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论述材料(精选34篇)

2024-09-07 23:04:55心得体会打印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论述材料(精选34篇)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扶贫号”一路劈波斩浪,满载着人民期盼和丰硕成果,所向披靡。如今这艘战舰面向最终胜利的冲刺关头,更当慎始如终,铆足一马当先的闯劲、一篙不松的韧劲和一鼓作气的干劲,正“心态”之船帆、稳“人才”....

  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回想起今天走过的这二十几户家庭,真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能为村民做点事情,确实感到欣慰。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论述材料 篇1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专家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极采取“挂”出专家名单,“排”出服务地点,“督”出攻坚效果,“赞”出攻坚典型等方式,不断将专家服务力量下沉到一线发挥攻坚作用。

  “挂”出专家名单。根据省州关于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经收集核实,更新我县农业专家库,新增工业产业和服务业专家库,并在微信公众号宣传专家联系信息,方便村干及群众随时找到所需专家。

  “排”出服务地点。为各村及安置点的产业需要,一一匹配对应专业领域专家;成立坝区产业督导分队,分片包保坝区,实现专家产业的精准匹配,为各村及坝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督”出攻坚效果。整合挂牌督战工作力量,对现有的专家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解评估,根据实际进行优化调整,把最急需紧缺的专家组织下沉到攻坚一线,在产业基地上发挥专家的技术技能优势,保证专家的技术攻坚实效。

  “赞”出攻坚典型。加强服务保障及激励机制,鼓励全县专家下沉一线助力脱贫攻坚。注重收集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总结经验,在微信公众号设“人才脱贫”专栏进行宣传,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论述材料 篇14

  我是20__年10月份考到中山乡政府,一到乡上就遇到了脱贫攻坚,做了荷花塘的包组干部,同时做了芒丙村委会的资料员。期间,没有给我时间适应乡镇干部的角色,就有一大堆事情要等着我去做。在我的印象中这两年来我们的正常周末十个手指都数得过来。在这过程中遇到过太多太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很幸运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都一一解决了。

  这两年来我的体会就是,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在这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无论什么问题我们都必须克服它,使得我们中山乡能顺利脱贫。说实话,这两年来我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很累很累,在我努力之后扶贫工作没有看到效果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失望,我的工作别人不能理解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很委屈,看到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特别严重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很心酸,甚至会怀疑这样坚持到底是否正确。但是看到贫困户在乡党委的帮助下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后,我突然觉得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战的军人那样感到自豪!”。我现在很自豪也很荣幸我是这场“战争”的参与者而不是观望者。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论述材料 篇15

  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系统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领导下我国扶贫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总结了我国扶贫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认真学习《摘编》,便于我们更好的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航向标。

  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党执政之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只有这样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党的十八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通过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以百姓为牵挂,厚植源于人民之根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事关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才能不断强化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民生领域的一件大事,以我的家乡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它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17.2万,其中,少数民族占80%以上。_年底,全县有贫困村5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7680户29415人,贫困发生率为18.7%。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精准施策,加强动态管理,充分发挥龙胜生态优势,引导贫困户发展中草药材、富硒生态水果、高山蔬菜、油茶和特色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以“两茶一果加特色养殖”为主导产业的格局,全县97.9%贫困农户均有一项以上产业。并全力打造“世界梯田原乡、多民族生态博物馆、中国红玉之乡、康寿养生圣地”四大旅游品牌,创新旅游扶贫模式。_年、_年实现2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_年脱贫19个贫困村,三年共减贫28931人,_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85%,

  使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密切了党和人民的关系,将党的根系深植到人民的沃土中。

  以时代为契机,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一直期盼的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中国共产党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定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论述材料 篇16

  羊肠险径上的探索,乱石荒坡旁的谋划,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苹果树下耐心的身影,凝聚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优秀的精神品质,刻印了一个共产党员合格的印记,也留下了扶贫一线旧貌换新颜的脱贫智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员干部是攻坚力量。啃下硬骨头,打赢脱贫仗,就要不断汲取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

  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攻坚之志。作为林业科学工作者,李保国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一心为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有了他35年的坚守与努力,使得穷沟变富,荒山变绿。党员干部当始终把扶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立下攻坚之志、激发拼搏之力,出真招、出实招、出硬招。瞄准目标干、盯着问题改,不达目的不罢休,摆脱贫困、拔掉穷根。

  要有叩石垦壤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是李保国的名言。无论是深眼闷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术,隔坡沟状梯机械整地技术,还是太行山片麻岩区蓄、集、整、改、排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背后都是他克难攻坚的真实写照。扶贫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攻坚克难啃硬骨、一以贯之挖穷根,就是要学习李保国那样的执着与坚守。

  要有埋头苦干实干巧干的创新能力。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为致富专家,以科技创新之手,李保国点亮了整个前南裕生态经济沟。在脱贫攻坚一线,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体现出创新的精神,用好科技的力量,有效对接谋划、因地制宜解难,在做中强化脱贫攻坚的本领、打出辨证施治的实招,当好地方发展主心骨、走出科技扶贫创新路。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论述材料 篇17

  昔日的省级贫困村——登封市君召乡黄城村

  如今华丽蜕变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

  实现了乡村振兴

  点亮了村民的新希望

  走进黄城村,宽阔整洁的道路

  整齐划一的农家院,五彩斑斓的文化墙

  浓郁的乡村风情和时尚的现代元素有机融合

  相得益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环境美起来

  黄城村位于君召乡北部,全村辖6个自然村, 7个村民组,305户1354人。村里的大街小巷都是土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垃圾乱推乱放,苍蝇蚊子满天飞,是曾经典型的“脏乱差”乡村。村里经济以农民外出务工和分散化的种植、养殖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