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汇报(精选23篇)

2024-09-23 22:05:15心得体会打印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汇报(精选23篇) 我是来自于基层的一名计划生育宣传干部,我所在的吉林省抚松县位于白山脚下,是一个边远落后的山区小县。我是1986年调入县计生局的,从此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5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走遍了全县的沟岔和村落,无怨无悔地为....

  2.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问题即课题。目前,我校承担的县级、市级、省级课题已经结题,教师的参与度达到了80%,加快了教师的成长。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我们开展了“活动作文”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在高语组已经开始实施。

  二、出效益、求突破,毕业班工作稳中求胜

  为进一步建立质量意识,抓好抓实毕业班工作,争取在管理中出效益,在质量上求突破。开学初,根据校委会会议精神,我们确立了以“认真谋划、周到部署、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以“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各科调和,重视平衡发展”的工作中心,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抓计划——追求工作条理性

  开学初,教务处把毕业班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制定相应的计划及方案。分阶段召开四次六年级教师工作会议,共同商讨毕业班教学相关工作。各教师根据校历表及教材实际,制定学期教学工作目标与计划,学期末制定好复习计划,任课老师按计划写好具体复习方案。

  (二)、抓常规——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1)备课组提前制定好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备好的创新教案注重以生定教,教后反思及案例分析,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2)上课必须体现“高效课堂”模式,鼓励教师灵活改进课堂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实行跟踪听课和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听课制度。

  (3)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严格控制作业量,除语数英外,其他学科一律不留课外作业。作业批改形式灵活,并认真记好批改记录。

  (4)辅导。加强培优补差力度,确保优秀率,提高合格率。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力度,提倡实行“导师制”,以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

  (三)、抓检测——优化课堂教学

  通过常态化的单周“语、数”基础知识检测,双周“每日英语”检测,抓好学生的双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通过月考、期中测评全面检测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同时,教务处在月考、期中考试后进行教学质量跟踪。

  (四)、抓研修——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在校内,通过反复讲课摩课活动,毕业班的老师们集思广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定期安排毕业班老师外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开展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工作亮点

  1.编写群文主题阅读校本教材。

  2.开展“一课多研”听评课活动,开展移植课活动,移植名师的理念,名师的课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的成长开辟自由的成长空间。

  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

  4.“三个一”活动持续开展,素质教育成绩斐然。

  “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让书香伴随一生,让每一个人都有一项艺术特长”的“三个一”工作,是我校的育人重点。如每天十分钟的习字时间,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每周两小时的艺术特长培养课,每晚在宿舍的读书时间等各项工作的实施,使实验小学学生在各项举措的并施下得到了全面发展。

  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从本学期开始,学校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开展规范书写达标活动,并根据学生达标情况发放达标卡。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为初级,第二学期为甲等,促进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

  让书香伴随一生:比翼双飞的儿童阅读模式——群文阅读和整本书的阅读。1+X群文阅读模式,促进了学生课内阅读量的整体提升。整本书的阅读推进了学生的海量阅读。为了让老师了解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并有效组织教学,本学期,我们先后由李红英、王晓宁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整本书的“阅读导读课”和“阅读交流课”,并确定了整本书的阅读课实验班,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课型的开展,促进学生读书能力的提高,促使老师和学生同读一本书,让学生爱上阅读,让书香伴随学生一生。

  让每一个人都有一项艺术特长:在开足、开齐、开好体音美课程的同时,改革传统的检测办法,以考促教。同时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一项艺术特长的发展,学校特开设了28个活动班,利用周三和周四下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性地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目前,我校书法班的学生郑璇获得了省级书法比赛活动三等奖,美术班的60余名学生分别获国家级金、银、铜奖。

  让学生幸福,让教师幸福是实验小学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为了师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这一办学宗旨而努力奋斗。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汇报 篇6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教研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只有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才能达到教学质量创优的目的。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工作目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争创特色,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常规管理,注重管理过程。

  1、教学常规管理实现制度化。

  学校由教务处牵头讨论制定出了备课制度、上课制度、辅导制度、作业批改制度、教科研制度,作业、教案检查细则等,用制度去引领和规范教师行为。开学初由教务处负责印刷成册发到各备课组,由各备课组长带领教师集中认真学习,知道本学期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使每个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出本学期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和个人工作计划,使本学期的各项工作都在计划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2、教学常规管理实现精细化。

  一是严把备课关。教师备课要备好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吃透重点、难点、易错点、能力点;注重备课质量,对教师的教案,学校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制度。

  二是严把课堂关。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有效课堂必须做到教学三维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流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直观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我校利用周六时间已成功组织了三批约140位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经过培训的教师都能独立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三是严把作业批改关。要求老师作业批改要精细,评讲要及时准确、到位,坚持“有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懂”的十六字方针。

  四是严把辅导关。鼓励教师抓两头促中间,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实现培优与帮困并重。

  五是严把作业教案关。学校对老师的作业教案采取动态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每学期由级段组织进行两到三次的作业教案抽查,表扬先进,督促落后,查缺补漏;检查结果立即开会通报;学校每期定期检查两次,并张榜公布检查结果。

  二、开展“上三课”、“三坚持”活动。

  “三课”是指备课组公开课、教研组示范课、校级优质课。每学期一开学,教务处就把《学期任课教师说课、公开课、观看教学录像一览表》分发到各个备课组。各备课组按照学校要求有条不紊的展开说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每人每期上一节备课组公开课;优秀者由备课组推荐上教研组示范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期末进行校级优质课的验收。从教研组示范课中选拔优秀者参加校级优质课的竞争。没有获得校级优质课的老师不得推荐为市级优质课教师。获市级以上优质课或外出学习参观的教师回来上一节示范课,每一节课在教研组都要进行说课,评课。

  “三坚持”是指坚持集体备课、坚持推门听课、坚持每周四的业务活动。

  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教研组组长为主要成员的教科研中心,负责教师备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工作。同学科教师分年级成立备课组,群策群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数英老师上午上课,下午集体备课;政史地理化生下午上课,上午集体办公。领导班子主要成员负责检查、点名,并将点名结果及时公布,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各教研组定时听课、定时评课,认真研究每一节课中存在得与失及改进方法,在教研组定时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学校领导成立教学督导组实行推门听课,随时评课。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学校规定:未担课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5节,担课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每次听课做到听后即评,进行综合评议,内容包括该位教师平常教学情况,本节课课型及结构,教学流程设计、组织教学能力、习题配置难易、课堂提问密度乃至板书设计、教态等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向授课人反馈评价情况,对教学能力强、教学态度好的老师及时表扬;对推门听课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帮助教师探究最佳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认为:领导走进课堂,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取得发言权,发挥肯定、鼓励先进,督促与鞭策后进的作用;有利于形成适度的“紧张”气氛,教师“紧张”起来,才会有学生课堂上的“紧张”,也才会有高效的课堂;领导走进课堂有力促进了课后评议时各抒己见、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的形成,有利于促使同级同学科教师形成课前共同探讨商议、课后一起讨论总结的良好风气,从而在客观上达到了以听评课促集体备课的目的。坚持每周四的备课组业务活动。按照学校《行政历》和《任课教师说课、公开课、观看教学录像活动一览表》安排,进行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的业务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校领导班子成员下派到各备课组指导监督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我校的教学研究,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课堂效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