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万师访万家家访心得模板6篇

2025-01-06 11:05:34心得体会打印
教育之路,仿若一场盛大的协同战役,绝非学校一方的单打独斗,家庭的温暖滋养、社会的广阔天地,都不可或缺。而家访,恰似串联各方的关键纽带,教师走进家门,近距离倾听家长心声,洞察学生....

我要离开他家时,他与我握手并笑着对我说:“谢谢何老师对孩子这么关心,谢谢你们对孩子的安全这么关注。你们辛苦了!”虽然只是简单的感谢却让体会到了家长对老师为学生安全做实事的认可。

后面的时间我又按计划去了留守儿童唐振翔、胡扬杰、曹骏骐等学生的家里,虽然他们都是和老人一起生活,但不管到谁家去家访家长对我的到来都非常的热情,他们也和唐晨灏的爷爷一样对我的家访充满了感谢,我想在他们心里老师能去为孩子的安全去家访,那就是非常关心孩子非常重视孩子的表现。

7月8日学校又开展了“防溺水大家访”的家访活动,这一次我们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周边的村委进行了“防溺水”知识大宣讲。这一次的活动建立了村民对未成年人防溺水全民参与的意识,对村里的未成年人形成了一个范围更大的安全屏障。

万师访万家家访心得 6

为了全面加强家校沟通,筑牢学生安全防护网,xx三中于6月底启动了“防溺水·大家访”专题活动,走进学生家里,开展安全教育,督促家长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监管,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20xx年6月29日,下午完成课后服务已经5:50.把孩子们安全送出西门近6:00了。学生放学,教师的关怀不放假。早早的就把班上的学生进行了规划,按照紧迫性将班上4个特殊孩子设定为第一批家访对象。一大早就提前预约了家长,约了邓老师一起,利用下午放学后的休息时间进行防溺水大家访。

这4个孩子中,蒋同学和胡同学这两个孩子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起居,代为管教。他们平时缺少父母的关怀,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平时学校的教育工作展开很难;另一个女孩子——黄同学,她平时放学后常不按时回家,家长很是担心,或发信息或打电话询问老师孩子情况;还有一个最特殊的孩子——陈同学,虽说他不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也在xx本地,但该同学与留守儿童没有两样。爸爸是装修工人,常在外给人装修,无法照顾孩子生活,学习上也无法关注,妈妈则在一家“月子公司”上班,常24小时不在家,孩子的安全、学习更没有办法关注。带着沉重的心情,迈着急促的步伐,拿着班主任工作手册和防溺水家访记录卡、防溺水宣传挂图,我们走进了孩子们的'家里。

首先来到的是留守儿童——蒋同学家。远远地就看见蒋奶奶站在门口朝我们招手,听到那热情洋溢的声音:“老师你们来了呀,快请屋里坐。听说你们要来家访,我特意放下手中的事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早早就等待老师的到来。现在下班了,你们还要一家一家去家访,真的是太辛苦了。这么多的孩子都要你们管理,够你们辛苦的了。”奶奶一边招呼我们坐,一边为我们端上热茶,递上水果,消除了我们此刻的疲累,温暖着我们的心。

我和邓老师认真地给她传授了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和技能,宣讲了安全的重要性,蒋奶奶很认真地倾听并在“防溺水家访记录卡”的意见栏内写下:一定配合老师做好对孩子的安全监管。临走,奶奶极力挽留我们,嘴里一个劲地向我们道谢。“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对孩子安全的关注。”家访虽是件苦差事,但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认可,我们感到很欣慰。

接着我们又按计划走访了另外两个同学家,最后走访的是陈同学家。此时,时间将近7:30.敲门进去,只有振宇一个人在家,屋内冷饭冷菜摆桌上,问他吃饭了吗?一向不善言辞的他看着我们,只是摇着头。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监管,家庭教育缺失,难怪这孩子性格内向,心理懒散、行为放纵、学习也总跟不上。本打算这次要好好与他家长聊聊的,结果之前约好的人却不在,电话也联系不上。我们理解:社会生存压力大,一个家庭的生计确实很重要,大部分家长都是忙碌的,家长忙于生计,顾不上孩子,家庭教育问题跟不上,孩子放养、散养,这样的孩子心理、生理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能对孩子多一分关心,多一份鼓励!

天色渐晚,走出振宇家已是晚上8点多了,这次家访感慨、收获颇多,让我最是难忘。家长们那一阵阵笑声,一句句感谢,一幕幕认真的互动场景;家长对老师的那份信任,那份发自内心的渴求与敬意让我们感动不已!

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家访工作,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教育和努力下,在家长的督促下,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