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讲座心得体会(精选35篇)
2. 做孩子的朋友,平等的对待她,倾听她的心声,孩子在自
我意识形成期,叛逆期、青春期的时候,会有很多迷惑,她最需要的是朋友和尊重,这2点,父母一定要给她,要平等的对待他,不以势压人,先入为主,他才会把你当朋友,和你说心里话,要经常给她发言的权利,耐心倾听她讲完自己的观点,不要随便打断她,只有掌握了她的真实想法和对事物的看法,你才能有的放矢,大人是要塑造孩子的优秀品格,而不是制造出优秀品质,她说的对的,你要积极赞扬,说的错的,你要明确指出她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就像一个合格的园丁塑造一盘美丽的盆景,要修剪掉多余的蔓叶,扶持旺盛的枝干,这盘盆景才能展现生命之美,艺术之美。
3.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教育,赞美教育,告诉孩子学
习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对语文历史地理这些课程,大人还是要给孩子讲中华的传统文化之美,历史典故,文人趣事,诗歌散文,名山大川...只要你喜欢和孩子讲,他们就愿意听的,会引起他们的兴趣的,探跟寻源,她才会去学习,学习起来有动力,也不会觉得太累了;对于数理化,可以把它们比喻成一个个困难,一座座高山,给孩子一个征服困难,翻越高山的乐趣,学会一点知识,做对一道题,就是征服一个困难,登越了一座山峰,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
赞美,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又让她得到了奖赏,物质奖励也是需要的,要问孩子需要什么,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家长还是要满足孩子的,要让孩子明白,有付出就有所得。现在没有真笨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说孩子笨等,打击她的自尊和自信,那样事得起反,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教育孩子是很大的一个话题,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浅见。
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讲座心得体会 篇5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
可以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明白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忙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明白就应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来。”这样的游戏我们乐此不疲。
三、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潜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职责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潜力。
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必须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简单。
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光,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
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此刻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我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期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简单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季节;又是一个躁动不安的季节。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春天。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被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缠绕着,时而充满着希望与激情,时而又满怀着失望与沮丧。心理学家史坦勒豪尔称这段时期为“狂风暴雨”的时期。中学生对这个世界既感到新鲜、好奇,又感到陌生、不解。为此,我们在促使他们学习的同时,必须先解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与疑难,每解决一个困难,他们就向成人迈进了一步。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每个家长想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体会。
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综合能力
对孩子的教育不光要教他们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力和素质。在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品德、性格、习惯、爱好、心态等方面。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不可轻视,父母必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律意识。
注重培养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刺激他对精神压力的耐受性,促进孩子康复能力的提高,增强孩子承受逆境考验的能力,当他考试失败时,应该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安慰他,鼓励他。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加倍努力学习,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诚实守信,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态度。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误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为自己愧疚承担责任,以取得心理平衡。但由于孩子缺乏自己调整的能力,他可能会逃避责任,可这恰恰是给予诚实守信教育的良机,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并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也常常也会碰到不愉快的事,这种情况下,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合理的亲情教育,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稳定的情绪,不呵斥,不强求孩子去做他现在不想做的事,给一个时间自我去调节。
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标,对每位家长来说也十分重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科技兴国的年代,要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只有勤奋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学到本领。
现在的孩子,高中阶段以后,离开父母的时间较长,单独住校生比较普遍,每周跟父母的接触只有1~2天左右,而且现在孩子学习的激情普遍不够自觉,更需要家长的监督与引导。
一个孩子没有天生的聪明,只有后天的勤奋。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家长的重视、引导是分不开的,家长要学会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正面主要是鼓励与期盼。比如说,帮助孩子确立近期的学习目标和将来的理想和目标;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做准备,将来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