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_2024脱贫攻坚感悟(精选34篇)
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采取有力举措,在继续深入推动、深化落实上下功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贡献。
首先要下大力气选好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书记。逐村摸排、分析研判,制定工作方案,坚决撤换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贫困村党组织书记。
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_2024脱贫攻坚感悟 篇30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的初心便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那份“耐心”“热心”“恒心”。
初心就是面对群众的那份“耐心”。农村工作繁冗无序,每一件具体的工作都会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若有一点没讲清楚,都可能让人产生不理解,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在做群众工作时就必须有充分耐心,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工作一次不接受就多上门几次,政策不明白,就改用“土话”讲,一个政策反复讲,讲明白,讲透彻,群众终会接受。
初心就是帮助群众的那份“热心”。农村群众以老人居多,行动不便和表达困难成为我们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大阻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成为一个热心的“倾听者”,倾听老人对远方孩子的思念,倾听老人对家中琐事的“唠叨”,陪伴的同时也会发现群众的需要。你的“热心一问”也许可以让群众办事少跑路,你的“热心唠嗑”也许可以拯救一位沉迷游戏的少年,你的“热心关怀”也许可以协调婆媳矛盾,挽回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这便是我“热心”的理由。
初心就是解决困难的那份“恒心”。 农村群众淳朴、老实,对于他接受的人可以掏心掏肺,对于不接受的事可以“一拒千里”。第一书记作为来村“新人”,想要群众接受就必须要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恒心。农民习惯早起忙碌,农村工作便没有规律作息时间,没有固定工作场所,清晨的田头、中午的村部、夜间的农家,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工作场所。“我的娃娃生病了”“我的猪死了”“我的房子漏雨了”,这些家庭琐事便是我们的工作内容,这需要我们拿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恒心,做好群众心里的依靠和当家人。
唐代诗人王唯一曾说过“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严守初心,方能完成“到20__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的使命。
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_2024脱贫攻坚感悟 篇31
诗言志,燕衔泥。黄诗燕,一个普通的名字,响彻三湘大地。
10月9日下午,省委九所宾馆综合楼一楼会议室一片肃穆,追授黄诗燕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暨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报告会上,6位报告团成员将一个个关于初心、使命、亲情、奉献的故事娓娓道来,直击心灵、震撼人心。
“他优秀的品质、崇高的风范、实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风里来,雨里去,他匆忙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歇过。”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与黄诗燕朝夕相处、并肩作战了8年,他以《风雨兼程的带路人》为题,还原了一个不忘初心、一心为民最终倒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的故事。
故事让人伤感。“他经常说,炎陵县脱贫摘帽,是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是向长眠在这片红土地上3万多名革命先烈的真情告慰。”讲到动情处,刘明华声音哽咽,与会听众早已湿了眼眶。
故事让人振奋。“他优秀的品质、崇高的风范、实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刘明华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久久不息的掌声。
“黄诗燕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立佳聆听报告后说,黄诗燕把所有心血和生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用无悔的奋斗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代表。我们要以模范人物为榜样,立足岗位作贡献,主动担当勤作为,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唯有亲情最动人。黄飞从小以叔叔黄诗燕为榜样,他带来了感人的亲情故事。
“叔叔每次回来,都会叮嘱我们:要好好读书,好日子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黄飞说,叔叔这样教育我们,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出了一番事业。
“黄诗燕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认真聆听报告,省扶贫办副主任黎仁寅早已红了眼眶。他说,黄诗燕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奉献、担当。全省扶贫干部要向黄诗燕同志学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炎陵县鹿原镇上村村村民张连军是黄诗燕生前帮扶过的对象之一。“从20__年12月27日到20__年11月20日,3年时间,黄书记一共来了我家19次。”张连军说,在他家最困难的时候,是黄诗燕一次又一次地给他加油打气,帮助他脱贫致富。
“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牢记您的嘱托,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张连军擦着眼泪坚定地说。
报告会现场,时而“万籁俱寂”,大家屏气凝神认真聆听;时而掌声雷动,向榜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株洲市扶贫办主任刘智勇曾在工作中与黄诗燕接触较多,对黄诗燕的民本情怀、工作作风十分钦佩。“黄诗燕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场聆听报告后,刘智勇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任务繁重。黄诗燕同志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要像黄诗燕同志那样勇于担当,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力拼搏”
青山犹盼燕归来。
“看着漫山遍野的黄桃树,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黄桃书记’——黄诗燕。”“村民带着自家酿的米酒,从村头采来的山花,来到黄诗燕书记的墓前。”“炎陵人民还在声声呼唤,老区百姓对您念念不忘。”
台上,报告团成员如泣如诉,深情呼唤。台下,与会听众感同身受,泪眼模糊。
“黄诗燕同志虽然倒在了脱贫攻坚的战场,却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桑植县扶贫办主任熊基林说,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我们将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对标对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我们要像黄诗燕同志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我们要像黄诗燕同志那样勇于担当,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力拼搏。”
“我们要像黄诗燕同志那样甘于奉献,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
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灵魂的对话。
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_2024脱贫攻坚感悟 篇32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想实现“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同时还要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是不容易,先脱贫的是条件相对较好、较容易脱贫的,现在我们的脱贫任务都是面对脱贫条件较差的、脱贫难度也更大的贫困人口,而且农村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要把这部分贫困人口也考虑进去,这部分人的脱贫问题也要解决,考虑到这些,我们开展脱贫工作,就要根据问题制定可行的方案,一口一口“吃”掉这些问题。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我们要习惯打硬仗,要敢于啃硬骨头,要敢于迎难而上,尤其是我区剩余的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剩余贫困人口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都相对较差,但我们不能避开这个困难,要在这些贫困人口上下更多的功夫,派驻更多的精兵强将,政策上更加倾斜,资金上更多的投入,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党的十九大提出三大攻坚战,其中脱贫攻坚就是其一,面对脱贫攻坚这场攻坚战,我们应当认识到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不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不可能的,这场战斗就是一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战斗,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是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我们应该看到,没有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部分小康社会,就不是全面小康,就不是如期实现目标,所以这是我党脱贫攻坚的底线,在这个底线上,我们不能退步,也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