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心读书心得(精选34篇)
其次,关于“调教孩子的精神世界”这一部分,洛克说别让大人的习惯教坏孩子,比如暴力、报复、夸耀、找借口、尤其是大吃大喝。洛克说,虽然饮食清淡有利健康,但当周围全是好吃好喝的声音时,就难抵诱惑了。“吃得好”的声音会刺激人的欲望,从而追求山珍海味,甚至将“吃得好”等同于“生活得好”。社会风气如此,理性怎能不变得苍白?确实,我们朋友圈里晒娃的有多少是带娃胡吃海喝的。所以洛克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认识到这点,并清楚虽然身在邪恶中,但依旧要脱俗、正确引导儿童。
洛克讲了很多管教孩子的具体方法,其中有一条说与孩子成为朋友,真的发人深省。小时候我的父母虽然疼爱我,却一直板着脸,严厉地对待我们,很少与我们亲近,我甚至不记得对父母说过我爱你这样的话。但那时的我们无法选择教育,轮到成年的自己来实施教育时,是在复制经验还是该重新学习?我愿选择后者。洛克说,一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着做决定,那样孩子能更快地成熟,又可以建立起友谊。孩子向我们请教问题时,要抛开家长的威严,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对话,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她们。这样,孩子遇到问题才会愿意向我们请教,而不是埋在心底。给孩子讲一些真实事例,让孩子自己运用理智去判断,这比用嘴讲出的劝诫更能让孩子接受,并在内心牢记各种行事原则。语言只是对事物的一种模糊描述,很容易被人遗忘,让孩子参加一些事情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能使孩子对该做的事情有更加形象的印象。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打击或嘲笑他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尽量让孩子弄明白。洛克认为很多孩子因好奇心、求知欲未被满足,才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消遣中,否则他们会在学习知识上获得更大的乐趣。我自己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通常是:如果问题无关紧要,我便敷衍了事,如果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就会显出不耐烦,甚至说你不需要知道这些;这显然不对了,因为一些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问题,在孩子眼里仍是一个新来者对于未知世界的重大发现。所以要知无不言而又耐心细致地帮助孩子了解世界。
看完了《教育漫话》,我想如果成年人的我,按照他说的方式去养育小时候的我,很有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也许我会变得更好:身心健康,有德、有识、有礼、有趣,懂得自制,热爱学习,努力工作,也会享受闲暇的时光。可惜小时候我回不去了,却不得不面对成年后的自己。尽管如此,在面对自己和孩子们时,多了一些勇气和理性的力量,让我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我的教育心读书心得 篇30
有时候孩子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并不是故意跟老师对着干,那是因为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行为被制止的原因。
周二间操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教室正在喝水、休息。忽然尧尧跑来告诉老师说,李梦尔带口香糖了。说罢拉着我来到李梦尔的小桌子旁。果然小家伙正大方地和小朋友分享她的口香糖呢。老师没有批评梦尔而是轻轻地收起她的口香糖,包好后放进她的小橱子里。“小朋友,你们说带口香糖来幼儿园好不好?”小葛说:“不好,因为咽下去肚子会疼的。”坤坤说:“吃零食对身体不好。”尧尧说:“口香糖会把地板弄脏的。”看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讲的起劲,干脆趁中午孩子睡觉时间,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制成了简单的课件。在下午教育活动时向幼儿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吃口香糖以及吃零食的坏处,小朋友们听得可起劲了,纷纷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吃零食了。“呵呵,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爱吃零食,但是为了我们的身体棒棒的,最好少吃、不吃零食。”
一块小小的口香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没收、扔掉。幼儿有很多习惯不是老师的呵斥能改变的。老师的批评表示他可能做错了,但是为什么呢?我想人人都有知道原因的权力,包括孩子。
当孩子在等待老师解释的时候,请别让他失望离去。
“老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滴水”。
我的教育心读书心得 篇31
通过品读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深感他的教育思想是对我灵魂的深刻洗礼,从而激励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向名师靠近的决心。
我的理想很简单:做一个幸福的人。而我的教育理想就是通过幸福的教育,教育出幸福的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伙伴,深受学生的喜欢。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教育理想呢?首先要做一名这样的老师:
一、以朱永新教授所言的理想教师做标杆,不断努力靠近。“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二、正确的角色定位。在当今时代,教师是一个设计者,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适合他学习的环境;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要使学生在信息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相信他们自己能够解决。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以专注、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发言的人;学生的红领巾歪到一边去了,我们会为他扶正;课外活动时,我们会加入学生游戏的行列。要成为伙伴就要让他们喜欢你,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关注点有所差异,诸如讲课精彩,幽默风趣,博学多才,和蔼可亲,认真负责,宽容大度,公平公正……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因为‘喜欢’是相互的。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会加倍地喜欢老师。”
三、每日三问,自省吾身。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反思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能力教育好学生?今天上的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能说到学生的心坎儿里?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耐心?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别人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四、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性等等。
五、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不要过分的强调师道尊严,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六、教师要有一种大格局、高境界,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要有高境界必须多读书。虽然我们不能将名山大川都走遍,做不到行万里路但我们可以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只有我们成为了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才能培养出具有这样一种心境和品格的好孩子们。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只要坚持不懈,我们便会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我的教育心读书心得 篇32
在寒假中,我仔细阅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激扬生命》,这是一本有意义的该书,这是向师本教育工作一次有力的出击,它把家长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目标群体,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旧有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予了我深深地的启迪。
从教十多年来,我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教职员来说,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赢取成绩,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比如说让你的你无比过你的教育给他创造的体验快乐,你为学生素质业务水平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看了《教育激扬生命》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除了吸取它的精华之外,静下心来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观念、教育态度、教育境界,让人对教育产生相同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情感,也各异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清晰度,如果我们有较高的教育境界,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