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90学时培训心得(精选34篇)
数学90学时培训心得 篇28
之前幼儿园老师来特校教奥尔夫音乐,我听了几节,对此有了一点浅显的接触。经过为期四天的音乐培训,对奥尔夫音乐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这次培训历时四天,前两天半针对小班和中班的教材讲解课程。虽然和特校上课内容不同,但同样是教学,理念总有相似处。怎样把课程上的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如《小花猫学本领》,不局限于让孩子知道花猫的叫声,还扩展到其他的动物,举一反三。在我的教学中也需注意:不要为了教而教,不能局限在课本上,还要帮助学生开阔出更宽广的视野。奥尔夫课为了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引导孩子使用身体乐器,肩膀、腿、膝盖等等,还添加了乐器来练习。看到上课时孩子们都趣味盎然,我就想:在我的课上如何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借鉴奥尔夫的音乐教学的模式,可以适时的做点小游戏,其中穿插着教学知识,寓教于乐。虽然初中班的知识难度提高了,课上的信息量大了,适当的放松是需要的。借助辅具、多媒体等适宜外力,来丰富教学,都是我需要做的。奥尔夫音乐对开展智障学生的晨会,也很有帮助。轻松活泼的音乐、简单的游戏形式(如拍手、跺脚等)都可以引入晨会中。把生活常识编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加生活阅历。之后一天半的时间,学习了基础的乐理知识。可惜我的音乐基础不行,很多都不理解,需多向同事请教。一段简单的谱子,增加肢体动作、乐器表现等多种形式,可以演绎出很多形式。这让我很感慨:教学要多探索,多一处改善,多一份新意,力求尽善尽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把在奥尔夫培训中的感悟运用其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奥尔夫模式带来的快乐;让学生沐浴在兴趣的海洋中,乘着音乐的翅膀快乐成长。
数学90学时培训心得 篇29
这个月的9号到14号,我有幸参加了越城区组织的小学英语90学时培训,这六天是理论知识的培训,都是由专家和名师,甚至是教研员开设的讲座,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方面的知识。
在培训中,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王坛中学的张斌老师带入我们进入了PPT的精彩世界,让我们知道了原来我们可以这么好的利用多媒体,给孩子们带去生动活泼的课堂;上虞市教研员谢幼娟老师教我们如何有效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让我们懂得了教学目标的把握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关;一线教师张韦华、徐丹、许瑾等老师给我们讲授了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有些很好的教学智慧值得借鉴;浙江教育学院褚献华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如何追求生动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好多都是我们没想到,别说是实施了;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周智忠老师,浙江省教研员郑文老师,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骆海军老师给我们讲了英语老师如何做课例,虽然有点“云里雾里”,但是还是了解了点点。各位专家的主讲内容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鲁迅教育集团的王雪梅老师讲座。
王雪梅老师讲座的题目是《用“心”融化学困生》,王老师从学困生的形成,表现和转化三方面来讲的,听着王老师的讲座,我觉得这和我们学校的孩子太像了。在我们学校一个班级中有不少学困生,他们学习成绩不合格,无所谓且无任何学习压力,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视口头作业为没有作业,不读、不说、不练,笔头作业错误率高且不在乎,有时根本不做、不交。而作为英语教师,一个人要带四五个班级,根本没时间来帮助每一位学困生,有时候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到“学困生”类似于过去所称的“差生”,但又要与“差生”区别开来,在老师的心目中,应当只有暂时落后的“学困生”,而没有无法教育转变的“差生”。 “学困生”是还是一个可发展、可造就的“活动人”,是一个可开采、可挖掘的“资源人”。怎样转化学困生呢?尊重、赏识、激励和交流是必须的情感措施。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我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给予他一种自尊感。”卢梭也曾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当然作为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 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如改进教法,使课堂增加趣味性; 优化课堂,提高行为的有效性 ;指导方法,做学生耐心导航人 ;运用集体,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等等。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的荣幸是能跟世界上最充满希望的人在打交道,只有用“心”引导他们,才能把希望变成现实。
在幽默的乐伟国老师的讲座中我们结束了六天的培训。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短短一个星期的培训,让我走进了专家们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的思维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这对我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引领。
数学90学时培训心得 篇30
11月18日-12月18日为期12天的90学时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这12天的培训中,我不仅聆听了多位专家及一线教师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而且也结识了很多同行,收获了友谊。回顾短暂的培训历程,作为学员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我们小学数学90学时培训的班主任裘老师是个工作很负责的老师,为我们精心安排了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地的名师给我们做专业讲座,让我们直接接触了小学数学的前沿信息,拓展了视野,感受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师们的专业素养是多么的精彩;第二阶段是四位城区的一线教师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他们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对工作的热忱;第三阶段是学员分组交流,所有学员畅所欲言,参与互动。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每个阶段的感受和收获。
一、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从区教研员邵汉民老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讲座开始我们7天的理论学习,接着杭州市数学教研员平国强老师为我们作了《数学能力形成三个阶段》的专题讲座,上城区任敏龙老师作了《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的讲座,金华市特级教师朱向阳作了《寻找数学教学中间地带》的讲座,上城区教研员姜荣富老师作了《提问的空间与时间》的讲座,杭州教科所心理专家姚立新老师作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讲座,最后由江寺小学俞波老师作了《抓住数学教学的细节》的讲座。他们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独特见解,并用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案例来诠释深奥的理论,让我们深深佩服。在这里我进一步学到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这些讲座中,值得一提的是姚立新老师的讲座,姚老师运用生动的典型个案、调查数据、心理测试以及原理阐述等手段,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教师压力形成的原因、表现以及压力管理的方法,讲座生动有趣,整个过程中教师们充满欢声笑语,以帮助我们老师缓解心理压力,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谐,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让我欣赏了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
这一阶段主要是观摩了四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进行研讨,我们分别观摩了高桥小学顾青峰老师的《梯形的面积练习》、高桥小学沈洋老师的《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形成性练习评析》、银河实验小学的赵丽君老师的《认识时间》和陈炳良老师的《掷一掷》,其中陈老师的课例让我感触最深,《掷一掷》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是三年级的内容,新教材把它放到了五年级上册,它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说实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这部分内容都是随便上上的,不太会花精力去好好设计,而且这种活动课很难把握的,但是陈老师敢上,而且上的这么精彩,能看出陈老师的功底很深,把课堂完全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出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三、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这一阶段,我们把班级学员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小组交流,先是在4位教师上好课后,我们一起讨论,一起研讨,对4节课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有的学员点评了这几节的亮点与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的学员对这些课提出了困惑,有的学员提出了这些课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后每一小组派一位代表在全班面前交流。最后两天,我们就结合自己平时工作的困惑或者这次培训的所思所想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我了解到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通过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