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书感悟心得(通用33篇)
其实不管是谁,生活都不会偏心对待。看不到的悲伤不一定就是不存在的,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生活是健康积极的。正是因为面对过困难,杨绛找到了生活的态度,正因为这态度才能更好地生活,百岁长寿,也算对这位老前辈的生活态度的肯定。“万具枯骨,才造得一员名将;小兵小卒,岂都能成为有名的英雄。”
这句话一语刺破了很多人的妄念。是的,多少人的牺牲和奋斗才换来一个将领,而这个将领能立于人后,却让人听命于他,这是要有实力有魄力有心胸智谋的。每个人的抱负不一样如若要求的那么多,那生活还真是寸步难行。
“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有几个人愿意身处卑微,安于平凡,淡然处之?
有多少人像桑丘(《堂·吉诃德》),不爱坐酒席,宁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装斯文,不讲礼数,吃些面包葱头?“将”的含义,是大将之风,豁达,爽朗,生于乱世却依旧傲然于世。在心灵这片领域杨绛是一位奇将,是与其父亲一样的人物。
《将饮茶》值得细细品味,是淡雅的,冷热适中的,在安静时才品得出滋味。
我们仨读书感悟心得 篇10
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有句老话,“先走的,总是有福气的”。将思念的苦留给生者——“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常相思,却惘然。终是要在缅怀的浪潮中激烈的挣扎翻滚,才会接受,才会释然,才会将遗憾,深深压于心底。
书的后部,平淡生活趣味无限,温馨相伴荣辱等闲。
一家人,严肃做学问,诙谐过生活。淡淡的幸福,淡淡的温暖隐在字里行间。有那么一句话:“幸福婚姻,大概就是一双三十六码的脚,遇见一双三十六码的鞋,不在大小宽紧质地优劣,只在‘你是我的那双鞋’”——合脚的幸福才能走长路。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现实太过尘嚣,太多的人狂热于汲名逐利,而忽视了生最根本的追求——你的家,你最爱的和最爱你的人,你最在乎的那些人健康快乐安然的活着。
但愿,一本《我们仨》能繁衍出更多的“我们仨”。
指尖轻击键盘,文字,永远是最好的解闷儿方式,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窗外,雨已停。团团芍药,在雨丝浸润下愈发娇艳欲滴。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为明天,过好今天;为在乎的人,对得起自己!
岁月,晴好……
我们仨读书感悟心得 篇11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仨读书感悟心得 篇12
夏日午后,闲来无事,随后抽出书架上被遗忘许久的书籍,百无聊赖的翻看。这是一本由杨绛先生写的散文随笔《我们仨》,此书曾经风靡海内外,当时仅是因为对杨绛先生92岁的高龄还能写出如此畅销的书籍,表示佩服至极,所以决定购买此书。如今,我静下心来,再次阅读,便又有一翻不同的感受。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述,回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那些温馨、快乐、艰难、沉痛的日子,大部分读者认为杨绛先生通过此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而我,通过此书,却看到了杨绛先生作为女性,这一生是多么的勇敢、坚韧、明亮,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杨绛先生是勇敢的。第一次和钱钟书先生见面,钱钟书先生就说:“我没有订婚。”杨绛先生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先生在钱钟书先生面前勇于表达自己,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轻而易举的俘获了钱钟书先生的心,以至于钱钟书先生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杨绛先生是坚韧的。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曾写到:“……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初到牛津,杨绛先生夫妻也曾面临过如今许多留学生都会遭际的问题——饮食的不适、交流的障碍、学业的挑战、异乡立足的艰难……从两个人到三个人,杨绛先生在他乡怀孕、生女,没有父母的帮助,和钟书先生一起抚养女儿;从国外留学回国后,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历史时期,杨绛先生也能安然地面对,将家里大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在女儿、丈夫先后离她而去后,她仍然像屹立在风雨中不折腰的玫瑰般,从未倒下,无不体现了杨绛先生坚韧的品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磨难,杨绛先生是坚韧的。但是对于丈夫和女儿,杨绛先生又是柔软的,对丈夫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对丈夫的事业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对女儿精心抚养,让她快乐、健康地长大,将女儿培养成为了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杨绛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深深得值得我们佩服和学习。
杨绛先生是明亮的。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品质是什么样的,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会有相由心生、字如其人等诸多形容词。杨绛先生的散文平淡、真实而又从容,文中的故事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用一种淡然的心态来讲述生活中的烟火气,在平淡中,蕴含着杨绛先生内心的卓越的人生追求,淡泊名利,平凡自然,这是现今社会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一种内心明亮的信仰和追求,纯精神境界的享受。正如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