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心得体会(精选31篇)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孩子们的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或许就是一年级的优势,每一个孩子都像是一张白纸,规矩是一点一点形成的,这张纸绘成什么图样是要靠教师用心去点染的。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养成期,必须死死盯住,绝不放松。在他们的心里,只有在乎的东西才会珍惜,课堂讲授一定要多样,才能够吸引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正如心理学巨匠布鲁纳的理论所说,求知欲和成功的欲望才能激发学习的动机。我开始每天琢磨着怎么样能有效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又能产生教育意义。首先我下载了《弟子规》全集动画片,每天课前我都会放一小段,反响很不错,他们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了动画片带来的习惯养成教育,我将这种方法总结为寓教于乐。接下来,我开始试着从一些奖励的小策略开始,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设立了一(五)班“语文标兵”荣誉称号,规定得五个小红旗贴片,就颁发“语文标兵”得奖状,而且是每节课前当众颁发,效果十分显著,有了标兵的激励与榜样的作用,五班的小朋友越来越优秀,而且我是考虑的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到今天为止只有四位小朋友没有拿到奖状,而我相信他们也正在努力着。每节课不同的标兵,激励每一个小朋友,标兵后还有“语文小公主”和“语文小战士”,难度也逐级加大。与此同时,我毫不吝惜对孩子们的夸奖,练习册写得好有贴片,课堂表现好有贴片,我认为好孩子就是夸出来的。
在我代课的第十天左右开家长会,面对各位家长的质疑,我心理确实有些不是滋味,但是更加坚定了我对这份工作的信心,我确实是年轻没经验,但是我有精力,有干劲,更有一颗不达目标的誓不罢休的心。既然我现在带着这个班不管能带多长时间,现在这就是我最重要的事。同时,这次家长会也为我以后的路扫清了挡眼的迷茫,我必须努力学习,考上教师,暂时的离开,是为了以后光明正大的再回来,以一个正式教师的姿态给每一位家长以交代。
接着还是要回到我的孩子们的身上,他们给我太多的感动。我亲眼见证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班里有两个孩子,一开始上课时根本不能集中五分钟的注意力,甚至根本不搭理老师,到后来因为一句鼓励,一个眼神,慢慢的开始听课,再到积极回答问题,你想象不到,那种在你手下慢慢越来越完美的孩子会给你怎样的震慑,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成就感、欣慰感,让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永远记得上个周一,本来就是四节我的课,音乐老师有事情,又是我来上语文,一天六节课加托管一共七节,我一个人上了五节,上到第三节下课,我已经累的有些不想说话了,有小朋友过来问我,下节什么课,我说语文的那一霎那,她的一句“耶!真好,还是语文,我就喜欢上语文!”瞬间,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了转,有这一句就值了,可想而知第四节课我更卖力了,当然我出色的孩子们更是学的认真。以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小朋友来到我身边说“老师,语文课上要多找我回答问题呀!”这就是一年级的孩子,他在乎的就是最好的。
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要离开三小,离开我的一(五)班,我的心一想到这里就好像有什么戳着的疼,太多的舍不得,感觉自己像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放心不下。可是,我很明确,离开是为了考上教师光明正大的再回来,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更温暖的港湾。
虽然这篇心得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这却是我在三小一(五)班代课最真的感受,感谢一机三小给了我这次机会,使我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小学教师的心得体会 篇7
作为九十年代的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古人说:“授人与鱼,不若授人与渔。”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终身受用不尽,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才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今天的学生,在家就是宝贝,一切事情就是大人抢着干,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根本没有动脑筋。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又如何开展学法指导呢?我从教八年来,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摸索,我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教给普通的学习方法。
(1)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习方法。低年级语文预习要学会查字典,解决音形义等问题。中高年级在新教材讲读之前,阅读有关资料,将要讲到的内容先自读2-3遍,从中找出不懂的难点和不甚懂的疑点,做好记号,在上课时带着这些难点和疑点予以解决。
(2)交给学生听课的方法。听课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低年级,自控能力很差,要想使学生能认真听完一节课,使学生沿着教师教学思路,积极参与,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在上课时,根据这些情况,在课上要多让学生动手,动脑,活跃的课堂。在课上采取多表扬,少批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交给学生练习的方法。练习是对课上的进一步巩固,除普通的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外,应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应做到理解、掌握。
(4)交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又,分课后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学年复习。各种复习应以教材为重点,对照平时所作的笔记,检查作业,分析重点、难点,打破教材顺序,运用对比方法找出知识异同。
(5)检测的方法。检测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的学生提到检测,心里就有很大的压力,如我今年教的二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平时成绩还是不错,但一到检测,就怕考不好,回去怕爸爸妈妈骂,家中管教太严,学生心里压力过大,每次考出的结果都不是那么理想。所以老师就得要联系家长,少让学生产生心里压力。解题要从易到难等方法的指导。
二、要注意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教与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只顾教法,不作任何的学法指导,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的需要相结合。
学法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指点。例如识字教学,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识字的规律,教给学生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识记字形等等。如教“歪”字时,可告诉学生“不正”为“歪”来认识这个字,“拍”可直接用手势动作演示,猜这个字怎么写,还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自主选择方法,过程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的自学进行交流,有机通过“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形的呢?”“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呢?能教给大家吗?”如教学“闪”、“问”等字时,学生在交流中有的说:“‘闪’字就是一个人躲在门里”;还有的说:“我在家学习遇到了不懂的问题,要开门出去问问别人”等,通过交流记忆的方法,这样既能让大家分享识字的乐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促进口头语言、提高记忆、掌握了识字方法。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可把规定学习的程序和方法的材料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规定的学习规程进行实践,进而形成习惯,掌握方法。
又如,阅读教学,教师要把理解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模仿,从而去学习新的同类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传授,渗透学法,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学习六年级一篇课文《桂林山水》第二段时,可以采取导读法,训练学生“美读”。通过读将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通过反复诵读描写漓江水静、清、绿的地方,让学生读懂了这一节写漓江的水的三个特点:清、静、绿。最后让学生讨论:这段话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又要先写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突出漓江的水与众不同。这样,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领悟出了作者写文章的真谛,并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课文第三段在写法上与第二节相似,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段,掌握了桂林的山也有三个特点:奇、秀、险;作者运用了“抓住特征,分步描写”的方法,学生通过学法指导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让学生体会出:描写自然景观,要抓住它的特征分层、分段叙述,从而达到为不教而教。
二、传授基础知识与学法指导
标点、字、词、句、段、篇的学法指导,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量很大的阶段,要教会查字(词)典。中年级以句、段为指导重点,高年级以篇章结构、文章训练为重点。如在上《视死如归》,这篇课文时,就有这样一个词语“山峦”,问怎样解释。学生提出字典有两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