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34篇)

2024-06-10 02:35:42心得体会打印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34篇) XX年7月20日至7月27日,是我为期仅仅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我随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夏乡情缘服务队伍来到湛江市吴川市长歧镇中心小学实行社会实践。....

  别人见到队员的时候总会问“你吃饭了吗”?可是他在见到每位队员时,总会问一句“新闻稿写完了吗,记得发给我?”并且会善意地唠叨上几句关于他们所写的稿件所存在哪些不足。在一天下午的开饭时间,一名新闻组的组员让他先去吃饭,他在机房先替他守着,他却说:“我去吃饭这么多稿子怎么办?你们都是晚上发稿,可害我不浅。”这似乎有点抱怨,可是不到一分钟他又在电话中赞扬一位队员”今天写的不错,继续努力”。有时看到队友纷纷准时发来的稿件,内容生动感人,此刻他脸上洋溢的是欣慰的笑容,以至情不自禁地高歌一曲。新闻工作与他已融为一体。

  副队,这些你还记得吗?感谢上帝,让我能与这样一名“战友”为伴,感谢命运,给了我一次三下乡的难忘经历!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29

  首先,在这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竞争意识。在素质拓展活动中,每个小组的组员为完成一个项目齐心协力,勇往直前。我们互帮互助,为了一点小成就而鼓舞欢喜,也为了一个人的失误而集体主动接受惩罚。我们互相信任,我们放心的把自己交到同伴手中,相信他们就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哪怕挥汗如雨,哪怕疲惫不堪,但我们激情却一丝一毫也未消退。同时,为了勇争第一,不落于其他小组,我们每个人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我们争分夺秒,我们每个小伙伴都有着深深地集体意识,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如何,但在那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小组的荣誉坚持着、努力着。

  其次,在整个三下乡活动中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三下乡“与行尔雅”理论普及宣讲团的成员,我们团队的志愿服务没有固定服务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行程注定是会有很多的艰难困苦。哪怕骄阳似火,我们依旧秉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不辞辛苦顶着炎炎烈日奔波于大街小巷,或者是问卷调查或者专项访问,又或者是开展特色活动。我们不畏艰难险阻,真正的走近社会,贴近人民群众,只为更好的倾听他们的心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为了能制定出一个更好的行动方案,我们常常也会各抒己见,一个问题无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都会通过不断地沟通、不断的协调,最终形成一份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在这十几天内无论是刮风下雨又或者是挥汗如雨,我们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松懈,我们从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

  再者,通过这次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并且提升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需要亲自去接触一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向他们宣传我们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和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眼中的二十四字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因为我们活动的工作需要,我尽量的摆脱自己以往害羞、安静等的性格,我尽量的去放开我自己,不断的让自己去接触不同年龄段的人。同时,三下乡活动也提供了我们每个人一个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于我来说,这种在公共场合表演的活动我从未参与过,内心渴望却没有得到过机会,这次三下乡刚好给了这样一个机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实现了一个自己突破,让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最后,这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也让我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认识了一群优秀可爱各有特长的小伙伴。他们有的能歌善舞,有的才思敏捷,有的才华横溢……从他们身上我看见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个团体的小伙伴,我们曾顶着炎炎烈日一起做活动,曾一起撰写文字稿、组图到深夜,我们也曾一起吃饭玩耍、嬉戏打闹,一起分享团队的每一点小进步,在这短短的十四天里,我们从相遇到相知,我们彼此鼓励、彼此扶持,我们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竭尽全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用尽全身力气去努力着。我想无论是过去了多少个春冬,那一张张飘荡在我们脑海深处的笑脸永远不会消散,那曾经一起拼搏奋斗的革命友谊也永远无可替代。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们怀揣着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见证了一个不一样的暑假。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走出象牙塔,走近社会,去亲眼看看这个社会的现状,去更真切的体会社会中的点点滴滴。三下乡,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志愿服务,它在提倡奉献、互助、友爱以及团结的同时,更要求我们在这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明白自己在社会中身处的位置,与社会接轨,了解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30

  有些路,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样去走,走着想着也就过来了;

  有些人,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样去认识,陪着伴着也就熟悉了。后来才发现,路上有过的困惑、迟疑、疲倦,无非都是生活逼着我们在成长,让我们在生活中懂得生活,在成长中理解成长。

  “苦”是所有下乡实践活动给人的第一印象。诚然,习惯了城市生活的繁华便捷,习惯了大学校园的闲适安逸,而行走在田间地头,忍受着太阳暴晒造成的那种心理落差确实是一种苦;

  习惯了随性生活,习惯了衣来伸手,而如今要接受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化管理造成的那种不适应确实也是一种苦。如果这就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所为我们带来的“苦”的话,在适应这样的“苦”之后,要让我为这段经历作出总结的话,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说:“不虚此行”。

  是的,就是不虚此行,因为这段日子里,成长是真真切切的,我们都见证了彼此从什么都不懂到后来的得心应手;

  感动是真真切切的,我们体会了不同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所带来的快乐到后来的难舍难分;

  震撼是真真切切的,我们都亲眼看见了当生活的不幸加注在一个人身上时他所回击的那种坚毅与不屈。如果说在这段经历之前我对于自己的生活还是迷茫不安的话,那么现在,这些真真切切的感受教会了我,强者为自己,更强的人为别人,只有不断强大,只有不断成长,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存志高远不止是一种心态,更应该是一种承诺,关于磨合理想与现实的承诺。

  初到浦席塘,带着的是对下乡生活的一腔热情。第一天上课,学生们没有想象中的调皮与不配合,他们的礼貌和懂事反倒第一次上课的我显得有些局促了,那时我意识到了,我们在为他们带去“外面的世界”的同时,他们也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世界。第一次当班主任,班级事情没有我想象中的复杂繁琐,学生们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趣味运动会上,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上满是认真;

  文艺汇演上,即使只是二年级的他们,也严肃地对待着自己的节目,感动之余不禁感概,如果他们能走出大山,他们也会和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优秀。

  后来的日子,我们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手里拿着菜刀手足无措;

  第一次洗碗,流水线的简单分工让我们明白了团队工作的效率;

  第一次为集体买菜,精打细算已然成为了每个队员的习惯;

  第一次睡桌子拼成的大床,一起奋斗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下乡的日子里,调研也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之一,一开始看到调研课题时,每个队友都傻眼了,由于专业知识匮乏的局限,由于对农业产业化并不了解的尴尬现状,学习成为了我们前期准备的重头戏。后来,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学习,对实地考察时的认真了解与询问,对每天所收集的及时整理与意见交换,都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每天晚上的总结会议上,各组意见交换时,思维与思维之间的碰撞俨然见证了每个人的成长变化。后来的日子里,不论是吃饭还是休息,总是能在玩笑声中听见类似于“深加工”、“挂果”这样的专业术语,捧腹大笑之际不禁思考,生活是不是又让我们成长了?

  离开蒲席塘,带着的是满满的不舍。开学时校长那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深刻教诲深深影响了学生们的言行举止,见面九十度鞠躬和那句“老师好”,让我们舍不得这一群懂事的学生。习惯了看着每天早晨六点的蒲席塘渐渐醒来;

  习惯了每天凌晨悄悄对她说声晚安;

  习惯了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感悟生活;

  习惯了和队友一起并肩作战克服苦难,让我们舍不得这一段神奇的日子。

  有些路,可能一辈子就那么一次。同甘的时光很多,但共苦的日子里,陪在身边的人才会显得更加珍贵。我不会忘记在蒲席塘的日子,不会忘记我们的那一群可爱的学生,不会忘记调研路上我们是怎样成长的,不会忘记师哥师姐们对我们的照顾帮助,不会忘记离开的那个晚上,满天繁星下说着过去说着未来的突击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