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生态环保工作汇报范文(精选33篇)

2024-03-23 22:08:19心得体会打印
生态环保工作汇报范文(精选33篇) 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强力推动双流县生态建设大提速,文明建设大攻坚,城乡环境大改善,城市形象大提升,把双流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生态县,奋力加快‘两率先两示范’和建设‘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进程。....

  3、环境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一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没有发生减排量被扣回的现象。一是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年共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7项,停产整治企业7家,限期治理企业5家,整改环境问题40余个。二是加强城市环境管理。认真落实大气环境保护圈制度,先后出台了噪声污染管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等规章制度,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工作和机动车环保标识管理工作。筹建“中科院水生所常德研究中心”,探索采用生物技术,改善城乡水体水质。三是加强环境监察执法。监察支队被命名为“20xx-20__年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4起,及时处理环境舆情及污染事故23起,成功处置了9、29长常高速苯酚泄露事故,消除了桃源县黄磷污染隐患。四是妥善处理环境投诉。全年市本级共受理投诉举报1096起,办结率、回复率均达100%。

  4、监测科技支撑作用得到加强。一是监测水平不断提升。升级改造了全市5个空气自动监测站进行,具备了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新增空气指标的监测能力,并于20xx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是在线监测效果切实增强。全市87台(套)在线监控设施稳定联网率95、7%、数据上传率81、2%,运行管理工作全省排名第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运行评估继续保持全省第二,监测体系考核名列全省第三。三是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企业由11年的`13家发展到目前的59家,其中有3家企业被纳为全省环保产业千亿工程龙头企业,全年共实现环保产业产值42亿元,增速全省第三。

  5、环保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坚持所有审批许可事项均由政务中心窗口集中受理、统一回复、限时办结,最大限度的下放审批权限,县级审批权限扩大了一倍,并将法定承诺审批时限大幅缩短,实现高效审批。全年共办理环评审批、验收、转移危险废物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近300件、建设项目联合验收近50件,事项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二、20xx年环保工作总体思路

  20xx年,全市环保工作将加快推进“八大环保工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努力提升环境质量,全力维护环境安全。

  1、认真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以高速环线外延一公里为范围,将城市大气保护圈面积扩大到623平方公里,实施“煤改气”,淘汰关闭砖瓦厂、石煤厂、粉煤厂,强化机动车监管、施工扬尘监管等,改善城市空气环境。

  2、认真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成立城市水生态修复工程领导小组,正式组建运行“中科院水生所常德研究中心”,开展沅、澧两水水环境保护调研和城区周边水环境状况调研,实施花山河、滨湖公园水体、老干活动中心朝阳湖、肖伍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水系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集中供水水源地功能调整,扩大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关闭保护区内排污口,严格监管;落实湖库、河流禁投措施,加快解除集中饮用水源地养殖承包合同,实现“人放天养”,改善湖库水质。

  3、认真抓好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工程。重点是抓好火电和水泥行业脱硝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网配套,印染、化工、食品加工、采矿、皮革加工等行业废水深度治理和涉重金属污染治理,造纸行业污染治理,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机动车减排等工程建设,确保实现减排目标。

  4、认真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认真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市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项目环境监理,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5、认真抓好环评审批提质提速工程。在全面落实上级简政放权要求的基础上,将经开区、西洞庭食品工业园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开辟环保产业项目、民生项目、转型升级项目“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优化经济发展。

  6、认真抓好环境风险防控工程。认真开展环境污染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澄清底子,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环境应急处突水平;新建全市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中心,加快全市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建设;抓好桃源、鼎城采金地区,石门雄黄矿区,澧县、临澧炼锌地区,城区及汉寿电镀行业污染防范与治理,妥善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7、认真抓好环保产业发展工程。加大环保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优化环保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环保设备和产品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服务等产业,促进经开区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8、认真抓好“数字环保”工程。重点抓好环境自动监控、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综合办公等四大环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扩大环保科技技术应用范围,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实现环境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

生态环保工作汇报范文 篇25

  20xx年1-10月份,环保窗口始终坚持围绕全市、全局中心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落实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管理为手段,以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为载体,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严把项目准入,切实履行职责

  环评责任重大,我科始终坚持以道德为底线、法律为准绳,服务为宗旨,立足岗位,履好职责,把好项目环评审批关、试生产(试运行)批复关、竣工环保验收关。

  (一)项目审批情况。截止目前,我科共受理办结各类办件845个,同比增长116.7%,行政受理办结率100%。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60个,环境影响报告表134个,环境影响登记表184个,试生产批复68个,共完成环保“三同时”验收项目共94个,建设项目工程环保验收共108个,危险废物转移许可共 42个,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共155个。

  (二)从严把关,依法行政。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范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格项目审批,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坚持项目环评 “四个不批” ,试生产“四个不准”,竣工环保验收“四个不验”。即: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对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不批,对于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不批,对于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不批;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不能实现“三同时”的不准,项目建设地点、性质、规模、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且未取得原审批部门批复同意的不准,未落实项目环评审批时当地政府承诺(如拆迁安置等)的不准,有信访问题、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但未整改到位的不准;“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不验,出现变更未补充评价的不验,超期试生产未批准延期的不验,违法行为处理未结案的不验,有信访问题且未整改到位的不验。

  二、服务发展大局,提高审批效能

  我科认真按照市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60项重点工程项目”和 “百个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帮办服务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主动作为,加强帮办服务。我科高度重视“60项重点工程”和“百个亿元竣工投产” 项目的环评工作,将帮办工作列为我局重点工作之一来抓,通过主动提前介入,适当简化手续,加强与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省环保厅等单位的对接与联系,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促进项目早日报批。截至目前,176个“60项重点工程”和“百个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32个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13个项目正在编制环评,31个项目因立项、土地等前期手续未完善尚未开展环评,已完成审批的项目中环保部批的项目2个、安徽省环保厅批的项目12个、市级和县级批的项目118个。

  (二)健全机制,加快窗口建设。为切实提高窗口办事能力,提升服务效能,我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一是按照审批前移要求,划转归并行政审批服务职能,12个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公共服务职能全部集中我科承办或受理,实现“一站式”办理。二是转变服务方式,按照符合政策的坚决办,手续齐全的立即办,涉及各方的协调办,后续办理的预约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推行准时、限时、延时的“三时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提升审批效能,已将《环境影响评价法》所规定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审批时限由60日、30日、15日缩短到10日、3日、2日,有效压缩审批时限83%以上。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及时组织环评管理人员、技术审查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环评培训和廉政教育,不断提高环评科学管理水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