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汇报集锦(精选31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区乡村振兴阵地逐步压缩。“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将成为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下一步,我区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十四五”规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二是抓好“三农”队伍建设,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执行能力;三是抓好项目资金保障,多措并举筹措资金,统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集锦 篇14
一、基本情况
X村位于X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571平方公里,辖区内林业、温泉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20亩、山地面积13275亩。下辖村小组7个,户籍人口425户1859人。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55人。X村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于xx年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96人,已脱贫61户189人,xx年预脱贫4户7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以脐橙产业为产业基础,采取农旅结合模式,以观光、旅游、采摘为市场导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休闲、文旅向融合的现代化X村。
(一)持续改造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X村于20xx年通过了全县的环境卫生整治验收,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X村通过组建农村五老顾问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等一组两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护,并率先在杉树下小组、西湖小组试点,通过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参与改善人居环境。
(二)在产业兴旺上破难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X村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为脐橙种植,其中大多数树龄达到10年以上,符合精品果园打造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农户致富渠道,X村计划在山顶上打造X村西湖生态文明示范点,该点计划采取农旅结合模式,通过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消费模式,致力打造乡村生态果园旅游观光业,目前该点正在规划设计阶段;二是X村还存在一部分沼泽田荒芜,为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宽村民致富渠道,X村计划通过流转土地,对连片的荒芜沼泽田统一承包,根据地理条件,发展龙虾养殖业,目前已连片整理土地20多亩,下一步将对外发包。
(三)创新致富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就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完整的产业链,在西湖新村建设X村基层组织创业园,该创业园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6平方米,建设三层,内设客房10套、大堂、餐饮服务中心等设施。创业园营业后可增加就业服务岗位20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房贫困户就近就业,加之紧邻X村包村就业脱贫车间,进一步拓宽贫困户致富渠道。目前该项目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
(四)孝老食堂,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X村西湖新村共有农户70户农户居住,目前都为老人在家带小孩,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全村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氛围。X村计划在农家书屋旁边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含孝老食堂),该点占地面积248平米,内设图书屋、孝老食堂、活动室、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室等设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该项目正在招投标。
三、下一步工作
X村将继续结合实际,多点谋划,着力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集锦 篇15
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xx]26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研究解决举措,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现将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汇报如下:
一是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将房管、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窗口统一整合到政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实行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
二是不断压缩办结时限。将抵押登记压至2个工作日、新建商品房首次转移登记压至3个工作日、一般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即时办结;
三是强化信息共享。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为基础,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完善交易、税收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实现信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四是落实便民举措。实行联办窗口首席代表负责制,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为复工复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五是主动担当作为。为优化不动产登记事项,拟定印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流程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和信息共享范围。针对涉登面积测绘问题,主动与相关部门搓商,推行涉登面积“多测合一”和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彻底解决不动产登记房地分测问题;
六是创优服务环境。8月份起,启动不动产登记电子印章和新政务中心不动产窗口、机房、档案室建设,升级改造登记系统“自助申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短信提醒与自助领证”等自助服务功能,切实提高登记质量与便民利民服务。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集锦 篇16
20xx年以来,xx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谋划推进,并取得新成效。
一、严抓基层党建,充分推进组织振兴。
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对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第一方面,完善了13个村(社区)党建阵地建设,第二方面,提升镇委党校教育质量,于20xx年xx月完成13个党校分教点挂牌,启动精品教育创建工程。一年来,开展了一线教学78期,全镇党员教育覆盖率达90%,覆盖村居民400余人次。第三方面,实施“发展党员严格化、党员学习常态化、组织生活规范化、先锋作用显现化”四项提升工程。
二、打开基层精品教育新模式,推动文化振兴。
一是注重实践,抓准重点提升基层干事能力。结合全镇工作要点,开展针对性、实践性的培训班共14期。二是打造精品,积极探索减负提效教育新模式,把“讲师+课件+教材”打包配送到各村(社区)分教点,确保基层群众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乡村振兴、扶贫政策等知晓度,凝聚党群合力共同推进政策实施。
三、抓队伍建设,培育忠诚担当党员队伍,促人才振兴。
深入实施“素质”、“定力”、“能力”、“活力”“四项工程”,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的攻坚克难的能力。如我镇圆满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61名,平均年龄40岁,较上届下降了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45名,较上届多28名,有效实现了学历及结构双优化。村(居)委换届顺利推进,计划于xx月xx日—xx日开展选举,预计可实现预期目标。
四、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引进“金新农”生猪养殖、盛大农业、东升农场等项目,加快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强农富民的特色产业。做好“特”字产业文章,打响农业品牌。我镇流坑村马坝油粘米、北约村优质肉牛成功入选为xx省20xx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我镇优质水稻成功被评为20xx年xx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水稻)。
五、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镇街提升整治,强化生态振兴。
一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新农村建设。我镇,目前全域推进干净整洁村建设,共涉及79个村小组建设项目,目前启动的有77个,完成的有75个,完成率为95%。该项目完成后,我镇148个村小组将全面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5个省定贫困村65个村小组通过围竹篱笆等方式建设人畜分离区,全面实现家禽圈养。二是“139”镇街提升项目有效推进,填补了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短板,实施过程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商铺经营者的鼎力协助和大力支持,仅用了4个月就完成总体进度的90%,再次彰显了“速度和效率”,该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我镇的整体形象和城镇品位。
存在问题
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结构仍不够合理;人居环境虽有改善,但与美丽宜居乡村仍有一段距离。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高质量完善三个全面升级。结合镇委党校、风度书屋、党员活动室等优质学习平台,精心设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实现党建教育阵地全面升级。打造支部党建示范带,辐射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全面升级。强化头雁队伍、党员干部队伍专业化培养,实现党建促进经济建设能力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