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
下午的磨课教研:五位执教者分别从“课前思考——设计意图——课例打磨——成长历程”等几个方面做了交流和汇报,另加一位数学教研员(x四小)刘欣主任作了《乘着赛课的翅膀——在陪你磨课中成长》的报告。
通过聆听名师的磨课的历程,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是磨课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了教材,是磨课让执教者更好的了解学生,是磨课更好的促进教师和教研员的专业成长!”于科长在教研员培训中所说总结的“5个人的精彩,却凝聚着N个人的智慧,经历了X次的磨砺,才促成着1个团队的成长!”,这正是给我们今后的教研指明了思路和方向。相信,这次培训必将促进教研形式向实质中变革,也必将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与把握,更必将对我市的小学数学教研和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活动,它让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使我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会把这次学习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
27日的“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的主题是“解读教材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陶雪鹤和新教材培训特聘专家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教研员王德鹏进行了一年级教材培训。陶雪鹤老师首先从“教材的变动情况、教材资源的变化和教材的编写特点”三个方面向老师们做了说明,其次陶老师还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逐单元对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与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整个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使老师们不但知道了教材的内容,而且明白了如何去“教”教材,如何去“用”资源。下午王老师的培训风趣幽默,睿智深刻,不但教材分析透彻,而且还从思想上引领;怎样认识教师的工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系统看知识的意识,如何关注学生反思的意识、如何对学生过程进行评价等等,是与会教师不但经历知识的洗礼,而且经历了思想的净化。
我对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思考:
作为一名乡镇数学教研员,我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扪心自问,却是一片茫然……感觉自己的水平太浅。身担数学教研的重任,感觉自己应该奋力前行!不但要做最努力的教研员,还愿成为最优秀的教研员!为了实现“乡镇最优秀的教研员”的美好愿望,我会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数学教研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6
一、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和教研组长
学习是教师的生命,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用知识来拓宽生命的宽度和高度,可以让有限的生命走向无限。在当今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智者,让学生为你渊博的知识而折服。我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向有经验的名师学习更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不如你的老师学习,因为他们的遗憾将会是我通向成功的奠基之石,只有这样不断学习的我才能教出学科的味道,教出学科的品味,教出学科的境界;作为同时教研组长的我还要带领全校老师共同学习,让年青教师向老教师学习,让他们稚嫩的羽翼丰满起来;同时发挥老教师的传代作用,让他们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帮他们消除职业的倦怠;有机会还可以组织大家去名校向名师学习,让大家都成为业务精湛的专家。
二、要做敏于思考的先锋
思考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让我们进步,因此我们要在思考的状态下工作。教学中要思考教什么,该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些在我平时的工作中都做到了,但这次活动让我明白我们要思考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除了要思考上述的内容外,还要思考编者的目的以及这些内容还可以怎样变化。
三、要做善于写反思集的能手
这点是我的软弱之处,其实在教学中我也经常反思,也有很多灵感和想法,但遗憾的是我竟让这些宝贵的东西转眼即逝,没有留住他们思维的痕迹,这也是我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吧。李雪梅老师说的好“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如写三年的反思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但要要求自己勤写反思集,我还要带领全校老师一起写反思集。
四、谈谈我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困惑
我们学校的所有数学老师工作都很认真,教学也很努力,间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说课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确实将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但是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我们的理论知识太贫乏了,我时常觉得连自己很多理论方面的知识都不成熟,所以我非常希望进修校多组织一些教研活动,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向城里面的优秀教师和名师学习,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非常感谢进修校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让我学习了不少的知识和教研经验以及教学方法,我也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让自己做得越来越好。
数学教研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7
20xx年3月12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培训。在这次培训中,听了李雪梅老师的讲座《立足校本教研,促进专业发展》,袁媛老师和游春林老师得公开课《24时计时法》,《平移与旋转》。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下面着重谈一谈自己参加这次培训对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听了袁媛老师和游春林老师的公开课,对我启发很大。这两节课我认为是上得非常成功得课,情景设计新颖多样,但不花哨,知识重点突出,都做到了师生互动,人人参与,课堂和谐,语言精练,设计了很多环节和提问,让学生去探究,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具有较强的临场发挥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强,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效率高。像黄艺老师点评的那样——很好的体现了数学教学理念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展示了渗透数学思想对应方法。
我以前也上过这两节课,但有很多不足。如:上课前的谈话,我从来就没有过;再是,环节设计上新颖多样,袁媛老师的新年钟声倒计时,收集24时计时法的信息,并说说、写写、转换,上街去找一找。又如,游春林老师让学生上太平移篮球,全体同学起立听老师的口令进行平移练习,以及猜猜我在哪儿等等活动,契合生活实际的环节,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的道理。还有就是提问设计很有艺术性,如:每一天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几时?这一天的结束又是哪一天的开始?你能说出几时对应着几时么?一问一答的练习,时针和分针重合是有几个名字?你认为平移是什么?那抽屉时抽屉在平移同时什么还在平移呢?小于平移时,小组讨论思考3个问题等等,很好的体现了提问的艺术性,它能很好的开阔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我会把这次的收获很好的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起好带头作用。像黄艺老师要求的——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做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
数学教研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8
20xx年4月27日和29日,我参加了x市组织的乡镇数学教研员培训活动。在这几天里我们观摩了七节课,这些课都是在全国比赛获得一致好评的优质课,也听了优秀教师的点评,自己也参与了点评,可以说通过短短两天的学习收获很多。所以,我简要的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是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
这期间我听了x老师的《垂直》一课,感受颇深,这堂课打破原来教学模式,没有创设情境,也没有让学生探索交流,而是直接给出垂直定义,然后逐步分析定义,实现对定义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听我这节课,我心里打了好几个问号。这节课为什么可以这样上?别的课这样上行不行?什么样的课可以这样上?最后我当初这样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所有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这节课能用是因为,垂直这个概念是人为定义的,不是说可以通过推理,交流得出来的,比如说,太阳,月亮这些名词一样,是前辈给起的名字,我们就没有必要费劲再起一遍。也就是说类次于这种定义性的知识可以。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公理,比如在初中才学到的,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线段,这种也是可以的。
(二)还数学课堂安静
尤其是听完x主任的讲话。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套用潘主任的话就是一节课就那么些时间,话都让老师说了,学生说什么?时间都让老师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