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3篇)
新课程理念下,校本培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反思,我们应当做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想就我自己而言,通过这次校本培训,我将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找准目标,从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全面加强自己。在学习中工作,在学习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能把“课上到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力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时代的进步是飞速的,教师只有不断坚持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才不至于落伍。校本培训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接受比较前卫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我们的进步与发展。让我们学习努力而富有智慧的创造性工作,好读书读好书,用丰富的知识影响每一位学生,争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
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24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本学年,我校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利用了一星期的时间进行了校本培训。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县委王书记的讲话、多位老师的先进教育理论,还有我县数校的中青年教师的精彩演讲〔主题“我是人民教师我光荣”〕,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既使观念更新了,也将理论有所提高,现对整个学习培训过程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校本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三步曲。随着培训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不断的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一定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中学的教学工作。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以后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做好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精彩的演讲比赛观后,我有了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从站在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德威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处处、时时、事事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已。并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处理工作,一盆水端平,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学生面前人人平等,以勤感人,几年下来,我深感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而观看演讲比赛后,我深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又是何等的光荣,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我总是想:我是一个普通的人,就像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地扎根在教育这块土壤上,为教育事业增添绿色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做为一名班主任,将真情捧给学生,将激情献给教育,将深情埋在心底,真正理解了“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真的,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我要尽我所能使自己继续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使他们能够尽情地沐浴爱的阳光,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只要忠诚于我们的事业,我们就会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明天。
总结这次培训,正如校长所说,是一次全员参与,形式多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心灵洗礼的有意义的培训。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能够继续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请教,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并认真上好每节课课。经过培训、实践,树立新的目标,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尽快成长为一名社会认可,家长放心,人民满意,学生爱戴的教师。
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25
就我国的小学英语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语言知识输入与情感输入的主要来源。当教师的评价形式是学生喜爱或易于接受的形式是,他们学习的焦虑感就会降低,学习自信心就会提高;如果教师评价让学生不适应甚至反感时,其焦虑感就会增强,学习动机就会减弱。课堂评价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就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在课堂上,教师手中拿着奖励学生的小红花,只要学生举手发言,其所在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了小组得奖的统计表,学生每发言一次,教师就匆忙赶回黑板前贴一个标志。整堂课中,教师异常忙碌,学生也心急火燎,因为他们要得到一次发言的机会,就必须等教师给“获奖者”贴完标志。也有教师或许是感到自己贴标志太麻烦,但又不想舍弃这种评价方式,于是指定一位学生站在黑板旁,专门负责给各组贴小红花。这样,教师的负担确实减轻了,学生发言的机会也多了,似乎是两全其美,但这位专门负责贴小红花的同学在这节课上忙碌无比,却学无所得。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有声语言或肢体语言来完成,使学生能及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课堂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有误,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其再次尝试的勇气和继续努力的信心。这一案例中教师似乎忘记了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是为了把每个小组在每堂课中的表现都划分出好坏的等级。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为了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已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教师就没有必要过分注重活动效果的统计,而不顾学生的实际要求。
在一节小学低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各个小组在竞赛活动中十分活跃,各组组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师每给获胜的小组加上一分,得分的小组就发出一阵欢呼声。活动结束时,获胜的小组兴奋不已,而失败的小组则垂头丧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提不起精神,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因为说错答案而导致小组失去得分机会的同学更是成了“千古罪人”,被小组同学指责。
反思: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明确课堂小组评价的目的。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相应的评价,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小组评价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并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鼓励的作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种评价强调内在的激励作用,尽可能地弱化外在的甄别或淘汰作用。小组之间的竞赛主要应看小组合作的表现,而不应以组员个人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某个组员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可以让同组的其他成员及时补充和纠正。同时对回答有误的学生也要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如表扬其敢于尝试的勇气,激励落后的小组在下一轮活动中继续努力等。培养学生在竞赛中团结合作的精神也很重要,竞赛时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帮助,不可相互指责或埋怨。案例二这样的竞赛不利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