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工作心得体会精选范文(精选30篇)
还得第一个星期我们进行了残酷的删人,当我走到学妹面前时跟她说:“不好意思,由于我们人数的限定,所以……这两天辛苦你啦!”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知道她们十分想留下来,但是比赛就是这样地残酷,优胜劣汰。最终留下了20名同学,直接上赛场。练了一周左右,她们出现了逆反情绪,不想练了脚痛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又调整她们的情绪,跟她们说“有付出就有收获;你们是第一个上场代表中文系的形象;你们是通过选拔留下的精英中的精英”等等的话,做了思想工作后大家表现的`好多啦,整体跳起来也更融洽了。那时我真的很开心!
每天早上晚上我们部门的人都会陪着她们一起跳,一起练。我知道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一定会有收获的,11月16日校运会开幕式上场时她们发挥得很好,很多同学跟我说我付出得值了,那一刻觉得我那一个月没白累,有这样的效果值了!这会成为我人生中一个美好的回忆!
通过啦啦队近一个月的排练我与我们部门的人走得更近了,大家也更了解了对方。
后来我们系第三项工作是校运会,校运会期间我们经历了炎热,经历了雨天。天气恶劣但我们的热情一分没减,最后我们系摘夺了团体总分第2名的好成绩。这与我们101位系干是分不开的,我们在那三天里互相帮助、互相认识、彼此了解。我们收获得更多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想没有做过学生干部是无法亲身认识到的。
时间飞逝一转眼三个月就过去了,在这三个月中我也遇到过难题,“万事开头难”嘛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加油。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本份工作,为系里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学生会工作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篇4
高等学校的学生干部队伍是由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他们在学生群体组织中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主体,担任组织、领导工作,承担一定的职责,并履行一定的义务;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进行领导活动,完成领导任务,必须通过一定的工作方法方能得以实现,因为只有采取良好的工作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校学生干部人际协调的方法与艺术
所谓人际关系协调,即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调节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差别,缩短彼此心理上的距离,使之建立良好、亲密融洽的感情或心理关系。高校学生干部能否与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效果。那么,学生干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协调人际关系呢,具体原则如下:
(一)避免人际认知偏差或偏见,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际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比一般认知活动更易受
个体的需要、动机、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生活经验和认知实践的影响,导致认知偏差或偏见,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障碍。主要的人际认知障碍有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心理定势和自我投射等。
1、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也称社会定型,或社会成见,是指人们对属于不同类型的人所持的固定看法。在人际交往、人际认知中,人们常常按照预想的类型对每一类人套上自己头脑中固定的看法,以此作为判断某人的依据,这样往往会得出比较片面的结论。
2、晕轮效应
这是对别人认知和评价的一种偏差倾向,又称光环作用,即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经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以偏概全。
晕轮效应有正负两种。正效应是从认知对象某种积极、肯定、良好的印象推导想象出对象的其他长处,对他作肯定评价。负效应则是从认知对象某方面短处着眼而推导出其他方面的缺点,于是作出否定判断。晕轮效应仅仅抓住了事物的个别特征,就草率匆忙地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而导致歪曲认知对象的整体形象与内在品质,造成对他人片面的不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是不可取的。
3、心理定势
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知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人们在对人的认知和评价时,往往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以主观倾向性解释客观性事实,根据自己的认知习惯、情绪、心境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来认知他人,而使对人的认知带上一定的主观色彩,阻碍了人际认知。
4、自我投射
自我投射是指人们把自己的特征、爱好、情感、愿望投射到认知对象身上,产生认知幻觉,作出不合实际的评价。自我投射效应表现为以已度人,从自我出发认知他人,以主观统摄客观,将他人归结为自我。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态度和方式是极其有害的。
高校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避免人际认知偏差或偏见,形成正确的人际认知,才能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
(二)正确的人际归因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关键
人际归因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与人际认知过程中,对自己和认知对象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判定其性质或推测其原因。学生干部在人际协调过程中必须克服各种归因偏差。常见的人际归因偏差有以下几类:
1、自尊心需要造成的归因偏差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对成功作内归因,失败作外归因。学生干部在组织某项活动之后,若活动成功了,往往归结为自己组织、策划有方;反之,则容易归结为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内部人际关系不和谐时,常常归结为他人素质不好,有人挑拨离间等;外部人际交往不顺利时,则常归结为对方不真诚等等。
2、个体的情感因素造成归因偏差
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对认知对象的归因常受感情支配而造成偏差。有的学生干部在协调人际关系时,常常把与自己关系好的人的成绩作内归因,称赞是他努力的结果,对他的失败作外归因;反之,则把成绩作外归因,把缺点错误作内归因。对同学之间的人际矛盾进行归因时,常会把原因归结为同自己关系不好的一方,俗称胳臂往里招。
3、涉及个人利益时的归因偏差
一般讲,他人行为在涉及个人利益时,会较多地作内归因。当团体中失败者的行为结果可能损害其他成员利益时,其他人员就对他作出个人倾向的内归因,以避免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等等。
4、归因者对方立场不同而造成归因分歧
对同一行为,行为者与观察者往往会出现意见分歧,甚至产生人际关系不协调。
高校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人际归因的偏差,尽量公平、公正,从而更好地达到人际协调的目的。
(三)提高人际协调素养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学生干部要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素养,首先应提高个性心理品质,需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自我健康的个性心理
在交往中,具有良好思想品质的人,别人乐于与之交往,也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培养自我健康的个性心理,无疑是消除人际关系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
2、努力提高知识和经验水平
高校学生干部已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但由于人际交往的深度与和谐会受知识、经验水平差距的制约和影响,要想与周围的同学或其他干部良好地沟通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
3、建立人际关系的态度
这要求学生干部待人处事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苛求于人;以
高度重视的态度来对待
交往关系中双方的差异,以一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态度来建立人际关系。这样,很多障碍因素就容易消除,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更容易成为现实。
4、要对对方抱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
信任和尊重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许不是万能,但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信任与尊重,却是万万不能。一个学生干部如果没有诚意与别人交往,不懂得尊重别人,是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二、高校学生干部时间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领导者,能否合理地安排与合理而充分运用时间,将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效果。学生干部如何科学地管理时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时间使用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高校学生干部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得安排时间来组织学生活动,主动向老师汇报工作,向同学传达学校、老师的指示精神等等,要很好地管理时间,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制定时间使用计划和程序
学生干部的工作是要分清主次的,先主后次,要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做最重要、最难办的事。
2、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休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