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学风建设心得(精选34篇)

2024-06-15 01:56:21心得体会打印
学风建设心得(精选34篇)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我院召开全院教职员工整顿“学风”建设活动会议,通过这次会议,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这次学院组织的“、学风”建设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无论是古希腊的至理名言“知识即美德”,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知书而达礼”,都说明学术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在这次学校组织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讲座活动中,学习到的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让我体会很深。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研规范问题。 作为化工学院的研究生在做实验和学术研究的时候要讲究真实性和创新性,防止科研不端和不当的行为。

  首先,科研不端行为是指严重违反基本的科学诚信的行为,这种行为与科研违规行为、科研越轨行为的内涵十分接近。从国内外情况看,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1、不端行为是违反科学界通用的道德标准,或严重背离相关研究领域的行为规范;

  2、不端行为是蓄意的、明知故犯的或是肆无忌惮的;

  3、不端行为不包括诚实的错误或者观点的分歧。

  比如: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包括: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和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如将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未经本人同意将其列入作者名单,将不应享有署名权的人列入作者名单,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或排名,或未经原作者允许用其他手段取得他人作品的著者或合著者身份。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如将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发表,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实,使人产生为其新发现、新发明的印象,或引用时故意篡改内容、断章取义;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包括:未经许可利用同行评议或其它方式获得的上述信息、未经授权就将上述信息发表或者透露给第三者、窃取他人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包括: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将基于同样的数据集或数据子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发表,除非各作品间有密切的承继关系;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包括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软件或其他与科研有关的物品;.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包括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

  其次,科研不当行为是指:虽然违反科学的目的、精神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没有直接触犯明确规定的研究活动的道德底线的行为。科研不当行为的特征主要为:

  1、科研不当行为以明确不违反科学共同体规约为前提,更不是一种违法行为。科研不当行为是在遵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在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它是在合规范围内的不当,对于合规范围外的科学不当行为已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科研不端行为首先就是对科学共同体规约的破坏,而科研不当是科学研究者在其自由裁量范围内所为的行为,因此它本身并不违规。

  2、科研不当行为虽然不是科学共同体规约所明确禁止,但它是不合理的,具有不合理、不公正、不合乎科学道德的特征。一个科研行为之所以是科研不当行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违反了科学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所作出的科研行为不公正、不适当、不合科学道德。

  从数量上来看,科研不当行为远较直接的科研不端行为要常见。例如,美国的一项调查统计,43%的教员反映有同行将大学资源不合理地用于私人目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教员反映有同行在研究论文上不当署名,22%反映有同行忽视草率使用数据的情况,15%反映有同行在当数

  据与自身先前的研究不一致时不出示该数据。

  在平时的学习科研中要防止科研不当,所以要知道科研不当的表现形式。其中科研不当行为的表现形式很多,如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论文写作中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参考引文不规范;为得到预设结果而使用不恰当的实验手段、统计方法或片面报道研究结果;重复发表相同内容的研究成果;在科研成果上的署名排序上不按实际贡献的大小;在同行评议,包括项目评议、成果鉴定、出版物评审、学位授权审核、学校评估活动中,受某些利益的干扰而有失客观、公正;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和占用科研资源;发表不成熟的结果;扣押研究成果;不与同事共享研究记录或珍贵材料,等等。

  一般来说,科研不当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数据的不当使用

  :1、根据本能感觉,排除本人认为不精确的观测或数据点;或因匆忙完成项目而偷工减料;

  2、未能在合理的期间内获得重要研究数据;

  3、维持不充分的研究记录,特别是那些用于发表或被他人所依赖的结果;

  4、运用不恰当的统计学或其他计量方法提高研究结论的重要性;

  5、在论文中给出理由的情况下将异常值从数据集中剔除;

  6、为了提高研究的重要性,运用不恰当的统计方法;

  7、窃取供应品、书籍或数据;

  8、操纵实验以获得本人想要的结果;

  9、未经许可复制数据、论文或软件程序;

  10、在合理的期间内,未能保持良好的研究记录或研究数据。

  第二,违反科学规则:

  1、忽视材料处理政策的细节(如生物安全、放射性材料等);运用一个项目的资金完成其他项目;

  2、在人体研究实验中没有报告不良事件;

  3、在研究中不珍惜动物资源;

  4、违反本人所在研究机构的生物安全规定而未尽告知义务,将员工和学生暴露于生物风险之中。

  第三,不当的同行关系:

  1、通过与论文研究无重要关联的特殊服务获取署名;

  2、在同事没有对论文作出重大贡献的情况下将其列为作者,以作为人情回报

  ;3、为了确保本人成为唯一的发明人,未告知合作者本人申请专利的意图;

  4、未经授权运用他人的想法,或对这种使用未给予应有的感谢;

  5、与同事讨论本人所正在承担的期刊论文审稿工作中获得的保密数据;

  6、规避同行审查程序并通过媒体发布会公布本人的研究结果,而未给予同行足够的时间评估本人的工作;7、在文献综述中未能表明在该领域的其他人或相关前期工作的贡献;

  8、妨害他人的工作;

  9、评审他人论文时未经认真阅读即拒绝论文的发表;

  10、在评审工作中做出贬损的评论乃至贬损他人人格;拒绝同行接触作为已发表论文之支撑的独一无二的研究材料或数据。

  第四,不当的师生关系:1、基于财、物、性等交易行为许诺学生以更好的成绩;2、过度

  使用、忽略或剥削研究生或博士后的劳动;

  3、提供过于正面或过于负面的推荐信。

  第五,基于产出压力的不当科研:

  1、在基金项目的申请中夸大事实,以说服评审人此项目将会对该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2、为了应对资助方的压力,修改研究的设计、方法或者结果;

  3、在论文或计划中保留方法或结果的细节;

  4、将推测歪曲为事实或者公布初步的研究结果(特别是在大众媒体上),而未能提供充分的数据使得同行可以评判结果的有效性或重复该实验;5、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期刊上发表相同的论文,而未告知编辑,即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