了,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雨萱,你过来啊,怎么不走了?”爸爸在对面说。
“我恐高,不敢过去。”我弱弱地回答。
“你别看下面就行了。”爸爸鼓励我说。
“不行,我的腿已经软了。”
我想到了《查理九世》中,墨多多他们面对的困难比我过吊桥还要困难得多。不行,只是区区一座吊桥,我不能屈服。
我站起来刚走到一半,就听见下面急流的声音,吓得我胆又丟了一半,紧抓着扶手,又开始打抖。
爸爸又对我说:“还有一小段而己,跑过来吧!”
我在爸爸的鼓励下,跑过了吊挢。
读了《查理九世》这本书,让我在生活中战胜了很多我以前害怕、不敢做的事。它让我明白了:有很多事情表面上很难完成,实际上很容易,总要去尝试。
小学课程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7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活着》这本书。读之前我听同学说,故事很悲惨。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我以为它是一本普通的写农民悲惨生活的小说,讲述活着的不易。然而在我读了它之后,我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故事是以一个叫福贵的老人展开的,用第一人称的方式给别人讲述了自己的大半生。从他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多起来,再到一个一个地离去,我感到难过,同时又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实又不可思议。真的会那么巧吗,身旁的亲人怎么会一个不剩地全部离去?然而,未来,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掌握和确定的。
虽然生活很困苦,但是我能体会到他们有时的幸福感。正如作者余华在序中说:“我说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富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和贺拉斯:“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死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幸福到底算是种什么?它不是一些物质,而是一种满足的,用心的感觉。在一生当中,在一生的暮年,怎样才能做到拥有福贵那样的真心与坦诚,无悔?
在余华日文版自序中,提到关于“生活”与“幸存”的辩解,面对问题:“为什么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还要讲生活而不是幸存?它们之间的轻微分界在哪里?”答道:“在中国社会底层的人来说,它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代表了方向的不同。对《活着》而言,福贵经历了苦难,但是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无论怎样,日子都会过下去,明天总会到来,也总会离开。它从来不会因为某些事而停下脚步,它永远均匀地前行着。就像现在的我刚考完期中,就像当初考完两天半的中考一样,惶惶恐恐地讶异着,十天前还发愁的考试,现在竟都过来了!何止一场考试,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小学课程阅读心得体会感悟 篇28
一个女孩名叫安妮。
在这个暑假,我认识了一位名叫安妮的女孩,她乐观、善良、知恩图报、有自尊心,从她的身上我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她给我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不过我猜你们一定不认识安妮,那就让我慢慢道来。
安妮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孩子,是《绿山墙的安妮》里的主人公,自幼失去父母,是一个孤儿,后来的生活也很艰难,靠会带孩子的本领,几年时间换了两个被领养的家庭,后来又被送到孤儿院,最后被一对终身未婚的兄妹收养,哥哥叫马修、妹妹叫玛丽拉、他们想收养一个可以干活的男孩,可是阴差阳错之下,马修带来了一个女孩,虽然刚开始时玛丽拉并不喜欢她,但是在后来的渐渐相处下,玛丽拉就和马修一样打心底喜欢这个女孩并将她视为自己家庭一员。
只是安妮由于想象也闹出不少的笑话,为此她也没少挨玛丽拉的训,不过在这些层出不穷的闹剧中,安妮也在一点点的成长,她学会了宽容和体谅,懂得了友谊的可贵。
安妮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爱说爱幻想,又极具爱美之心,这让她生活中充满了乐趣。她把带有苹果味的天竺葵叫邦妮,把东山墙外的樱花树叫白雪皇后,把“巴里的池塘”叫闪亮的小湖……
安妮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马修去世后,为了照顾玛瑞拉,放弃了大学继续深造的梦想,在乡村教书。从而可以看出安妮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正是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就这样在绿山墙的四年里,安妮从一个除了睡觉,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止她进行想象的“冒失鬼”,成为了一个积极进取、有担当,热情开朗的女生,安妮用热情温暖了马修和玛丽拉孤独的心,可是后来马修突发心脏病去世了,玛丽拉的眼睛开始不好了,竟然打算卖掉绿山墙,不过被安妮阻止了,因为安妮不打算去上大学了,而是想去执教,并且去照顾玛丽拉,这让听说这件事的人,无不为她感到惋惜,但是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敬佩,这样的安妮怎能不让人敬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