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心得体会优秀(通用31篇)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区。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热线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灾,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7、不能乱打火警热线。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三、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一旦楼房着火,应当按以下方法逃生:
1、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2、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
3、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老师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4、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应沿防火安全疏散楼梯朝底楼跑;如果中途防火楼梯被堵死,应立即返回到屋顶平台,并呼救求援。也可以将楼梯间的窗户玻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营救。
消防心得体会优秀 篇31
当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不论是大事小事,有关无关,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他们都会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回首这次实践活动的前前后后和整个过程,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因为这期间不仅倾注了自己的泪水和汗水,也真切的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它将作为一次珍贵的经历铭刻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得下苦功夫
我们的实践基地是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消防中队,负责和我们联系的是消防中队的张队。为了保证这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我和负责人首先需要约见张队,以商量实践活动的具体事宜,征得张队的同意后我们出发了。路上我询问负责人关于该消防中队的情况,没想到的是我一连串的问题竟然得到的答案是一连串的“不知道”,也就是说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是一样的。我们要真正要以大学生的身份去实践,因此实践中我们的队伍走的是草根路线,没有通过太多的社会关系向走访实践基地打招呼,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可以说是硬着头皮登上的公交车,因为我知道对我们的考验开始了。但我仍是满怀信心的,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张队并把事情谈妥,让我们的队员能顺利的参加这次实践活动并有所收获。
一路车程之后,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一块特大的红门“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消防队”,这使得处在迷惘中的我们真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我们通过对路人的多方打听,终于确定了这个是我们实践的具体位臵,心想这下好了,还算顺利,心里别提多兴奋了,是因为在如此陌生的地方了解的情况又如此的少还能顺利的找到。负责人兴奋的给张队汇报我们到了,张队也很高兴我们竟如此顺利的到达,通知我们去中队小二楼。负责人在兴奋之余只听到了是二楼,于是我们找遍了整个消防区……却始终没找到什么小二楼,当我再次拨通张队电话时才明白全错了,我们根本就是上错了楼。因为我们个人原因迟到,况且我们已经是狼狈不堪了,心里真是很沮丧,因为实践活动还没开始就给张队留下了办事马虎、缕缕失约的不好的印象。是张队的态度让我们才松了一口气,毫无责备的意思,倒是非常热情的与我们谈妥了所有的实践事宜。
等我终于回到学校后,筋疲力尽的感觉席卷全身,可是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对事情盲目乐观就会导致麻痹大意,结果就是事倍功半,所以身心的疲惫是我最真切的经验教训。
二、与人相处不容易,学会适应是开端
实践中,我们兵分三路,四个男生负责消防器械和知识普及学习,三个女生负责消防队内对生活内务的学习,负责人和另外一个女生负责与张队以及消防官兵的研讨交流会。
在消防指导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会议厅,与四位去过灾区,进行过抗震救灾的消防官兵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交流会,并在现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以了解灾区一些不为人知的救援情况。同时我们还向那四位消防官兵们送上了鲜花和水果篮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敬意。期间,我们网络学院十分荣幸地能够收到消防中队向我们赠送的锦旗,这锦旗象征着我们网络学院与消防中队建立了良好的军民联谊之情。
随后,我们参观了消防队员的寝室,它带给我们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一进门,一种凉爽舒适感便充满全身,呵呵,把我们的寝室与他们的相比,实在有些汗颜,不知什么时候,床上叠得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豆腐干”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只见被子的棱角错落有致,清晰可见,这充分反映了消防官兵良好的精神风貌。由于整理内务的主要内容就是叠被子,于是消防战士亲自向我们演示如何叠“豆腐干”,我们原以为叠被子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叠,可没想到整个过程经历了10来分钟,其间,消防战士不断地来回磨被子,设法弄出棱角来,他一边向我们这些“新兵”示范,一边叙述他当年作为新兵进入军校的情景,原来到了军营,第一课就是整理内务,这是由老百姓向军人的转变。说着说着,“豆腐干”做成了,我们看了无不啧啧称赞。“豆腐块”摆放在那里,就像雕塑出的艺术品在展览,看上去确实赏心悦目,给人视觉的享受和心理的满足。接着轮到我们上场了,的确叠被子这活儿看上去简单,操作起来还很有难度,尤其是新发下来的被子,上面尽是皱痕,没有任何形状,怎么也和“豆腐干”联想不到一起,倒像一堆“豆腐渣”。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