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1篇)
3、可经办事项情况。现有政务2.0村镇两级医保服务事项,医保专属村镇平台可办事项9大项。其中,办理16项,受理13项。为规范业务经办,我们对一些涉及到签约撤销、个人待遇隐私等重要业务的办理权限进行了限定。最近一年内(20xx年8月至20xx年7月),村镇两级医保服务事项共办理业务4万余笔。
(二)存在的问题
1、数据方面问题。公安部门因数据安全保密需要,自20xx年底起,户籍数据不再与医保系统共享。在基层办理城乡居民医保签约参保时,根据相关参保规定,参保人员必须为参保地户籍等条件,且以户为单位实行整户参保登记。但在实际参保过程中,因无公安数据匹配,工作人员无法批量核查新签约参保人员是否为参保地户籍,造成工作上的诸多不便。问题主要有:
(1)镇(街道)工作人员录入时无法同步校验。如在近期检查中发现,工作人员在给群众办理签约参保城乡居民医保过程中,因无公安数据匹配是否为本地户籍居民,导致非本地户籍居民录入,造成了医保基金的流失。在对20xx年底新签约参保的人员进行抽样核查中,就发现确实存在户籍不符合参保规定的人员录入的情况。
(2)镇(街道)开展医保工作时无法排摸到位。在开展医保动员宣传工作时,只能核查更新已签约需中断的人员,无法排摸未签约的户籍人员,工作难到位。
(3)医保部门难以协同镇(街道)搭建网上签约平台。因无公安数据匹配确定申请人是否为本地户籍居民,不能实现城乡居民医保签约参保全流程电子化。
存在类似信息共享不全问题的,还有民政部门。目前各镇街仅能通过民政部门发起并上传的“身后一件事”数据来获取人员死亡信息,但信息不齐全,存在遗漏,易造成无法及时中断参保,补助资金流失的状况。
2、人员方面问题。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医保窗口人员普遍工作上有兼职,多为编外人员,稳定性差,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基本上没有医学相关专业的人员。按照医保报销审核要求,业务能力和人员配备上均存在不足,因此,涉及到医保报销等相关业务,各镇街医保窗口只能受理,无法办理。此外,20xx年机构改革前,村里的社保协理代办员每年会有从事城乡养老、城乡医保方面工作的经费补助。但机构改革后,经费就取消了,明显影响到了村级医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系统方面问题。因省政务2.0的接口问题,导致无法与我们本地的医保系统对接,所以目前本地医保系统和政务2.0还是两个分离的独立系统,意味着同一件业务要同时在两个系统都操作一次,非常不便。
(三)下阶段打算
我局将按照台州市局系统集中的统一部署,做好数据归整、核查等各节点的工作要求,并及时做好各延伸经办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25
按照省、市医保局统一部署安排,湖口县积极推进医保事务服务便利化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有关要求,推进了经办服务能力提升,提高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满意度。
一、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
20xx年以来,湖口县按照“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村有点”目标要求,大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保事务服务网点的全覆盖。县政府成立深化医保改革领导小组,县财政安排17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建设。到5月30日,县医保事务中心基本完成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畅通了窗口服务、自助服务、电话服务、网厅服务等四条医保服务渠道,实现了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的创新并行。12个乡镇全部建设了医保事务服务站,安排了医保专职工作人员,可以办理20项医保服务事项;150个村(社区)全覆盖建设医保事务服务点,明确了医保经办工作人员,能够办理和帮办代办16项医保服务事项。拿老百姓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的医保很方便,“村民办医保,不用村外跑”。
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湖口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6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1.87万人。在20xx年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同年与全国全省同期开展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并于当年实现了首例患者省外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极大了方便了患者异地就医。20xx年,全县共办理了6589人次异地就医结算备案登记,其中,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备案登记3496人次,结算报销3496人次,报销金额3280.65万元,涉及26个省市,全国465家定点医院;省内跨市异地就医住院1912人次,结算报销1715.6万元;特慢病门诊就诊803人,报销198.26万元。20xx年省外参保患者到我县就医28人次,费用报销83135.12元;市外省内参保患者到我县就医505人次,报销647909.01元。我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呈现了备案人数逐月增长,结算成功频次增加,异地结算费用增大的趋势。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改变了过去患者费用报销周期长,垫付资金压力大,个人往返奔波劳累的问题,真正让患者省时、省心、省力、减少资金垫付压力,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参保地经办机构的业务量,并有效杜绝了利用假的发票骗保事件的发生,参保患者及医保经办机构都成为了有利方,达到了双赢。
(二)主要做法
1、将重点医疗机构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实现与全国及省内其他县市同步实现结算。目前,湖口县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共有2家医院,分别为湖口县人民医院和湖口县中医医院。
2、加强异地联网结算宣传、培训工作。一是以医保经办窗口、协议医疗机构医保窗口等作为宣传主阵地,投放宣传折页,与参保单位及群众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政策,解疑释惑,让群众充分了解此项政策。二是开展医保宣传月活动,在湖口县大市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折页及悬挂宣传标语宣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三是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讲清政策要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条件、办理流程,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及时就医诊治和顺利结算。四是及时传达学习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会议精神和先进经验,详细了解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政策规定、基金结算、就诊报销流程等主要内容,同时,积极安排业务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业务培训会。
3、做好异地就医备案工作。先备案是实现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前提条件。湖口县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四类人群无障碍备案。这四类人群包括:一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也就是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迁入户籍的人员;二是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的人员;三是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的人员;四是异地转诊人员,因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不了或者可以诊断,但是治疗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医的患者。以上四类人群可以向我县经办机构提出备案申请,选择已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医院,就可在当地持卡就医了,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就医。
4、加快推进电子医保凭证激活应用工作。使用电子医疗凭证就医结算是推进异地患者实现就医直接结算的又一举措。湖口县自20xx年启动电子医疗凭证激活应用工作以来,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电子医疗凭证激活应用推广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等多形式来做好我县电子医保凭证激活工作,截至20xx年6月底,完成电子医保凭证激活人数179867人,全县参保人员激活率达70.43%,位居全市前列,全面提前完成省市下达的激活目标,实现了从“卡时代”迈进“码时代”奠定了基础,为异地患者就医创造了条件。
5、做好异地就医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患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涉及参保地、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及其所属省份的异地结算清算中心,就医地医疗机构等诸多单位和个人、诸多环节,存在点多、面广、线长,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导致结算不能完成。针对于此,我县经办人员对在异地发生住院的人员均给予了全程跟踪服务,疏通每一环节,尽最大努力确保患者能够结算。
(三)目前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地医保应用信息系统不统一,各省间及不同统筹地区执行诊疗目录及药品目录、收费价格等均存在差别,致使患者在就医地与在参保地医疗报销补偿存在差异。一线城市直接结算可报销费用明显高于我们中部地区,患者自付比例低,患者更乐意在就医地报销结算,医保统筹基金将会增加支出。