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4篇)
2、听取了我校及专家的新课改培训,树立了课改意识,贯彻到了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改变是关键,首先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即改变以前“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3、学习了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今后我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个人工作总结,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在教学中学习、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反思中进步。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继续教育为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离不开继续教育。在今后的继续教育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
数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1.影响少儿英语培训教育的因素:儿童心理特征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容易培养兴趣和学习习惯。现在学习外语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经过家长的诱导和鼓励,儿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很浓,积极性也很高。他们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感,所以刚开始时教师要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游戏来吸引他们。但这种兴趣在一旦失去新奇感后便不能持久,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们也很容易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要使孩子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培养他们在学习英语时的成就感是必要的。兴趣来源于成功,孩子们每取得一点进步,教师都应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并不断给他们创造表现成功的机会。另外教师也应不断创设新的目标。让孩子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2.影响少儿英语培训教育的因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对英语教学也有影响
儿童英语学习不像成人那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而是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引导,要有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来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听一些适应孩子心理的动画片、小故事、歌曲、歌谣,每一次听的时间不要太长。声音也不要太嘈杂,音量要适中。孩子长大一些后,家长、幼儿园、校的老师有计划地为孩子播放那些情节引人、贴近儿童生活的英语VCD教学片或录音带,片中的人物最好是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小朋友,他会不自觉地跟着自己的同龄人说。可以在家里或在幼儿园、学校的墙面上布置一些与学英语有关的图画,营造出一种气氛,使孩子感到始终处在一个英语氛围中,这样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说英语。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老师不能太注重结果,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期望孩子听英语VCD、听了几句你说的英语。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说能听懂或能指认就是很成功的。家长、教师应更多地注重过程,有了这些有益的学习过程,孩子就会获得良好早期的英语开发启蒙的机会,从而为培养孩子们将来的英语学习的兴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一、观看了晨诵展示课。
从《生长……》这一首小诗开始晨诵课开始,回顾了《春》这首小诗,以《快把窗子打开》《云影》《长行歌》为主题课进行了晨诵演示,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展示;
二、读写绘课展示。
以《我有友情要出租》的故事,分析讲述了故事的整个过程,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童真童趣,并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珍惜友情,快乐成长;
三、《草房子》的读书交流活动。
介绍了作者,总结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在课堂上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语言美进行了重点的`朗读;
四、参观了《新教育办公室》。
材料档案的存放,学生老师的作品展示,让我耳目一新。这才是真正的师生融洽的成果,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让学生把课本上有限的知识加以运用,缔造成五彩缤纷的生活。
五、以《缔造完美教室激活儿童心智》为主题“构筑理想课堂”吸纳有效框架精髓。
匡正我们的课堂,借助有效教学框架提高教学效率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心智?特别强调了鼓励与暗示的重要作用,它是开启人的潜能的钥匙。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让学生在朗读中对生活有所感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知道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长,我们怎么可以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
数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对于许多初为人父人母的人来说,又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家长好的教育导向,往往能够造就一个孩子美好的未来。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
我觉得孩子的习惯有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过来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在一夜之间让孩子纠正所有的缺点是不切合实际的,要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比如:我女儿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养成了事事都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不肯去幼儿园等等,当时做为家长我们很着急,真的不知道怎么对待她的,那时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用的,后来我多方面查找原因,她说幼儿园里有咬人的小朋友,还有不肯睡在幼儿园里,反正是找一些可以不去幼儿园的理由。我首先和老师去沟通,在这里我还要感谢陆燕老师,在她的配合和我的耐心开导下,孩子终于肯到幼儿园了,她不再排斥幼儿园了,而且现在有时还要求自己走去,两年下来,让我常常感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的成长过程。父母只有用宽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成长的问题与困难,才能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童心。
二、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在把我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小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她:你再大一点,喜欢做什么?她说:我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小班暑假我就带她去参加暑期跳舞班,当时他们班还有2个小朋友参加,我觉得应该不会怕陌生了吧,可是后来的情况还是让我意想不到,一共3个月时间总共参加也没有3个小时,当时作为家长我也没有和她沟通的,看着人家孩子都很乖进去跳舞,她就不肯进去,我很着急,一急打了她,每次去了都一样,一次3节课,我就陪着她在外面坐3节课,到后来才知道原因,因为刚开始孩子练习基本功时,腿很痛的,压不下去,老师要求很严格,孩子胆小害怕老师,又不敢说,她不进去我还凶她,以致于有这样的结果,兴趣班快结束时,我才知道,当时不应该一味的指责孩子,现在说起跳舞她就反感,把孩子的兴趣也弄没有了,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兴趣,但更重要的是怎样去培养,而不是强迫她做什么事情,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有一种强迫孩子的感觉,因为我没有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孩子,不能强迫孩子怎么样,她说不做这件事情可能有她的原因,我们要好好的和她沟通,听听来自他们的声音,不要一味的打骂和指责。对于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 保持平常心,不互相攀比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是指孩子的本性,即性格、爱好、接受能力、认识能力、遗传基因、家庭经济环境、家长工作特点、文化程度、道德修养、生活经验等各个方面,同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取向,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仅是幼教老师的问题,更是父母的问题,如果攀比,不仅累了大人,也伤了孩子。
许多家长可能都有体会,与亲朋好友在一起都会互相询问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幼儿园表现怎样、在家吃饭乖不乖、饭量如何等等。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人家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那么乖,回到家里,我就要求孩子也要这样,但是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越来越差,连续两次以后,我开始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从此,我再也不与别的孩子比了,这样急功尽力,既伤了孩子,也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